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 石 之 美 》
易 之 中
泥山有线条,但缺乏立体的线条。泥山只能成坡而不能成峰。石山有线条,也有立体感,所以石山能成峰。石山挺拔,石山峻岭,石山有峰。“横看成岭侧成峰”,那一定是石山,是山峰,而不是山坡。世界最高峰是珠穆郎玛峰。这座最高的山,全是是石头的山。中流抵柱者,一定是石柱而不是泥柱!
小池塘底下的全是泥,不但水容量少,而是水也混浊。黄河的河床越积越高,黄河的河水也混浊,因为河水含泥成份很高。“清泉石上流”。石头河床的水清彻见底。因为只有石而没有泥。石为骨,泥为肉。骨为清,泥为俗。鬼只有影而没有骨。故鬼影幢幢。仙只有骨而没有肉。故仙风道骨。
人类最早的桥梁是木桥与石桥。木桥有线条之美,却没有石桥之立体与坚固之美。木属阴,水也属阴。阴阴相斥,故木桥难敌石桥之长寿。水软属阴,石硬属阳。阴阳相配,故石桥之长寿,至今仍让人叹服。江南的小桥流水,让人美不胜收。让人诗不绝口。江南的小桥,以石拱桥为主,为美。石拱桥不但有文艺之美,还有哲理之美。石拱桥的水上之半圆与水下倒影之半圆。两个半圆合为一圆。这一圆,是“太极”之圆,这一圆,是“道兼阴阳之圆”。石拱桥的水上之半圆为阳,石拱桥的水下之半圆为阴。两个分别为阴与阳的半圆相结合,便为太极之圆。道之美,美之道。石拱桥的美,就有道之美,就有美之道。
顽石挡路。顽石为什么会挡路?石之顽,顽在安静不动,顽在静态之美。你走路,属于动。动与静,本来就势不两立。庄子曰“无为”。道家追求“静”。道家的“静”,是一种形象思维。道家的“静”,是解释为“正”。两字同音。正为不动,邪为动。何谓佛?佛者正也。佛之正,也谓不动。佛的对立面,邪也。邪也为动。佛正禅静。铁石心肠。意志坚定。如果摇摆不定,很容易走上邪路也。如果走路要想顽石不挡路,就要动静结合,把顽石化为石路。让走路成为正道。
石头!从开天辟地起,就站立在哪里。水往东流奔大海,水往东流不复还。水在走路,但顽石在淡定。水要想东去,水就必须绕过顽石。于是就出现了水要拐弯抹角。正因为石头的顽固,结果成就了黄河九曲十八弯的壮观之美。正因为石头的顽固,结果成就了壶口大瀑布的千古壮丽。成就了壶口大瀑布的奔腾咆哮,惊心动魄。
闲庭信步并不是一种形态,一种形象,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心境,一种心态。大自然中,最能体然闲庭信步文化的就是石头。不管风吹浪打,石头却依然是从容不动。不管花开花落,石头却依然是淡定从容。不管月圆月缺,石头却依然稳如泰石。石啊石啊!若然人生能学到你的皮毛,人生也就添福增寿了。
知止而后能定,石头也!定而后能静,石头也!静而后能安,石头也!安而后能与天地同存也!石头不但有文艺之美,也有哲理之美也。石头之美,是內外之美,是文化之美,是征服人心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