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谢富云,安徽人。喜爱文学,擅长诗歌,常以诗的方式表达人生悲欢,作品见报刊杂志及微刊。生活中素心如莲,淡雅清新。
无诗的夜
文/爱的旋律
在海棠花凋谢的那个晚上
虽然没有诗
但充满诗情画意
那皎洁的月亮
和夕阳会出现在同一片天空
村口的小溪
被彩霞染的半边是火焰
那河边的垂柳
伴随着风儿在夜幕下摇曳
我站在那棵开满鲜花的桃树下
故作平静的表情
掩饰不了那份焦虑
期盼着你的到来
按耐不住内心的狂热
压抑的执着
等不及下一个月圆之夜
那狂跳的心在焦虑
等待你的到来
我要让这个日月见证
我对你的表白
2018 年 6 月 19 日
【今音点评】
用诗题陪衬心气
《无诗的夜》的特色是在于以“无诗”而显有诗。这是 诗歌特有的智慧。用智慧来化解现实生活中难题,成本低, 收效明显。 比如,第一段里的“月亮、”“夕阳,”和第三段里的“村 口、”“垂柳”等,都是诗的雏形。
这时候,需要根据诗题的要求来予以欣赏其第四段,比 如对爱情的执着和心气。原来,诗题也只是一个陪衬。这时 候就要避开诗歌的“平,”去找出它所存在的“奇。”
比如忽略第三和第四段,抓住第一段第一行的“海棠花” 来进行判断。其意象和形状的寓意,是能够证明这首诗歌还 具有亮点的地方,就是一种被放大了的胸襟。
于是,这首诗歌才可能被再一次激活起来,因为,它又 具有了新的含义。那就是“焦虑”中仍还保持着胸有成竹的 意念。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歌作者,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小说《底蕴》曾获《上海文学》二等奖;长篇小说《冲出北大荒》曾获“中国知青作家杯”一等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上海浦东新区作协理事,浦东作协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浦东诗廊》杂志编委。《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著有并出版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二十二部,合集三部。影视签约作家。现居住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