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性格
作者/李乃峰
我很久以来就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字,但一直没有付诸行动。这并非是因为我的懒惰和薄情,而是因为母亲这个词语包含了太丰富的内容,我不知如何下笔才能把母亲表现出来。看似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可到了我的大脑里,演绎出太丰富的内涵,我不知该如何取舍。母亲已经陪伴我走过五十几个春秋了,也影响了五十多年,这笔丰厚的馈赠让我心里满满的都是关于她的记忆,随便一扯,就是一部长篇。碍于此,我从未触碰过这条红线,怕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潮水,会让它随着记忆的闸门汩汩流淌而淹没了自己。
母亲与世界上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慈祥坚韧、善解人意、爱憎分明、无私大度,将全部的爱都给子孩子们,也从来不炫耀自己的功德,她就像路边的小草一样,很平凡普通却又占有自己的一寸之地,她淹没在浩瀚的宇宙里,普通得毫无特点。她只是一直地奉献付出,没有埋怨过孩子一句;不管怎样的处境,母亲从无一句消极的话,只是默默地咬牙坚持走过,将贫穷的日子过成幸福的港湾,把简单的生活调理得丰富多彩。
母亲出身大户人家,识文断字,衣食无忧,姥爷在解放前是手拿双枪的人物,在八路军游击队里担任侦查员,深入敌后进行侦查、执行任务,多次圆满完成了上级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八路军攻打宝坻县城时,是姥爷打开的南门,使得攻城的八路军减少了损失。后来被县公安助理王璞派往敌人内部开展工作,因为行踪暴露,被残忍地杀害。当时的领导误认为姥爷存在生活作风问题,就没有把他当做自己同志上报,一直这么多年过去了,连一个烈士的称号都没有,现在仍然是一桩悬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母亲听说了落实政策消息以后,就让我驮着到县城的远房大舅家去串门,询问关于姥爷的相关情况,大舅是解放后的副县长,此时已经离休了。大舅和母亲说找的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种事情已经结束了。我当时看到母亲那副失望的表情很难过。大舅劝母亲的话我也没听几句,只是在心里为母亲遗憾,更为姥爷的遭遇难过。母亲一脸的无奈,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在默默的流眼泪。我那时已经在天津上大学,也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劝解母亲,安慰母亲。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可那时我时不时地听到母亲一个人自言自语的,就是为姥爷惋惜,更为自己惋惜,一个烈士子女的名分都没有得到,这是埋在母亲心里最沉重的石头。后来当我无意间谈论起相关话题时,她总是一脸的木然,呆呆地听着,不说一句话,也不再提关于姥爷的事情了。只是时常说,要是烈士子女的话,一个月国家会补助多少多少钱,远房的三婶就是烈士子女,每个月都领多少多少抚恤金等等,言语间表现出羡慕和无奈。
大姑父在1948年在解放顺义的战斗中光荣牺牲了,大姑拉扯着表兄,娘俩艰难度日,大姑经常到到妈家来住,有时一两周、有时一两个月,都是住在我们家,我也没看出大姑生活有多么富裕,我的心理略显平衡。母亲经常和我们几个孩子说,你大姑不容易,二十几岁就守寡,没有再嫁。非常同情大姑的遭遇,却很少提到自己的不幸,我们那时根本就不懂母亲的心里有多苦,没有一句安慰劝解的话语,现在想来真是太不懂事了。
母亲年轻时能歌善舞,唱歌唱戏是一把好手,可惜我没有继承她的基因。文革期间,我经常看到母亲上台演出,便很自豪的和同学们吹嘘,他们也都很羡慕我有一个会文艺的母亲。九大以后,宣传活动增多,各村都安排了很多节目,那时我还没有上学,在我的印象里母亲还要到别的村子去演出,这时母亲就把我们扔在家里,交给父亲管理。父亲是村里的治保主任,事情也比较多,很多时候就让我们在家里玩儿了,一把大锁将我们锁在家里。孩子们在家里玩得昏天黑地,家里弄得乱七八糟,根本没有原来的模样,孩子之间经常打架,大哭小叫的。等母亲回来,我们纷纷向母亲告状,这时候母亲总是安慰我们,责怪父亲不负责任,父亲也针锋相对,说自己也有好多事情要做。父亲借此机会命令母亲不要满世界的去演节目,要安心在家照顾孩子。每逢此时,母亲只有一个人默默的流眼泪。后来演出活动少了,我们也可以在家陪着母亲享受夜晚的幸福时光了。那时我已经基本懂事了,会跟着母亲唱歌,学跳舞,虽然我的嗓子不好,但那时的歌曲我都会唱。
那时候的生活很清苦,吃饱饭都很困难,家里半大孩子多,都很能吃,所以家里的白面很少拿出来。很多时候都是母亲拿一百斤麦子和人家换棒子面,零花钱更是不可能有,那点钱被母亲攥得很紧,一分钱都不肯轻易拿出来。而当我们上学需要买书本时,母亲会非常大方地拿出用体温焐得很热乎的钱交给我们,从来没有吝啬过。只要是学习,母亲就不会指使我们干活,我们也就借此经常偷懒。母亲经常说,自己就是没上够学,不能再让孩子吃没文化的亏了。我也借此机会和同学们炫耀自己的小人书和连环画。1979年,我高中毕业了,当时高考我选的文科,没怎么认真学习就达到了中专录取分数线,由于学校在对待文科上的错误认识,我们都没有在报名登记表上填报中专一栏,也只能望洋兴叹,怪自己命运不好了,同学们都替我遗憾和惋惜,我也打算听从父亲的话,准备到生产队挣工分,表兄是生产队长,和父亲母亲说,让我到本村小学当民办老师。母亲没有表态,只是默默地发呆。到了晚上,她到我身边,低声问我,想不想再考一次,我当时震惊了。我本心是想再上一年,准备考大学。虽然当时考大学对我们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文科录取率相当低,连百分之二都不到,就凭我的基础,考大学根本不可能,何况还要交十几元的补习费,我在矛盾中进行着抉择,母亲给我分析道,你今年没怎么使劲就已经够中专分数线了,要是未来这几个月使劲,考大学应该有希望,就看你有没有信心了。我当时真的如从梦中惊醒一样,在迷茫失望中看到了一点希望,我勇气不足的向母亲点点头,表示愿意试一试。母亲开始有了笑容,说钱不是问题,我可以去借。只要你肯继续上学,妈砸锅卖铁也支持你。我的眼前仿佛太阳升起,强烈的自尊心很快膨胀,美好的未来正在向我招手。就这样我拥有了第二次高考的机会,而且我在1980年的高考中如愿以偿的考取了大学。
正是母亲的坚持和睿智,让我有了新的生命。我大学毕业以后,被分配到离家七十里地的大口屯高中,母亲没有为我没能分配到离家很近的母校王卜庄高中而惋惜,而是鼓励我在外面一定要好好工作,不能为家乡丢脸,不能让家人担心,要好好工作,和同事搞好关系,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
我完全听从了母亲的谆谆教诲,也以母亲为榜样,坚韧顽强、默默付出,用真心和才华谱写了大口屯高中高考的无数次辉煌,为母亲争了光,受到学校历任领导的一致赞扬。我知道,我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母亲对我的培养;我的每一次辉煌都浸润着母亲的心血。是她的付出让我走上了一条光明的道路,是母亲的希望指引着我从一次次迷茫中走出来,迎接灿烂美好的未来。母亲平凡普通,从来没有表白过自己的功劳,更没有一次对我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用自己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一生都享受不完她的恩惠。
母亲是我永远的骄傲和自豪,现在她依然很乐观的生活,每一天都充满了无穷的快乐。
母爱是水,涓滴汇成爱的河流!
作者简介:
李乃峰,号荻蘅山人。天津市人。六零后,喜欢文学,爱好广泛。真心学习,提高修养,与人为善,广纳博收。近两年开始尝试创作,多有收获!没什么大作,有些发声,波澜不惊,雏鹰待翔。力争跟上时代,我手写我口!
主播简介:
晚风,退休教师。喜爱诵读,喜马拉雅优质主播,滨州头条金牌主播,鸿雁文学等多个平台的金牌主播,以声音交朋友,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