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徐国雷,原上海静安区检察院,喜好写诗。
闲聊
文/徐国雷
一壶清酒
在独家小院脱了帽
挂上清闲
无意馋了一树的鸟
静静的走近
绕过一些闲杂碎草
所有的生命
和我一样需要早朝
一缕云烟
知道披着阳光招摇
伦勃朗的光
一直在独自逍遥
轻风总伴细雨
会心总有一笑
奈何而过
世事其实都是闲聊。
【今音点评】
诗歌一明一暗的结构方式
国雷的《闲聊》四段十六行的特色在于清秀中略带思考。诗歌一明一暗的手法来进行其氛围布置与烘托,比如,明是指诗歌中看的见的意象,包括第一段第一行“一壶清酒”,第二段第二行的“绕过一些闲杂碎草”,第三段第三行的“伦勃朗的光”,第四段第四行“闲聊”等。
有可能诗歌的这种随意铺排,是按照诗题“闲聊”的轻松和悠闲的特征来凸显的。只不过在这里力求是想让读者看出来,这种要求也属于是诗歌人物身上的暗力。包括想法与憧憬在内。这是诗歌当中的一暗。明为可见事物,而暗为诗歌人物的心境需要。
明为实,暗为虚,虚实结合的人物神态,也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行为来传递的。同时也考虑人物的语境,不难发现其的构造则是按照第二段第三行的“生命”在结构,在围绕,在集中。集中也以领会内涵的着手,也以其暗指的轨迹,在向这个“生命靠拢”。这是感觉。
《闲聊》的结果,或许“世事”就是一个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相结果。这也是诗歌所提供给读者思考生命的一种方法。然后由方法谈到了这首诗歌人物的视野,正在朝开阔的方向发展。
这个主要体现在诗歌的第三段的四行,伦勃朗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擅长肖像、风景画等。同时,第三段的四行,以两行式的对比,来启示一个良莠在并驾齐驱时的区别,区别在于一个是“云烟”,另一个是“伦勃朗”。这也是诗歌内涵。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人,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曾获《上海文学》“中国知青作家杯”奖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上海浦东新区作协理事,浦东作协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浦东诗廊》杂志编委。《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高级顾问。著有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二十二部,合集三部。影视签约作家。现居住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