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唤诗意人生
文/周敏
诗坛沉寂,
缪斯冷落,
而余秀华的诗却火了,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这里有诗,但更多的是性压抑者的宣泄;
奇怪,它居然沟通了那么多人的心灵。
我只能将此解读为——
人们需要宣泄,更需要诗;
人们需要诗性的宣泄,
或者宣泄的诗。
直白地说,是冒火的眼看到了有水的井。
科技太发达,
人们在物质的高速公路上急驶,
高铁、飞机,全世界不过是地球村。
在信息高速公路上,
男女老少,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民族,
皆可沟通,甚至发生错位的爱情。
想对方了,
不用鸿雁传书,发个微信;
有了情愫,
QQ聊起来,骂俏逗情;
想看看对方的尊容,
打开视频,
喜怒哀乐栩栩如生。
傻瓜照相机无须调焦直揿快门。
摄像机摇头晃脑,
上下左右纪实动景。
更有精心构造的故事,
用影视换取共鸣。
手机随身带,
秀一张美景,
发往朋友圈,
下注:真美啊!
立即可获点赞,
表情符号更是闪闪晶晶。
也有很多人喜欢旅游,
上车睡觉,下车撒尿,
在标志性景点前合影,
绷直两手指,
高喊“茄子”,快意无垠。
于是,人们心满意足。
有太多的手段获得情感的宣泄和交流,
在这些快餐文化的发射和响应中陶醉,
而无需诗歌这劳什子的折腾。
但终于有一天人们感到了缺憾,
在这些自媒体中总找不到唐诗宋词美感的踪影。
因为直接,
不见了千转百回的惆怅,
因为迅捷,
不见了沉吟徘徊的身影,
人们感到了快餐文化的苍白,
没有积淀、没有咀嚼、没有思索、没有意蕴,
缺乏内涵、缺乏深刻、缺乏灵魂,缺乏心灵的滋润。
正如混凝土浇灌的高楼林立,
挤占了湿地,
也就失去了空气的清新。
没有诗,
也就没有诗意生活。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
人是唯一诗意的栖居在这个地球上的生灵。
我们不禁感喟:
有太多人太久失去了诗意,
他们的心不再灵动,
变成了空旷旷的沙漠和荒岭。
回来吧,缪斯,
我们的心灵饥渴了。
需要诗,需要诗意的生活,
需要湿漉漉的温润的心灵。
爱诗的写诗的人,行动起来吧!
我们需要物质,我们也需要精神,
二者的统一和谐,
才是完美的人生。
泱泱诗国,泱泱文明,
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需要载人飞航,需要蛟龙潜海,
需要航母,需要高铁,需要奥林匹克,
也需要诗情。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唐诗-宋词-元曲,
源远流长,树大根深。
现代诗更是明白清新。
我爱徐志摩:不胜凉风的水莲花那一低头的温柔,
我爱宗白华:那含羞伏案时回眸的一粲所系住的心。
也爱舒婷《致橡树》中,
木棉和橡树在土中根的相连,树梢在云中的致敬。
更爱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全世界,
那掩饰不住的爱情。
诗歌有豪放有婉约,
自古而然。
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喜好,
但我们不能媚俗。
余秀华的诗只能是众多流派的一种,
我们需要的是异彩纷呈。
人们憋屈得太久了;
需要拯救,需要释放,需要滋润。
让我们共同努力,
迎接诗歌的百花齐放,
迎接诗歌的狂飙突进。
2牵着父亲的手
文/葛厚远
暖冬的寿春
我牵着年迈父亲的手
漫步在古城的石条路
耳边想起童年的欢笑声
轻轻扶摸父亲布满皱纹的脸额
帮父亲理好衣领
父亲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牵着父亲的手
穿越这座千年的城池
游览古刹报恩寺彩蝶
在人潮中
在寻找心中的佛
停足在千年的古树前
在念念有词的颂经声
漫天飞舞的彩蝶
那条条的平安符
金色的阳光下
在不停的摇摆
父亲的银丝也晃动
瞬间的佛光
停留在我泪眼中
迎着夕阳
我俩阶梯而上
父亲扶摸着
他垒起的墙垛
沉醉在这座千年古城池
向我叙说他不老的故事
青山依旧
岁月永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