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素萍 60后 网名:雨竹
喜欢宁静,与文字对话,热爱生活。我撰写的文稿“当‘肿瘤君’光临我的世界”,获得全国彩丝带爱心传递“妙招生活贡献奖”;“快乐是我生命里的音符”获得上海闵行区“生命感悟”二等级;一些诗稿文稿曾刊登在(上海文艺网)(北京诗词)(上海文苑)(上海虹口报)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丰富生活。
雨中枯荷
文/雨竹
秋雨连绵
犹如蚕娘吐出的丝线
滴落水面泛起小小涟漪
雨迷弥漫荷塘
如似清颜女子披上蝉翼般的轻纱
留存夏日的幽香
几丝寒意
闻不到南飞归雁鸣叫
却飘来轻柔的筝音
纤细的身姿随着跳动音符清风中摇曳
舞动着淡成远远的一抹尘影
一池枯荷
轻柔丝竹给了枝叶情节的故事
岁月“纹路”的记忆
金黄色的莲蓬
是来年生命的希望
凄美中的风骨坚韧沉淀绽放花蕊
【今音点评】
真话真情 沉淀绽放
雨竹这首《雨中枯荷》特征在于由人物的转机意识,起到了对真话和真情的再次思考,则把重点放在了呵护生命的意志培养上。这个主要参考第三段的六行。所谓真,是指该段第一行的“一池枯荷”,真情则表现在该段第六行“凄美中的风骨坚韧沉淀绽放花蕊。”像这样的结构,目的是自己给自己信心,从而吸引更多的好的气场,来呵护“风骨”。评论以阳刚的气息来和诗歌作一次平衡,也因此诗歌的风格,在这个时候可以定位于“轻柔丝竹”。
它既在引导诗歌语言在向这方面靠拢,同时也在形式上,增加了诗歌的靓丽程度。这是诗歌向阳、向上、向明展现人物“坚韧”的形象,但它在和诗歌题目的匹配上,从认识上,已经又提高了一个层次,这个层次在第三段第四行的“金黄色的莲蓬,”这样处理的效果就在于一盘棋走活了,这也属于转境处理,主要是指人物的心境正在重塑。
同时,第三段也以多头指向,而扩展了诗歌的含义,并且突出了向远的思想和精神内涵。人物的向远意识主要表现在对第二段的面上处理,它和第三段的点上处理,主要区别是诗歌的景深发生了变化,显然,第三段是近景,而第二段是远景,这是相对而言。
在两景之间它有一个点,就是第三段第三行的“纹路”。当你读不懂它的时候,它就在诗歌里面静静地躺着,但正是那样的点,会散发出,属于人物的魅力,这也是诗歌的一个内涵,它就是“记忆”在发挥作用。这时候,诗歌的层次继续在被提高和拉升,也就是第三段第四行的“金黄色的莲蓬。”
它在和诗题对照上,主要展现的是一个结构严谨与生发的关系。同时,它也展现了人物的个人魅力,表现在从头“枯萎”至尾的“莲蓬”这一路上的过程转化的成功,就在于“绽放花蕊”,而再也不是“枯荷”。欣赏。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歌作者,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小说《底蕴》曾获《上海文学》二等奖;长篇小说《冲出北大荒》曾获“中国知青作家杯”一等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上海浦东新区作协理事,浦东作协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浦东诗廊》杂志编委。《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著有并出版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二十二部,合集三部。影视签约作家。现居住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