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倪辉祥,浦东土生土长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上海第二幼儿师范学校副校长。后辞职经商,现供职于上海安保电气实业有限公司。
1978年起在《上海文学》七月号发表处作,至今已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品500多万字。已出版《您浦东情》(感悟是金》《心韵》等十本散文集,《彩缘》《盗宝的情人》等三本中短篇小长小说(线途)(金三密码》《苦恋无果》《桑梓恋歌私》《爱情分值》等六部。散文作品多类奖,并被各种书刊转载。
前路困难,深情有人问
~评倪辉祥长篇小说《灿途》
今 音
倪辉祥老师创作的长篇小说《灿途》在开篇以一杯酒和一支烟来突出主人公姚明光已经面临的困境,这是小说的象征义的深刻理解,能够理解的是任副校长和副书记的姚明光背景不硬,是无法和南下干部书记抗衡的。
校办工厂在姚明光领导下年获百万利润却无法兑现一个十万元以上的两居室承诺。这是小说的人物势头描写,反映的是现实中的残酷是在殷书记的强权意识和霸道底气。
身为副校长、副书记的姚明光为了讨一个公道,然后再一次向学校殷书记寻求支持,却又遭到对方拒绝而不觉心凉。书记以冠冕堂皇的理由,让姚明光理“理解组织上”“爱护年轻干部的苦心”。这是属于出尔反尔的流氓行径。但殷的官帽能替代其人性上的缺陷,这也就把谎言变成真理,有了一个合法的身份,其实是属于道貌岸然,这在现实中也有。这是小说在开篇时,首先让读者感到了压力。
这时候,姚明光想到了辞职,但是妻子春芳不理解,她发火了。这是姚明光家里屡次发生“地震”中的一个。小说有关姚明光辞职的底气的出处,是以开篇不久的倒叙,然后再按顺序方式来介绍姚明光是金东大队第一个报名参加“外包敲铲油漆队”,同时也为其父姚新林所负责的电力项目,让大队看到了榜样的力量,因为电力铁塔三角铁不镀锌而发生锈蚀的后果不堪设想。这会影响电力输送。
然而,姚母不大欢喜让儿子姚明光参加高空作业,这种思想上的交锋也算是家里发生的“地震”。接着,小说又叙述了姚明光在上世纪高考恢复时的生活片段。那年,大队的老书记也让姚明光顾全大局,让姚不要去参加高考。但是姚明光的邻居王老师夫妇俩鼓励姚去参加高考,还真的被录取了。
其中被录取的插曲没有在评论中展开。这时候,小说还以插叙手法介绍了姚明光的祖父姚宝根年轻时是一家船厂的冷作工,被铁屑火星伤了眼睛,姚家无法再让姚明光的父亲姚新林继续上学,于是,姚明光父亲姚新林看到镇上杜溪茶馆正上海浦西一家电灯公司工头在招工,便报名被录用。
姚的祖父姚宝根曾跟儿子姚新林讲,“只有手艺学得精,方有出人头地之日。”小说在此特别写到了姚新林在临近解放和解放之后的细节详写,是为了突出姚新林的业务技术能力和水平有了飞跃的提高,小说介绍了解放后的新安江电力大动脉,在常务副总指挥姚新林的努力下,提前三个月一次性通过专家验收。
写到这里就要思考姚明光想辞职和敢辞职的动力和底气,是和父亲姚新林以及祖父姚宝根都有关系,核心就是小说当中姚宝根的一句话的力量,手艺学得精,方能出人头地。这是小说线索发展到第32页时,作为一个对姚明光这个人物的阶段性分析是有用的,比如这句话是振兴姚家的发达之宝。
首先是祖父姚宝根见多识广,当绝大多数农村人还在田里劳作时,他已经是一家船厂的冷作工,这种由人物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是,能够给人物在对命运思考上给力,比如姚宝根认识事物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比较高的一种,和他在船厂的工作经历有关。姚宝根尽管没有喊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样的话,但是这种含义已经在他和姚新林的灌输中含有了这层意思,只不过表达方式不同,这个不同就是从小说人物需要出发去设计和安排这样的语言结构。
由此看来,每个人家的血脉遗传的作用和力量还是客观存在的,和不可小瞧的道理,也在这篇小说当中,能够让读者看到姚家教子有方的手法有两个,一个是语言的力量,另一个是行动的力量,用当下时髦的话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能够联系得上,并富有成效,这样的言传身带,会出好效果。
但像这样的家风传承,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能够取得的。比如从事物的相对性出发去看其中的偶然性,并对此加以分析。如,尽管祖父姚宝根讲了学得手艺精,方有人的出头之日这句话,如果姚新林听不进去,能否主动到镇上去谋求生机,这是小说的不确定性;如果祖父姚宝根没有讲这样一句话,也能否促使姚新林主动到镇上杜溪茶馆去主动寻求工作,这也说不准。
如果祖父姚宝根的眼睛不是被铁屑弄残,能否给姚新林灌输这一句话等,这其中的不确定性也是存在的,这是小说所含有的空间想象。现在小说的事实是,姚宝根讲了这句话,姚新林不但听进去,而且还有所作为等,像这样的过程和细节,实际上从家风的角度看,姚明光都在逐渐消化和接受中,然后再变成辞职的底气。
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发生另外一种忍声吞气熬日子的情景模式。但是小说的楞角偏偏由此而起,这个起就是姚明光内心深处的不服气和不怕输的性格。这个特征表现在姚明光身上就是不服南下干部书记这样出尔反尔的讲话不算数。之前还不服大队书记所谓让他顾全大局的说法。但他服邻居王老师夫妇俩之后,便曲折地考上了大学,而在毕业后却又表现出不服南下干部便想辞职,这是姚明光选择生活方式不怕输的性格特征,其中绝大部分的影响还是来自于其父亲姚新林的影响。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样的理念,在这本书里也得到了充分发挥。而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像这种当家意识和精神,作为出人头地的手法则变得更加艰辛,比如在这部长篇里面,写到了姚明光的辞职意愿时,其父亲姚新林便说他是小赤佬,父亲用这样的口气来和儿子姚明光这个副校长、副书记沟通,因为姚新林心里不舒服。最终,姚明光还是加强决心辞职“下海”,在没有获得批准时,又出现了学校里杨承忠这个马屁精在殷浩天书记面前挑拨。这是小说发展到67页第六个章节,还在继续描写姚明光辞职的难度。这本书分上、下集总计271页。
当小说发展到第85页,姚明光的电工培训班开始了。同时也在申请执照。小说发展到这个环节,以情节来推动故事发展,尤其能够使得小说的结构趋向严谨。它表现在小说的第90页,姚新林主动帮儿子姚明光培训电工,同时邀请到了章总前来传授理论知识,来上课的还有带电作业班的班长。这时候发现小说在人物刻画与分类时,已经把人物的品行和层次感划分出来了。当然,不能用简单的服从大局这样的套话去衡量姚明光,而是要求换位思考和从设身处地的角度去为他人着想,尤其对弱者,应该赋予同情和伸出援手,但这是理想。
在小说第96页,姚明光所带领的团队接到了杨浦大桥浦东段七个施工点的施工任务。这时候,假如从小说的第1页至第99页,围绕姚明光报考大学、辞职、接受杨浦大桥浦东段施工任务等这几个关键时候,同时展开争论姚明光的现象也越演越烈,但是总能够看到有贵人站出来帮姚明光说话。这是小说的玄机安排。
比如电力局的章总和书记秦大姐之间的争论等,将要证实的道理是,只要你想前行,势必有困难,如果姚明光想出人头地,在小说中似乎更难,也就是说,姚明光每前进一步,都会有困难把他挡在前面。面对这样的事实,在现实中非常之多,这个多,就是人心之比,比好心,比善心,比良心,需要有更多的章总和邵局长这样的人物出现,这是小说的希望。也是读者的期盼。
从相对比较的结果和效果来看,面临困难,姚明光能够跨得过去和所取得好效果,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小说题目《灿途》的灿。当然,姚明光如果换种生活方式也可以生存,比如在体制内不辞职,虽忍气吞声,但还能保持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待遇,但是,姚明光依然选择了辞职,像这个比例在教育系统属于凤毛麟角。
如果从小说所铺排的战略思考而言,在民营企业要想把它经营得好,就凭姚明光的人脉关系,困难不少。这时候,小说还含射了官本位这个资本的运作情况。从运作的情况看,姚明光并不是运作官本位资本的高手,因为善良,因为根基不牢靠。那么,如果姚明光根基牢靠的话,是否能将原有的副校长和副书记这个官位上把它变现。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利用官位来谋求变现的例子非常多,而对主管校办工厂的领导姚明光来讲,首先他具备这样的环境与条件,但是,姚明光还是决心要辞职。像这样的小说细节摆法,它有一个内涵所显,就是要显出为人为官的正派是对百姓有益。
这同时也是小说为人物姚明光所选择的目标。像这样的小说人物塑造从姚明光至其爷爷姚宝根之间的这根线和这个意识贯穿了三代人至多,这个至多就是指姚明光的儿孙们。
在小说中姚明光还有一个贵人是电力局邵局长,当小说发展到第九章109页,姚明光的辞职还没有得到批准,学校的书记正在对他的过去的校办工厂进行审计。这是小说暗讽那些含有整人因素在内的行为。比如,审计为什么要拖这么久才进行,辞职为啥这么长时间得不到批准等,看得出这其中有人为因素,这和殷书记和拍马屁的杨承忠都脱不了干系。
在小说的第110页这样写道,“尹处长,审计报告出来了,我可以办理辞职手续了吧。”姚明光从市局审计处出来,决心已定。像这样的人物细节处理非常富有个性的就是不被一时的利益所左右。
现实中,利益熏心的例子非常多,比如,有人为自己能够获取更多的利益上和组织讨价还价,但是姚明光所体现的是战术作风,非辞职不可的理由就在于他已经看到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在给浦东的开放和开发,带来了生机。
写到这里,小说的上部就结東了。下部从该书的136页开始,题目是“风雨过后阳光灿”。这时候,外界对姚明光的称谓是,知识分子老板。这个话从看似粗略而实际心思缜密的同行陆进财老板在会上对姚明光说出来。会后陆老板还在供电局主管外包队伍的孙副所长后备箱里,多放了两盒鸡蛋和一蛇皮袋的鱼,体现出他处事的灵活和随机应变能力,使得姚明光对他刮目相看。
这样的小说细节,首先是以人物的行为动作来完成结构复杂性方面的构造,其目的就是让小说人物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中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比如对人物姚明光赋予了认识社会复杂性的有限能力,同时也将社会所具有的残酷和带有血性的一面反映出来。
想说明的是知识分子经商,也将从灵魂深处面临更加严峻的脱胎换骨的考验。比如小说写到了酒店老板娘姜秋萍的风骚和散发出的诱惑力的客观与真实,小说对这种安排尽管寥寥数语,但所形成的是对活生生的男人的一种性冲动的考验和意志的检验(详见149页)。姚明光的公司经过两年运营,在酒家老板娘姜秋萍的牵线下,意外的用低价拿下了开设电线厂的地盘。在小说的第161页,再一次把酒家老板娘姜秋萍推出来,和姚明光演对手戏,并以姚明光的谨慎而收尾。
这是属于小说在对旁线人物的结构时,也注意到了用略多的细节去丰润人物的有意识,其实,这是在为描写和刻画主角姚明光,起到了提升境界的作用和证明,如考验了姚明光的心智,如何与姜姓女人来往所需要的度,像这种描写如果在其它小说中的发展,会朝取性的方向发展,这就容易落入俗套。但是这篇小说而是把这样的苗头直接卡灭。欣赏。
2020年4月20日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歌作者,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小说《底蕴》曾获《上海文学》二等奖;长篇小说《冲出北大荒》曾获“中国知青作家杯”一等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著有并出版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二十二部,合集三部。影视签约作家。现居住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