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积累与强大的关系
文/今音
俞贤同老师一共发给我十五首诗。其中有写景的《秋天多美景》《今天想起了一条河流》《雪域高原遐想》《乡村的早晨》《清风洒向路两边》;写季节的有《立夏》;写思考人生的有《未来的日子》《劳动的果实》《时间》《坐在河边》《这样的时光》《把生活煮成茶》《理想是一首歌》《梅溪是流淌子我一生的河流》《台历翻过一页》写人物的有《母亲》《我不敢说父爱是天》等。
这些诗,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为八个字,一念及此,能够体会。比如《母亲》这首诗,讲了一个,人老不以筋骨为能的道理,表达了一个缅怀故人和生命服从规律的随缘,这是从母亲呵护孩子这个角度挖出来的。
从思考人生的角度出发的《未来的日子》,有意思的是以第一段第一行的“坐”来定下了诗歌的节奏是缓至渐疾,并先由缓来显思的凝练,然后伴之以人物动作的“伸手扯下”、“携着”、“抱着”等趋向阳光和奔放的一面,这是诗歌的先缓后疾的节奏。把握起来是有些难度,比如对现实中难受事实的接受,莫过于你发现你刚刚还在漠视的人,竟然比你厉害的多,这个事实有点棘手。这也是《未来的日子》这首诗所带来的挑战和震撼。
这首诗需要生发和想像的空间在这个地方。而这一面被诗歌掩盖着,诗歌只是从正面阐述了想像呈好的一面,而与此相辅相成的还有诗歌潜在的一面,比如说要达到这样的理想化的生活,这其中就要把握好事物和生活的平衡,而平衡是需要依靠两个端面,它就是阳光和风险。如果说这首诗歌好在哪里,好在四个字,灵气复苏。从写景物的诗歌来看,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表现如何提升境界的过程,如《雪域高原遐想》这首诗,其中有一句“用手撑起一片天”。诗歌表达的是一种怎么看事物的观点,这就是境界,境界不同,决定大家眼中的事物都不同,于是褒贬都来。这时候,用手撑天,需要能量和布阵,而能量需要有来源,布阵之后需要维持。
结合这首《雪域高原遐想》谈强大和积累。首先是雪域高原的自身质量,并不是由积累而显示出它的强大,而是它自身的强大,然后才有高原的这个资格,来进行积累,这个积累就是千年文化的传承。然而传承到了作者这一代,才会出现诗歌第一行“据说”这两个字的兴起和逐渐带动了这首诗歌的节奏。其次是诗歌人物的强大,能够用手撑起天,像这样的人物,首先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强大,而不是积累。只因为人物强大了,他也才有资格谈积累,于是,就有了这首诗歌的框架和结构。
一首诗歌所谓和其它诗歌之间,也有一个竞争,其中有一个关系要处理好和认识到位,就是如何认识一首诗的相对强大,比如景、情、境等,而这首诗的景雪域,它的强大在于域;情的强大在于怀;境的强大在于撑。把这些看作是领悟之后,就会发现欣赏诗歌的方法有所改变,如把领悟的意看作是欣赏的纽带,然后和心气配合起来,这就会有可能产生另外一个新世界。 20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