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水央, 原名李黎英, 作品发表于《新世纪诗典》、美国诗刊《新大陆》等, 有作品收入诗集《纽约流光诗影》等,出版发行中英文个人诗集《心镜》。
《连接》
文/水央(美国)
云卷着云
风咬着风
波连着水
地接着天
骑在自行车上的我
独立
而不孤立
2020年7月
【今音评论】
见独立的诗歌结构组成
水央的《连接》一诗,以一段七行的结构成立于一个“独立”(详见第六行),能够把它单独成段,是以唤起和关注的意识做好人物与社会的《连接》。这时候诗歌第六行的“自行车”作为一个受重体的喻意和道具,从创作的理念和意识上,自有它的定位,有两个,一个是道具“自行车”的喻意扩展,亦指诗歌的七行;另一个是人物的态度,乃是“不孤立”。
这也是人物面对命运的态度,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自信,而这个自信是清晰的,不是盲目的,理由就在于能够在诗歌里面体现出人物对事物的辨析能力,这种能力而是高,不是低。因为人物“骑在自行车上的”高度,和行人的高度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境界区别。
同时还可以看出人物面对世界所抱有的谦卑意识,也体现在那辆“自行车上”,而不是豪车。因此,诗歌的深邃,也可以从这个地方入手去加以理解,比如,理解人物这样做的方法,而是保持了有效果的低调,这个低调和诗歌人物的谦卑意识紧紧相连,这两者之间的组合的本身,也就是诗歌人物的素养。
如果说,诗歌能够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也就体现在这个地方。比如理深,意透等,如果不用心去体验,就会把这首诗作一般化处理。这个现象在当今诗歌世界里面,简直太多。有很多好诗,和我门擦肩而过,这其中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不认识诗歌的种类和喻意,所以交叉而过,形同陌路。
另一个是自以为是,总觉得人家的诗歌写得不如自己好,便采取了排斥。如果要在诗歌中受益,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放下身段,不自以为是,就会发现这诗坛上有不少好的诗歌。因种种原因,使得我门有很多人接触不到。接触不到就会出现诗歌最后一行所提到的“孤立”,而诗歌是采取了三音节的处理法,让它变成了一个形象,出现在面前。于因此,这首诗歌立了起来。欣赏。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人,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小说《底蕴》曾获《上海文学》二等奖;长篇小说《冲出北大荒》曾获“中国知青作家杯”一等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上海浦东新区作协理事,浦东作协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浦东诗廊》杂志编委。《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著有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二十二部,合集三部。影视签约作家。现居住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