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關敏儀女士,筆名「倩男」,生於中國廣東省韶關市,自少熱愛文學,廣結文壇前輩和朋友,不斷努力硏習中國傳統文化及創作詩詞歌賦。旅居香港,主要從事環保工作。「香港文學促進協會」會員和「今音中外詩評選」副主任。
我是小花,我看到了美好
文/关敏仪
春天,五月间
我的生日
在開滿小紅花的路上
满山遍野
用綻放來告訴世人
收获,来自于付出
满山遍野的五彩缤紛
在人世间
鲜艳夺目
那一天,我的生日
我有感触
我的甘願
是何等的美
在于自信
是鲜花总会盛开
我举目远望过
那些陪伴
还有和我一样的小草
为什么能够
永遠扎根土地上
是因为放眼
能看到美好的世界
【今音评论】
不慌不忙亦本事
《我是小花,我看到了美好》题目的向上,更多的是关注了和反映了自我的价值观。“花”虽“小,”却能够看到“美好。”但这个“美好,”有感而发。在这里更多的则是关注感。每一个人对同样一个事物的感觉都不一样,但是在这首诗里面的感,它的锐气和底气,是从“小花”的内心里发出来的。
这样一来,所表现的是两者之间的关系由来。因此,围绕诗歌题目,在内文中,就作了一些若干性回答。回答是在于思之后。像这样的程序,也给“小花”的成长,赋予了理性的象征义。比如不气馁、不埋怨、不计较等,都包括在其中,有待于喜欢和欣赏诗歌的人,不断地对其进行开挖和解析。
诗歌之所以要把“五月”和“生日”联系在一起结构的原因是在于加粗诗歌线索,使得诗歌显出有限的厚重感。因为太重的话,也会给“小花”造成压力。因此,从诗歌中再看出一些与压力相匹配的“花”样,包括神情、站姿、视向等。
于是,深入到诗歌当中去,经过多次反复体验,才能够从心态上去把握这首诗歌特征在于因“小”见大。大,是指希望,是指成果,同时也指心中的目标。于是,目标由第四段第三行的“自信”所显。在显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诗歌的发展线索作进一步的理顺,比如第五自然段的单独成段的意义和作用。
这首诗一共六段。第四段的“自信”与第六段第六行的“放眼,”是一个因果关系的体现。其中,跳空一个第五段。跳空显结构处理的灵活和组合。诗意的无限性是指诗歌中的任何一个词的随意组合,每一次都会营造出不同的空间和效果。
这个无限,是指诗歌创作的无极。另外,“小花”“放眼,”是依靠第六段第五行的“扎根。”“根”有多深,“小花”的杆,它就会有多直。于是也就有了该段第六行的“放眼。”这样的话,诗歌线索发展的内在联系找到了。
关键是方法。而方法假如能为目标服务的话更好。反之就是要准备走一段弯路。走弯路,同样也要付出代价。这其中也有个综合成本。如果成本可控,“小”花的叶子也会与众不同。如果从段落结构上来赏析,第五段的单独成段,也就是诗歌的一个定势。
这个定势所为的具体展开,表现在第六段。由此,该段显果,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解决的是定睛和放眼之间的关系,因为定睛,容易定神,而定神,则会显得淡定和从容,于是,不慌不忙的行为,受人欢迎和尊重。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人,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曾获《上海文学》奖项。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上海浦东新区作协理事,浦东作协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浦东诗廊》杂志编委。《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著有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六部,合集三部。影视签约作家。现居住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