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州就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甘肃岷州。
那一带风俗是谁患病就隔离。
“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孝义道绝,由是病者多死。”百姓家里一旦有谁患病,家人就离他远去,无论多么亲的亲人也弃置不顾,没了亲情和关爱的患者病情越发恶化,只有死路一条。
辛公义要改变这个风俗. 命令部下“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以床舆来”的床是什么床?肯定不能抬着睡床,这个床与《三国志.吕布传》“床舆性,诣送布”是一回事儿---亦即今日二人抬的担架。 辛公义命令部下把所有的患者都用担架抬到官府,集中安置,统一医治。
为了消除百姓对接触患者就被传染的疑虑,暑天发疫高峰,患者数百,辛公义就在患者中间安设一榻,自己坐着处理公事。夜以继日。甚至拿自己的薪俸为患者请医买药。。。百姓看到了辛公义长期接触病人并没有染病的事实,接受了他的说教,当地风俗为之一变:“始相慈爱,此风遂革,合境之内呼为慈母。” 这样的封建士大夫父母官就是今日也不多见,可歌可泣。暂且不讲,本文只讲床榻。比较床与榻的区别。
“以床舆来”的床就是担架,用担架把患者抬来,看前后语境,即一目了然。在患者中间安设一榻,处理公事 ,可以想见榻的轻便和随意临时移动性,足以比较出,榻与睡床的宽大笨重截然不同。
辛公义所处年代早李白百年,床,榻定义明确,用法井然,百年后的李白床的用法应该更成熟,不会出现井床马扎与床不分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