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礼物是爱心的使者
作者: 梁成芳
诵读:雪儿
新派的人觉得送别人的礼物总免不掉俗字,而我却认为,假如礼物是送给朋友或喜欢的人,那礼物就因为情意而变得金贵。
买礼物就是一种快乐,因为礼物是送给知己知彼的人。为这个人选礼物时,这个人的音容笑貌便在头脑里翻腾几遍,友情也随之深厚若干;有时还得费力想想这个人的喜好、脾性,仿佛带点研究的成分,这时候,那一份精心早已超出了礼物本身的分量。

当然,礼物不必买得太贵重,因为赠送礼物不同于接济生活,礼太重了,于朋友是一种负担;于暂时称不上朋友的人就更费解了,无形之中带上了有求于人的色彩。
礼轻义重是送礼物的最高境界。
为我所珍惜的那些朋友相送的礼物,往往是极普遍的。比如有一尾绿色的玻璃小鱼,它是三十多年前,我去井陉南张村采石厂挣工分谋生,临行前好友塞给我的,大概是隐喻着让我在人生大海中做一条自由自在的鱼。另外,有一个钢制的小铃铛,是一位叫张合柱的河南建筑朋友送的,它的造型精巧如同童话中的物件。几年来,那铃铛一直放在我的书橱内,每当我在烦琐的生活中感觉疲惫时,就会摇摇这铃铛,它那清脆欢快的声响往往会掠过杂音,徐徐抵达我心。这时,我总是心存对这位河南友人知音的感激,重新微笑着面对一切,包括一种淡淡的、纯洁的对礼物赠与者过目难忘的怀念。

有一次去购物中心精品专卖店买一件时尚的男款保暖衣,身边一位蓝眼睛的外国人精心地为我拍摄了几张照片,他在自己硕大的旅行包里掏出一个精制的木制相架,并用他学来的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里面装上你的照片,让你自己最舒心的笑脸都定格在相架里。” 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收到的礼物中最灿烂的一笔。就因为透过它,我们能够体察到送礼人的聪明与周到,以及独具匠心。就在当时,那位老外用手比比划划,说很想问我要一样东西作礼物。原来,他想要几枚中国分币作纪念。我摸遍了全身和挎包,幸好有几枚不起眼的分币,结果,那对方如获至宝,道谢声不绝。

由此想到,礼物其实是爱心的使者,因它能传递关切、热诚,人与人的友情和好感,彼此的尊重、理解,以及善意。它既是生活中的节目,也是生命中的阳光。
另有些礼物是超越物质的,因而也是无价的,比如忧伤时朋友打来亲切的电话;一筹莫展时,有人送一条良策;下雨的清晨,有人对你说一声:小心路滑;生日那天,有人为你唱一首祝福的歌。这些礼物同样使人眼睛潮润,由心泛起神圣的温情。
多一点微笑,常说说“你好!”,待人诚恳、与人为善,何尝不是献给人世的最好的礼物呢?只是,只有成为一个心灵丰富、品格高尚的人,才能慷慨地将这种温暖人心的礼物献予他人。
——————作者简介——————

梁成芳,男,汉族,上世纪62年生。大专‘学历,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人。以小说创作和情感散文擅长,兼顾杂文、文艺随笔及理论文章的写作。作品见于《春风》《作家学堂》 《乡土文学》《北方作家》《天涯诗刊》《娘子关》 《潇河》《吐月》 《赤壁文学》 《作家文苑》《生活导报》《晋中日报、晚报》《榆次时报》等文学期刊。著有小说《早春雨夜》 《青妹儿》《小二的心愿》《老人夜话》《时光》 《成子》《大森林的那颗清泪》《情愫》《木屋》 《有一个农家小院》《流向下游的河》《孤独的潜影》《局势》 《煤炭企业里的文化哥儿们》《绵河湾的故事》《过秤》《两角菱花镜》 《麻婆婆》《残月》《葛才》《英雄安泰母亲的愿望》等多部(篇)。部分作品发表于网络文学平台和今日头条 · 都市头条。散文《菁菁 · 女孩 · 狗》获2000年全国“赤壁杯”优秀奖,《情系桑梓,余热生辉》荣获榆次时报“我与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三等奖。有作品收入“乡土文学优秀作品集(小说卷)” ,有作品收入《中国微篇文学大观》。撰写理论文章、评述若干篇,迄今已发表中短篇小说150万字,情感散文及杂文120余篇。系中国当代文化艺术中心作家委员会会员,山西省晋中市作家协会会员,榆次文联作协会员。《潇河》文学季刊小说作家。
——————诵者简介——————

主播雪儿:西子诵读平台总编,私企经营管理者,曾担任电视台业余主持人。现是浙江省朗诵协会会员、杭州市朗诵协会会员、杭州之声朗诵团团员。是多家文学平台的特约主播。有朗诵培训工作室。愿用我的声音传递美好!(微信zhoulihui075920)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均来源作者投稿,所有被采纳的投稿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