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难得糊涂
陈秀英出生1913年,终年80岁。祖籍大埔县三河垻。
一生卖苦力,当牛作马,挑担和搬运装卸工,她只管低头拉车,不辦政治方向。
大姐:黄喜兰,现年85岁,风采依然,美不减当年,桃李精神。
母亲一生劳碌奔波以挑脚卖苦力为生。她的担子和足迹踏遍了龙门山山水水和荒村野岭。为了生计,只要拼力维系家庭。
1945年,大姐刚13岁,身材瘦小但聪明伶俐,懂得生活困境,知道母亲家庭担子有多重,忍泪辍学,肩负拼搏。跟随母亲长途跋涉挑担卖力走荒林僻村。
年二十八,四更天。母女挑起箩筐来到杂货商号叫门代客挑食盐上地派;以二百市斤为单位,担工报酬一亿金圆券(约买33斤大米)议好价。母亲选择走崎岖峻岭小路,县城至地派86华里,路程缩短6华里。空身徒步马不停蹄来回20小时。
母亲肩挑150斤盐,女儿用马箩(小箩筐),挑50斤盐整装上路,母女俩把自已编织好草鞋穿好,带了几双备用草鞋。母亲身穿一件重叠补丁麻袋外衣(破麻包自缝制),女儿穿一件补丁压补丁蓝色破棉袄,执拾点沿途三天饭菜,母女紧紧了腰带挑担上路……
五更天,灰朦朦的旷野,一片冰霜皑皑,沿途两旁野草在风中摇曳,一串串银铃般闪棱棱冰棒在沙沙作响。
呼嘯北风,母女浑身爆拆,鲜血渗透草鞋。冰霜里,刻印了两行殷红血迹,像两支傲笑盛放的红梅……。
卜算子
风雪夜归人
漫道寒夜长,迈步清霜裂。荒野无人独往来,料峭剑、衣棱铁。 艰途双影倔,崇岭千重煞。风雨难挠归箭心,抿笑意、团圆悅。
月下笛
怀念慈母
月露高寒,母亲此夕,显魂何处,宵虫泣语,如听慈言诲谆句。儿怀心事向谁诉,掩泪眼、长天终负。惜孤花凄调,残钩潭绻,梦惊鸳侶。 无绪。心烦絮。见綦缟腾云,蔼言乩语。悲凉泪注。永离哀曲谁谱。笛声吹断天风外,恨顿足、伤心痛楚。蝶魄绕、梦魂归、来世阳间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