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小航,上海市检察官文联文学协会主任,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高级检察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工作之余,秉承“文学给我情怀、法律给我胸怀”的理念,致力于法理情相融合的文学创作,发表作品达几十万字,笔耕不辍。著有《检察官之死》、《检察官家中的小保姆》等中篇小说,并出版诗集《一米之外》和专辑《疯狂的新贵族》。
一米之外
曹小航
写意山水
隔一层秋雨
山川迷离
水泊清朗
柳树倚湖边
临近 也仅是临近
一米之外
你站在原地旋转
对面 或是背面
不用握手 比肩 对视
一朵荷
在夜的心
洁白而立
击败所有花城里的
玫瑰 蔷薇 紫藤
就那么一米
远是一米
近是一米
疏是一米
密也是一米
一个站立的姿势
就是拯救
一个巴掌里的暖
就是有声有色
无需懂得
不须置疑
【今音点评】
诗歌人物在感受中所得
曹小航的《一米之外》反映了看世界的方法。采取了用四段由远而近的距离上的层次感,用段落来显示其中分明,实质上也适用在小说和散文创作当中,能扩充章节和段落,特别是在长篇小说的创作过程中,更能够显示它的优势。这首诗结构五段二十六行,诗歌的重心置后是在第四段五行当中的“一米”,这个“一米”的置后排比,颠覆了传统当中的置前排比的用法。
所显示的是重心在这一段的五行中,也采取了置后的做法,其实是一种尾音落重的处理。像对这样的理解,由于诗歌的所指和意象的蛰伏较深,要把它看出来,悟出来,需要花点时间和利用一些积累才能做到。比如“一米”内外的关系,是一个度衡标志,也可以称它为特征。而这首诗歌的特色是严谨,比如在第一段、第二段所用的创作手法是演绎法,这是从逻辑的角度来认识的。
尤其是第二段十一行,在运用演绎法同时,其中还贯穿着视角和场景的多次转换和切换,比如第二段第四行的“你站在”和第五行的“对面”,就是属于场景切换。像这样的结构,也适合电视剧本的镜头语言描述。而人物的视角转换表现在该段的第一行的“柳树倚湖边”和第二行的“临近”。文学创作有些手法是触类旁通的,只要稍加注意运用和区分,就会同时掌握多种文学体裁的创作。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人,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曾获《上海文学》“中国知青作家杯”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上海浦东新区作协理事,浦东作协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浦东诗廊》杂志编委。《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著有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二十二部,合集三部。影视签约作家。现居住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