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子瞳(姜传春),性别:男。生于南国长于北疆,江南的水给了他灵性,北方的风教会他硬朗,天地万物皆可入诗,灵魂独舞时,夜话成行。吟游诗人,现居北京……
【囚】
文/子瞳
高悬在山顶的风
见证了脚下的一切
一条鱼的世界
只剩下头顶的蓝天
一个球型的玻璃缸
囚禁了它曾经的大海
浪花不再有潮涌
心潮不再有澎湃
只剩下天上的浮云
在倒影里跟它心心相念
曾经的自由和欢畅
都化成了梦幻的泡沫
风吹奏的经年里
囚分别不出白昼和黑夜
生无所恋的时候
天地是多余的词汇
无论它多么宽广
都被隔绝到了圈圈之外
一只鸟站在雪压的枝头
对贪嘴的猫说别踏过红线
水中捞月的事啊
你想都不要想
梦多了会被恶鬼缠身
记住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
【今音点评】
承载前行的心气
《囚》这首诗把能力所及的限度,是以人物个性的张扬思维,与其心理形成一种平衡。
作为做法,它也可以立足一个良性的益身之中,去作些如此的渡过。比如过“风”,过“鱼的世界”,过“头顶的蓝天”(参考第一段和第二段)。
这两段是诗歌设置的第一个点,第二个点设,是第三段至第九段。这给借鉴和模仿,提供了一个参考的样本,参考价值在于有为,是指理念。念在各段,理在贯穿,而情赋予在表象中,呈三位一体格局,被隐藏其中为创作功底所显。
诗歌的合情合理部分,能够被有条理的赏析出它,被人关注的理由,主要是为了愉悦。这是诗歌能够给人带来乐趣的说法。
诗歌中所流露的自得其乐,作为适应,作为生存选择,它都可以带来豁然的感觉,但它和开朗已经链接。
这首诗也存在着惑与解惑的过程和方法。诗歌在处理上,偏向于现实的做法,是担当意识的流露,同时也承载了诗歌环境所带来的负重。
诗歌创作中的能与动,对这一些的掌握多少,也就构成了诗歌的奇妙部分。认识它,是在心里,并不在于由哪个人说了算。这也算是一种对诗题《囚》的思考。欣赏。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人,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曾获《上海文学》“中国知青作家杯”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上海浦东新区作协理事,浦东作协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浦东诗廊》杂志编委。《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著有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十五部,合集三部。影视签约作家。现居住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