


难忘的记忆
文/李慧玲
2000年清明节 前两周的一个下午,父亲租了一辆三轮车来到我家门前,当时我还在小学任教,门锁着,他就来到我家后门靠了下来,等我下班回家。我回家后看到父亲在后门外的情景心里好难受,我有一个多月没去看他了,他却拖着沉重的身体来看我。这是他最后一次来我家。给我留下最难忘的记忆。
父亲在我家住了两天就回家了。记得在我家时,一天下午,我为他烙了油饼,烧了醪糟鸡蛋汤,但他却连半碗的三分之一也没喝下去,我拿了两块饼,还是没吃下一块。记得,我去房子了几次,让他快吃,但每次都是食物到嘴里就咳嗽不停,我才知道父亲病了。父亲知道他自己病得很重,知道我在小学任教没时间照顾他,就让我丈夫送他回家,回家那天,我看到父亲有意打起精神让我看他很健康,八十七岁的父亲手拿拐杖站如松,对我说:"爸身体好着哩,爸回家去"。我想留他多住几天,还是没留住。我把他扶上自行车,看着父亲回家的背影,我的泪水不由流了下来。父亲回家后我们兄妹六个轮流伺候,他在家躺了两周,挂了两周吊瓶就永远的走了。
父亲走了,我懂得了许多。父母对儿女的付出是无私的,父亲似山,父亲似松。虽然父亲走了,但他永远活在儿女的心里,他和无数善良的父亲一样,像春蚕奉献出自己的一生,像蜡烛燃尽自己,把一切留给了儿女。
父亲生于1914年清明节那天,他的名字记录着季节,父亲的一生,勤劳智慧,坚强勇敢,他只上了两年学。
父亲兄妹5个:一个姐姐,两个妹妹,一个弟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929年(民国18年)这年,旱灾、蝗灾、瘟疫、风雪、冰雹各种灾害同年相继降临,我们陕西省周边、全国大面积的省市都有不同程度的灾害,当时流传这样的传说:“人吃人,狗吃狗,鸦儿雀儿吃石头,老鼠饿得没法走”。方圆数十里寸草不生,庄稼颗粒未收,人失去食物,牛羊饿死。在这样的命运面前,十五岁的父亲背起行李一路向北谋生,换回粮食养家糊口。后来卖小商品送货上门,织毛袜子,最后开了中草药铺。所以,我们姐妹的名字都带有“艾草”的“艾"
,我的名字"岁艾"由此而来。在我的记忆中,当我们家里人有点小病时,父亲总会拿出自己收藏的药方子去买些中药来给自己的家人治病。这也是我们兄妹8个能存活下来的一个原因吧。每当我们兄妹谁有伤风感冒或腹泻时,父亲就尽自己的所能,立刻按摩穴位,先理疗,然后又及时去看医生。
父亲一生,多才多艺。父亲也曾是武术爱好者,声乐爱好者。他说学武术是小到防身,大到保家卫国。学习声乐是为了调整自己的心态,身体健康。所以我们兄妹都喜欢声乐。
父亲一生吃苦耐劳,时间观念很强,总爱计划并立即行动。他每天晚上总会想想说说,“明天要干什么……”记得我上学时,父亲常常早晨5点多起床干活,也常常让我们起床干力所能及的活,剥玉米棒……父亲直到70岁还要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卖菜种子),从来不花儿女们的钱,总还是帮晚辈们实现愿望,他自己却舍不得吃穿。
回忆到这里,不由得使我泪如雨下。父亲!您走了,走得很远很远,女儿望不见您,女儿呼唤您,您听不到了,您在天堂, 再也无人陷害,再也不会担心有人抓壮丁,再也没有病痛。愿天堂的父亲一切安好。


作者简介:李慧玲(网名一米阳光)女,1961年5月出生,教育工作者,喜欢文学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