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歌嘹亮
朗诵:长明
作者:黑马建雄
不是每一次整齐的步伐
都可以排山倒海,
不是每一次利器的高调都可以
威慑觊觎者的贪婪。
大阅兵的呐喊撼天动地,
履带的滚动,
碾压出了古代、现代所有
兵器列阵的威武。
猎鹰展开一个时代的模式,
用呼啸一词一点不过,
舰、艇的乘风破浪,
用大海里游弋的尊严演绎着
海燕博弈的真情。
每一次的歌声嘹亮,
注满了悲怆的岁月,
每一次
统一的服饰
都如草原翠绿泛起的波浪。
每一次
坚强的延续
都是
无人知晓的灿烂。
妻儿老小
不舍远去的挥手、遥望,
精忠报国祝福的愿望,
每一次离别的眼泪,
都磨砺
在情感的书签上。
朋友、情人、爱人、亲情、友情
凝结出最美丽的花朵,
它会准时在
春夏秋冬季节里怒放。
铁流滚烫的声音
总是震耳欲聋,
刀枪剑戟碰撞的激情
总是从博物馆里的呻吟开始疯狂。
战争让女人走开的诺言逐步褪色,
巾帼不让须眉的
精彩战例让男人汗颜。
娇羞的容颜
被战争的残酷现实敲碎,
展现出来的英姿飒爽
被冻结成
一幅幅的浪漫风情!
军人的思想酝酿、绽放出
军魂的模样,
血液的流通铸就了信仰。
生存的根本成
斗志昂扬的一首诗,
那战无不胜的歌
成了指挥方向。
冷漠、柔肠、热情的工具
形成了民族的利器,
让侵略者怯步,
邪恶者胆颤、心惊。
冲锋号
每一次的吹响,
都是前进路上的惆怅,
新生的路途布满荆棘,
血淋淋的历史
将书写你悲愤无语。
洪峰爆发前的
一座座山,挡住了
肆意的疯狂、
冷漠、无情的洪流,
挡住了即将
家破人亡的冤、屈。
大旱期间的雨露、
从遥远的地方
传输着
凌晨时的真情。
海啸、地震、雪灾、
自然灾害中
最有力的一双手,
他(她)们
用双手
托起了人间的感动、惊喜。
保家卫国的定心丸,
是祖国繁荣昌盛的钢铁长城。
亲情、爱情、友情生生不息的希望、社会的安定、民族的希望、
世界上最威严的风景。
军人精气神
凝聚的雕塑精品,
在刀光剑影中依然靓丽,
触动天地的颤音,
即将触动舞蹈的旋律。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写进了每一枚军功章里,
那热血的微笑、血染的风采,
任何一面鲜亮的旌旗,
都承载着家庭、国家的激情。
运用娴熟的手段、技巧
能打赢任何一场正义战争的人,
他(她)们的名字叫勇士、英雄。
他(她)们的意志、
鲜红的血那是铸就的辉煌。
从此,辉煌写进军魂,
军魂从此变成了军人灵魂。
从此,军魂,就是一面
屹立不倒的军旗,旗在人在,
那是浴血沙场、前仆后继的决心。
军魂就是一个时代英雄凝聚的化身,
那是马革裹尸的豪言壮语、
那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
军魂就是军人一个时代的标杆,
那是一个时期书写成的伟岸。
那是后人不能释怀的奇迹!
从此,军魂那是一个庄严的军礼,
当有力的手庄重地举起,
凝聚的诗情画意
会让灾难忘记所有的疼。
从此,军魂,
是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和使命。
军魂,是心系人民的安危与和平。
用严寒酷暑中的军姿站成
一道道威武、大气的国门。
从此,军魂,是随时准备牺牲自己,
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
军魂,是永远
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
写成的不朽图腾。
从此,军魂,更是脱下军装,
依然战斗在
祖国四面八方的岗位精英、正能。
军魂,那是用青春镌刻的忠诚,
那是用生命书写的荣誉。
那是积淀千年、世代相传、
生生不息的报国情怀,
那是视死如归,威武不屈、
捍卫民族尊严、国家领土的完整。
2020.10.30.
《铁血与柔情的交响——论〈军歌嘹亮〉中军魂的仪式化建构与时代镜像》
•天星寨主•
《军歌嘹亮》是一首以军事精神与军人信仰为核心主题的现代诗,作者黑马建雄通过密集的意象群、排比式结构和充满张力的语言,构建了一部对军魂的宏大颂歌。
一、军魂的多维诠释。
诗歌突破了传统军旅诗的单向赞颂模式,试图从多个层面解构“军魂”的内涵:一是通过“古代、现代兵器列阵”“博物馆里的呻吟”等意象,将当代军人与历史战争记忆相勾连,强调军魂的传承性。二是诗中反复出现“妻儿老小”“情人爱人”“亲情爱情友情”,揭示军人情感世界的复杂性——既有铁血豪情,亦有柔软羁绊。三是诗歌将军人职责从战场拓展至救灾(洪峰、地震、雪灾)、维稳(社会安定)甚至日常建设(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凸显其“全天候”使命。四是尝试将“军魂”提升至信仰高度(“血液的流通铸就了信仰”),并将其与民族精神、国家象征融为一体。
二、意象的堆叠与修辞的张力。
意象密度高:从“履带碾压”到“海燕博弈”,从“军功章”到“血染的风采”,军事与自然意象交织,形成磅礴气势。
排比强化节奏:全篇大量使用“不是每一次…”“每一次…”等排比句,模拟军歌的重复性与行进感,增强朗诵效果。
矛盾修辞凸显张力:如“冷漠、柔肠、热情的工具”将武器人性化,“浪漫风情”与“战争残酷”并置,打破常规认知。
三、仪式化的篇章建构。
诗歌采用类似军阵式的高度规整结构:
一是渐进式强化:从具体场景(阅兵、离别)逐步升华至抽象精神(军魂、使命),符合颂诗由实入虚的传统。
二是段落的仪式感:后半部分连续以“从此,军魂”起句,模仿宣誓语式,形成宗教颂歌般的庄严效果。三是首尾呼应:开篇否定句(“不是每一次…”)与结尾肯定句(“军魂是…”)形成辩证对照,暗含对真正军魂的筛选与定义。
四、文化价值与时代性。
诗歌回应了当代社会对军人身份的复杂认知,既强调其牺牲奉献(“随时准备牺牲”),也肯定其作为“正能精英”的社会角色。
对“战争让女人走开”的反思和“巾帼不让须眉”的歌颂,体现性别视角的进步性。
将军人置于自然灾害救援等非战争场景,契合和平年代军队职能的转变。
《军歌嘹亮》是一首充满激情且意图宏大的作品,其价值在于对“军魂”进行全面且具有现代性的诠释。尽管在艺术表达上存在意象过度堆积、语言稍显直白等问题,但通过强烈的节奏感和多层次的主题开拓,成功塑造了当代军人的集体精神肖像。它既是对军人的礼赞,亦是对民族精神中坚韧、忠诚与牺牲品质的呼唤。(岁次乙巳七月廿日于海南金典柴门)
诗评作者简介:孙友军,字泮桥、一竹禅悟,号无知堂、永清斋、明坤庐、深善堂、天星寨。诗书画印文人画家,中国“扬州新八怪”签约画家,“青城玄墨”立论人。发表出版军政、新闻、文学、书画评论诗词等各类文字三百八十余万字。有“水墨佛竹”、“焦刻摩崖”、“寻仙不辞远(山水)”等九大系列作品获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认证。
曾任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记者,中国十大晚报之一《成都晚报》副总编辑,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兼常务副总经理,成都市政协常委、文史委员会主任,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省新文人画院院长、四川省湖州竹派研究会会长。
朗诵简介:长明 中共党员,表演艺术家、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库录入者、中国歌唱家学术会会员、中央电视台特邀嘉宾、江苏东进文工团团长。
长期从事文艺宣传和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和实践经验,集策划、导演、演绎于一身。在国内多次策划、导演大行舞台剧和影视片,将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巧妙融合并融会贯通,将各类作品表现的淋漓至尽。
黑马建雄简介:网络资深时评人,原名赵志刚,四川成都人,籍贯绵阳。原【作家报】编委。
东方文学-诗刊主编,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联合报】社执行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中外散文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成都市作家协会、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原四川省诗歌学会、成都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写过近万首诗歌。500余首作品发表于国家、核心、省一级文学期刊、报刊。作品散见《诗刊》《星星》《绿风》《诗选刊》《诗歌月刊》《草堂》《鸭绿江》《凉山文学》《剑南文学》《椰城》《澳门月刊》《文化研究》《中国文艺家》《新国风》《中国诗界》《作家报》《精神文明》《北疆文艺》《扬子晚报》《西南商报》《绵阳日报》《绵阳晚报》《四川科技报》《常青藤》《香港诗人》、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网)等媒体。
2015年荣获中国网络写手百强榜64位。(时评文章);
2017年荣获中国诗歌网中国诗坛实力诗人荣誉称号;
2018年荣获九子岩诗歌大赛诗歌奖;
2020年荣获张家界第四届国际诗歌节优秀奖;
2018年作品收录《中国先锋作家诗人》《九子岩.诗歌》精品录、《新诗百年纪念典藏》《世界最美爱情诗》等国家级岀版社书籍。2019.3月份出版专著《空樽》诗集。
黑马建雄跨越过祖国六百多万公里的大好河山,心胸开阔、阅历丰富。原(中华网、搜狐、环球、等)资深版主、所写原创文章网络点击率近6个多亿。开办过西南区域第一家东方雄狮军事网站,影响遍及60多个国家。
微信号:heimajianxiong
投稿邮箱:527908554@qq.com
东方文学·诗刊(都市头条)简介:
东方文学·诗刊主要以朗诵诗歌、散文、短小说的平台。平台上重点收录省一级作协会员以上的作品。以专业的朗诵艺术向世界各地推广高质量的诗歌朗诵作品。
平台有著名作家、诗人:铁凝、吉狄马加、莫言、叶延滨、黄亚洲、商震、李少君、王山、峭岩、大卫、阿来、伍耀辉(彝族)、龚学敏、梁平、李自国、彭惊宇、刘向东、绿岛、李云、胡弦、舒婷、简明、雷平阳、牛放、吴传玖、喻子涵、贾平凹、李丛、马新潮、毕飞宇、田湘、安娟英、唐成茂、毕福堂、桑恒昌、张新泉、叶文福、阿紫、牧之、洪烛、夏寒、察哥兰草、安海茵、龚学明、吴琪拉达(彝族)、阿蕾(彝族)、俄尼·牧莎斯加(彝族)、胥勋和、阿苏越尔、曹纪祖、雨田、杨然、周占林、宋协龙、刘家魁、彭志强、邓太忠、刘剑、陈思同、齐冬平、石厉、彭桐、江雪涛、熊游坤、王国平、杨剑鹰、向以鲜、谭宁君、姚园(美国)、非马、林静(美国)、邓瑛(德国)、郑南川(加拿大)、陈峰(法国)、恒虹(香港)、沙浪(香港)、秀石(香港)、绿蒂等三百海内外名家诗歌、朗诵作品。
注:黑马建雄主编微信公众号:东方文学·诗刊、蜀国风诗刊、蜀国风文学、东方文学艺苑发表中国作协、省一级作协会员当代资深诗人、当代诗人诗歌朗诵作品3000余首,在国内外诗坛具备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