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金福,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人,曾参加长泰县首届通迅员培训班,参与对台宣传,三套集成民间故事写作,大戏创作。被福建日报社聘为文化之窗栏目,特约通迅员。現为【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网】会员,【华夏诗词网·北京诗词手机网】常务版主。【中华八闽文创工作室】特约作家。作品发表在【人民网·手机网】、【华夏诗词网·北京诗词手机网】、【华夏诗词·古韵新声】、【当代文谈】、【中华八闽文创工作室·《闽南原创文学社》·《都市斗条》】等微刊三百多首。

长泰县王氏“无状元,竖柴坊表;无皇帝,穿五爪;无封侯,盖诏室”的传说
采集人:王金福
姓王的“三项巧"。
在长泰县武安镇,上了岁数的人都知道这样的一个传说,“姓王三项巧,无状元,竖柴坊表,无皇帝,穿五爪,无封候,盖诏室。

无状元,竖柴坊表
明朝洪武年间,县城北门二里外的长岭村,有一个姓王的秀才。从小天资聪明,才思敏捷,饱读书诗。考中举人后,第二年到京城会试,进场入座后,一见试题悬出,立刻心领神会,铺平考卷,笔走龙蛇,一篇文章一挥而就。并再详细阅读一遍,觉得论策高深,见解独到,料定状元必中无疑。不由拍案叫好,谁知乐极生悲,这一拍震倒墨盒,把考卷沾污了一片。一篇妙论成为废纸。后悔己经来不及了。转头一看,隔.壁号年轻的程举子,托腮空想,一张白卷。王举人觉得废巻丢了可惜,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也罢。于是,偷偷把废卷抬高,让程举子偷抄考卷,并对程举子说,保你高官爵显。
会试结果,程举子果然高中壮元。后来,程状元知恩图报,千里迢迢来到长泰,拜会王举人,把皇帝御赐的柴坊表,建在县城王氏祖祠堂前,上书登科两字。

无皇帝,穿五爪
同是明朝年间,五代闽王王审知的后裔,来到长泰定居始祖仲敏公,号开山王。仲敏公的裔孙王仕杰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应璋,字文奎,次子,应瑞,字文珍,三子,应魁,字文璧。文壁后来开基小银塘社成为始祖。话说,文奎文璧兄弟两人,苦读经书,聪敏过人。文奎少年得志,入朝为官。当时,朝中奸臣当道,结党营私,陷害忠良。文奎为人忠厚,不肯阿谀奉承,遂成一帮奸臣的眼中钉,肉中剌。吋值番兵入侵中原,皇帝召集文武百官,商议退兵之策,朝中臣官明知文奎是文官,却站出来保奏,说文奎文武双全,精通谋略,可领兵挂帅退敌。皇帝听后,就下了一道圣旨,要文奎挂帅征番,要兵到,粮也到,火速增援边关。
文奎退朝后,闷闷不乐。自古道,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岂有兵到粮也到的先例。正在右思右想的时候,文奎夫人给他出了主意。叫他连夜召集京城裁缝师,为每个参战士兵每人做一个肚兜袋,内装咸菜炒豆,干粮带在身上,。无粮食的时候可拿出来充饥。可连续行军打仗。文奎听夫人说得有理,依计而行,大大诚少运输粮草的麻烦,兵贵神速,夺得天时地利,果然打败番兵,为国立了大功。
大军班师回朝后,文奎由于战场上受了内伤,抱病早朝,晋见皇上。星帝看到文奎凯旋归束,十分欢喜,设宴犒劳有功之臣,细问战阵之事。文奎一一作了回答,当皇帝听到参战士兵,个个带一个肚兜袋时,开怀大笑。此时文奎受宠若惊,内伤发作,全身发抖,皇帝以为文奎是风寒感冒,连忙脱下身上的五爪龙袍披在文奎的身上。文奎激动气血上湧,昏倒在地。奄奄一息时,向皇帝保秦说:臣己为国尽忠,家中三弟文璧,村学胜吾,可量材录用,为国效劳。文奎死后,皇帝念他功劳显赫,将披在身上的五爪龙袍赐葬。并宣召文璧入朝,补文奎的官位,后来,文璧官居右都督监蔡使,代天子出巡齐,赵,既江南七省,江北六省,十三省巡按。除暴安良,替天行道。后来逝于南郡任所。(今湖南长沙〉文璧忠心耿耿,卒于任中,皇帝十分感动,也同样赐了一件龙袍厚葬。

无封侯,盖诏室
文奎文璧兄弟忠烈,皇帝为褒奖他们事迹,准备等下一辈人材长大,既行录用,就下了一道圣旨,在文奎文璧的家乡,长泰县城西,王氏祠堂的后面,建起一座皇宫式的诏室,可直接把圣旨下到王氏家门,使王氏的家人,可白身接旨,特殊的待遇。
这就是一一“无状元,竖柴坊表;无皇帝,穿五爪;无封侯,盖诏室”的传说。
资料来源,长泰县三套集成,民间故事汇编。
采集人:王金福
1987年6月












主编微信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