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这是2020年最感人的一封情书,写进了武汉人民和全中国人的心里。
一封写给武汉的情书
作者:王 越
诵读:王嘉桢
亲爱的武汉:
你好!
我是一个来自重庆的姑娘。今天刚好是我来汉的第30天。30天,整一个月,不够长,也不算短。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写此书信,向你表达心意。
2020年2月13日,也就是一个月前的今天,我在凌晨接到来汉的通知,并在当天随医疗团坐着专机抵达。第一次来见你,行色匆匆,心事重重,还顶着一头自己瞎剪的、乱糟糟的头发,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想必你也不会知道,从见到你的第一眼开始,我便对你有了好感。
那是在2月13日的下午,我随队到达天河机场,看到一些武汉人站在机场出口挥舞着国旗迎接我们。他们一边喊着欢迎的口号,一边指引着将我们送上了贴着“守护医者志愿队”标志的客车。从机场到驻地,一路上车极少,但夜晚的你仍被闪耀的万家灯火所点亮。“谁说这是一座空城,明明每盏灯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在坚守。”我对自己说。
汉的一日三餐,都是送到驻地来的定制盒饭。第一次领到丰盛早餐的我,模糊了双眼。毫无疑问,哪怕物资匮乏、人员疲惫,你依然倾尽所有,把最好的一切奉献给我们。在那一刻,我便动了心。是的,在2月14日的那天。
30天了,病人们陆续地出院了。86岁的奶奶也即将出院了。有一天中午12点,她扶着墙摇晃地走到医生办公室门口,“吃饭呀,吃饭”。护士说,奶奶刚吃过饭。奶奶又指了指我,再次说“吃饭呀,吃饭”。我懂了,她是问我吃没吃饭。
方舱医院关门大吉的消息传遍了病区,这是胜利的曙光。“他们都回家了,等我们回家,你们也回家吧,这件事情就算是过去了”,一个病人说。下班后卸下防护服,当流水冲洗着满是勒痕的脸,我任眼泪悄悄地流了一小会儿。可还是被你看到了吧,这一幕。因为那天回程的路上,有阳光一直照在我身上。
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女孩,但你却是一座辉煌的城。古往今来无数过客归人皆为你倾心,他们在此地颂扬着“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奇,感叹着“晴川历历汉阳树”的锦绣,震撼于“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气魄。
原谅我没有更好的诗句送给你,但你一定知道,在这30天里,我和我的战友们奋斗在此地,同你的人民肩并肩站在一起,誓要打赢这一场保卫你的战役。 我无法用足够的篇幅,把这30天里所有的故事都讲给你,但我在你的土地上流下的每一滴汗水和泪水,都在证明我的心。
武汉,我的江城。我爱你,有所求。
我要你在自此之后的漫长岁月里,平安,欢喜。
作者简介
王越是个重庆妹子,出生于医生世家,三代人从医,她丈夫也是医生。2017年博士毕业后,留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

王嘉桢,河南省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获得2017年中国语文朗读全国总决赛二等奖,获得2018年河南省第三届少儿故事大赛一等奖,获得2020“曹灿杯”朗诵网络展示活动{朗诵金星}奖和{最佳声音}奖。在“颂扬百年中国——全国十大朗诵家网络展评”活动中荣获“十大朗诵家”金奖(唯一获得金奖的青少年选手)。中国歌剧舞剧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朗诵9级。百余篇朗诵作品被多家网络平台采用播出。在喜马拉雅有300多首朗诵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