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存民,又名村民。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法官文联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黄岛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青岛西海岸新区诗词楹联协会副会长,青岛西海岸新区诗歌学会会长,六汪文学艺术联谊会主席。
写于星火集团五十周年 连载
连载(五)三下郑州
一九九九年的春节,象往年一样,在一片安乐祥和的气氛中度过了。常言道,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我们老百姓习惯了过紧日子,手头宽裕就多花点,紧巴了就少花或不花,反正粮食蔬菜自己地里出。 因为我知道,郑州银棉春节前并没有还款给青岛引春。尽管我和葛院长几乎天天催,省高院的何副局长也不断敦促河南高院马局长,但顾董事长的回复一直是快了快了! 直到腊月二十九下午,顾董的手机无法接通了。电话打到办公室,工作人员说在市里开会,他们也联系不上。我们意识到,希望破灭了。
最难的应该是崔总了。一千多人的年底工资、奖金福利等,都寄希望这笔钱!现在钱没了,怎样面对这些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职工?他们身后还有一个个小家庭,还有年迈的父母和嗷嗷待哺的孩子!我不敢想。
后来听说是崔总拿出了全部积蓄,并以自己家产作抵押向私人信贷公司高息借款,让每名职工拿到了过年钱。正月初八一上班,按惯例我们要到企业走访并拜年。第一站,我便来到了星火集团。看见崔总那高大的身躯、黝黑的面庞和充满自信的微笑,我竞无语凝噎,不知说什么好。还是崔总那响亮的声音提醒了我:过年好!过年好!我忙不跌回复:崔总过年好!给您和全体职工拜年了!握着崔总的那只手,分明有一股暖流往上涌。 这就是崔总的人格魅力!他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子,却有着如此博大的胸怀!他流淌的血液里面,有炽热的情感!也有不屈不挠的执着与坚强。我的视线有点模糊,崔总那极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又一幕幕浮现在我眼前。
一九五O年春节刚过,青岛胶南王台镇的一户普通农民家里,一个男孩呱呱坠地了。响亮的啼哭声使低矮的草房内充满新生命的气息,这个幼小的生命向世界宣告他的诞生。崔兆启来到了人间。 斗转星移,他象普通的农家孩子一样,从小学到中学,拾过草剜过莱放过牛,在生产队里推过车扶过犁,样样农活是把好手。饱尝酸甜苦辣,历尽雪雨风霜。
一九七一年,刚满二十岁的崔兆启进了王台公社农修厂,从学徒工作起,木工钳工电焊工,镗床铣床车床刨床,所有工种干了个遍,学到了一身本事,也了解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八十年代后,企业进行了改制,星火集团应运而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到九十年代,集团成立了多个分公司,产品以纺织机械为主。青岛引春纺机成为全国著名的纺机品牌,一度供不应求。崔兆启,从小作坊主成长为集团董事长,从二十岁的热血青年成为两鬓斑白的成功企业家。他带领的团队齐心合力、同甘共苦,奉献了青春年华,用汗水和心血成就了今天的青岛星火集团,开拓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看着崔总豁达可亲的面容,我抱歉道:“真不好意思,春节前执行款没到位,让您为难了。对不住全厂职工!” “今天别说这个,我们不是挺好吗!那儿磕倒那儿爬起来!你们也尽力了!有法津在,相信一定会给我们圆满的结果。来,喝茶,喝茶!”崔总忙说。
春节后的时间过得飞快,元宵清明端午五一,一个节日挨一个,不知不觉间,小半年过去了,执行难、难执行,全国法院面临着难题,但无论怎样难,工作还得照样干。五一节后,根据院领导决定,我们要重新对郑州银棉恢复执行。因为据崔总了解,对方企业已陷入困境,大面积停工停产。企业很可能改组改制或破产。
时间刻不容缓。五一节后次日,根据领导安排,由我带领书记员小于与引春纺机资产处庄处长一起飞赴郑州。 这次的主要任务是摸清楚郑州银棉的企业现状,生产经营是否正常,职工情绪是否稳定。调查清楚该企业的实际资产状况,并依法采取措施查封冻结其资产。
五月时节,草长莺飞。在我们岛城还春寒料峭,但在内陆城市郑州却已热气袭人了。河岸的杨柳已冒出嫩芽,公园里的白玉兰含苞待放。由于干燥少雨,大街上时常弥漫着尘土和雾霾,空气中飘来乱七八糟的味道!让人喘不过气来。
第一天,我们准备先到郑州银棉去一趟,实际查看一下企业现状。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昔日车水马龙的公司大门口,如今大门紧闭、门可罗雀。只有二三个保安用奇怪的眼神打量我们! 我走到其中一个保安跟前,向他出示证件,并说明来意。保安咧嘴笑了:“不好意思呀领导,我们工厂放假了,厂里没人。领导也都不在,您不用进去了!”保安说话有点结巴。 “你们什么时候放的假?放多长时间?啥时间开工?”我问道 “这可不知道。”结巴保安说“听说工厂要卖了,恐怕不能干了,只有后勤人员还在留守,但没有领导在。” 保安的话不知真假,但看到昔日人来车往异常繁忙的工厂,现在变得一片萧条,不得不细细琢磨保安的话。我也感觉到案情变得起来越复杂。企业状况不容乐观,我们的执行工作势必会愈加困难。还是先完成我们此行的任务吧。我们首先到各家银行跑了一遍。共查询到郑州银棉十七个银行帐号,尽管里面没钱,且大部分已被当地法院冻结,但我们还是全部重新轮候冻结了一遍。马不停蹄的跑了一天,大家很辛苦。回到宾馆,已是华灯初上,书记员小于一头栽到了床上。
第二天,我们主要是查询郑州银棉的土地、厂房、机械设备等财产状况。我们先后到了国土局、房管局、工商局等部门,认真细致地调查了一遍,对其土地、厂房、车辆机器设备等进行了查封。并依法给有关部门和单位送达了协助执行的法律文书。我们知道,这些工作,虽然暂时好像起不到作用,但如果郑州银棉真的破产倒闭,要变卖抵债,那我们的查封就会起到巨大保障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工作作实作细,作到前头,用足用活执行措施,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根据葛院长的按排,笫三天我去河南省高院拜会了执行局马局长。也是想通过马局长进一步了解一下郑州银棉的真实情况。 军人出身的马局长却一改往日的干脆利落、快人快语。说话竞有点字斟句酌起来。 “目前的郑州银棉已全部停产。市里确实有对其改制或破产的想法。但毕竟企业摊子大,职工多。面临的问题也很多,弄不好就会职工上访,影响到社会稳定。所以市领导很慎重,开过多次专题会,但一直沒有定论。” 马局长停了一下,呷了口茶,接着说:“我理解你们的心情,咱都是法律人,有着共同的信念与追求。但该案目前确实执行遇到难题,不能马上处置其资产,只有在清算企业资产时,你们按比例获得应得部分。这个都是有法律规定的。” “你们回去把情况向你们领导作个汇报吧!”马局长话锋一转,”法律是公平的嘛!这边有什么情况,我一定会第一时间通知你们。” 分明,马局长不想和我们深谈案情,也是在下逐客令。我们起身告辞。既然联系不上企业的领导,那么就只有按马局长说的去仔细分析,研究制定新的执行方案。
多年的审判和执行实践使我们明白,目前的地方保护主义还是存在的。大到各级领导,小到每个办事员,都对自己的部门、单位 、甚至是所在地区,都有深深的情感,进而转化成一种爱护或保护,也算是人之常情吧!所以对马局长的态度,我并没有感到难以理解。 在返程的飞机上,我还在想,五百多万的欠款,对于青岛引春纺机来说,确实不是小数目,它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和职工的切身利益。但执行工作却愈发弥坚,形势变的扑朔迷离,甚至好像走到了尽头。难道真的就无路可走了吗?如此严肃的法律文书真的会变成一纸空文吗?
“让这里充满正义的光芒”。马局长办公室墙上挂的这幅字,在我的脑海里时隐时现.
不管怎样,我们必须穷尽一切执行措施,是职业要求也是法律规定,只要我们锲而不舍、顺藤摸瓜,肯定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理论上讲,只要郑州银棉有资产在,就一定有履行还款的义务和能力!我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