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關敏儀女士,筆名「倩男」,生於中國廣東省韶關市,自少熱愛文學,廣結文壇前輩和朋友,不斷努力硏習中國傳統文化及創作詩詞歌賦。旅居香港,主要從事環保工作。「香港文學促進協會」會員和「今音中外詩評選」副主任。
我看世界
文/关敏仪
群芒西東兩邊有
獨松迎晨
往前行
奇石散落天地間
引得群芒集中
光怪陆离
細味黃石頭
遠看人苦
尘雾名利
與樂變幻
無常一瞬間!
【今音评论】
《我看世界》属于个指行为。其利在自身,然后才是他人。作为诗歌欣赏要求,从正能量角度去切入,去比较,去赏析,有它的可取之处是在于提高面对的态度质量,然而,面对作为态度而言,不仅仅是表面行为,而是出于内心里面的一种自觉,也有人把它称作是精神。
这首诗歌的精神是两个字:立足。也有人把它叫做站稳脚跟。人站不稳的话,看问题容易失衡与偏颇,这在现实生活当中也是常见现象。所以,这首诗歌的倾向就是立足。其中应该还有个立身之本。于是求本也就富有了实质性要求,而且要在这首诗歌里面求本。本在“独松。”
“松”喻义亦指人。于是“迎晨”的质感随之可见,见其厚度,见其韧性。这两个标志由“迎”而来,由“晨”而显。又于是,诗歌的阳刚之气韵予以迸发。第一段是全篇的基调。同时也决定了第三段的收尾处理效果,处于一个高、大、上的境界,是两个字,无常!而且都是发生在“一瞬间!”
由于欣赏这首诗歌的方法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就是隔空跳开了第二段。作为方法,还有很多种,如果用心,都会有适合自己的方法出现,包括欣赏与创作,都是如此。现在再来回顾第二段,其中第四行有“黄石头。”
在这里也可以假设为顽固之说法,顽固指多方面,比如,观念、秉性、思路等。之所以要在这一段当中,体现出这样的说法,其实是和第三段的第一行紧密相连,比如,有此及彼,是一个“苦”字。现实中所有的囧事也都一道包括进去。从诗歌的结构上看,其内在联系也由此顺延而下,一直到最后,用一个惊叹号收住。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人,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曾获《上海文学》奖项。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上海浦东新区作协理事,浦东作协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浦东诗廊》杂志编委。《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著有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六部,合集三部。影视签约作家。现居住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