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欣赏作者的美篇,请点击如下链接:
https://www.meipian9.cn/360gm6dk?first_share_to=singlemessage&first_share_uid=60012567&from=singlemessage&share_depth=1&share_from=others&share_user_mpuuid=210b863703415ae60bd1771d6e8eb0be&user_id=60012567&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utm_source=singlemessage&uuid=ec2732e71ea318fc4dc5dd21667edd9f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
主办:永丰县红色文化研究会
协办:永丰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红色永丰印记]

记刘辉山奉命组建我军
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二三事
文/刘云和
图/来自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届大阅兵时,当你观看由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组成的第一方阵护旗方队浩浩荡荡穿过天安门前,拉开大阅兵帷幕的时候;当你观看这支部队昂首阔步、雄姿英发、气势如虹穿越天安门前万众瞩目的时候;当你听到这支部队在天安门前伴随着军乐声发出步履铿锵、呼声霹雳的时候;当你在无数个电视画面中,在各个重要的国际国内活动现场,观看这支部队如钢铁洪流、排山倒海、力拔山兮、气贯长虹而来的时候,你不觉得她是一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并且为之骄傲和自豪的部队吗?
就是这支队伍,用忠诚和热血铸就仪仗方队,把共和国的风采和尊严展现在五洲四海宾朋面前;就是这支队伍,用青春和汗水铸就英姿雄风,把人民军队的威武与文明定格在祖国人民心中。
然而,这支部队是什么时候组建的、由谁奉命组建的、是怎样组建的,却鲜为人知。这支部队的组建者,就是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警卫师师长刘辉山。
刘辉山(1909.12-1983.5) ,永丰县三坊乡(南坪乡)宗溪村太平仚村小组人。18岁(1927.3)加入宗溪村农民协会,19岁(1928.冬)参加罗坊农民暴动,担任永丰县白沙区苏维埃政府自卫大队区副大队长。21岁(1930.初)离开家乡参加红军,编入红四军特务营,22岁(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一方面军政卫团班长、红四军特务营班长、红一军团工兵连排长、政卫连副连长、红一军团司令部警卫排排长、警备连副连长、连长、中央警卫教导大队第一中队长、中央警备团参谋长兼警卫一营营长、中央警备团团长、中央公安警卫第二师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警卫师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警卫一师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刘辉山戍卫生涯30余年,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因受战伤和积劳成疾,病痛缠身,于1964年6月离职休养,1983年初春,他住进了北京301医院,病情无法好转,甚至要用吸痰器吸痰。5月23日晚上,突然停电,吸痰器无法工作,他一口痰没上来,一颗解放军警卫部队中的巨星悄然陨落。

1949年9月5日,中央警备团扩编成一个师,改名为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第二师(也称中央公安纵队第二师),刘辉山任师长,这个师继续在党中央和毛主席身边担负警卫任务。1950年11月25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中央公安纵队第二师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警卫师,后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警卫一师,刘辉山任师长,警卫一师的任务没变。

1952年3月,为了迎宾的需要,周恩来总理按照毛主席指示正式决定建立仪仗队,1953年6月29日,在公安部队首长的部署下,刘辉山签署命令:在警卫一团范围内挑选优秀士兵组建仪仗营,自此,仪仗队正式诞生。195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营正式改建为陆海空三军仪仗队。
那时,刘辉山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警卫师师长,他亲自挑选身体、仪表、军人素质等方面优秀的干部、战士通过严格的政审和考核组成了仪仗营,并由刘辉山提议王立堂担任营长、翟白元任教导员。
为了落实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要求,在这支部队建设初期,如何将它建设成合格的仪仗部队,刘辉山下了很大的功夫。组建仪仗队既没有训练教材,也没队列教官,虽然于1946年2月,为迎接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访问延安,党中央临时指示我军驻南泥湾某团组织了一支仪仗连,但只于3月4日迎接马歇尔到延安,用了这次就解散了。刘辉山认为,要想让这支部队体现出新中国的军人英姿,靠延安那一套训练方法是不行了,为此,刘辉山让蒋秦峰和苏振之找来苏军阅兵的电影资料和国民党礼兵资料,会同外交部礼宾司同志进行商讨,经过初步审定后,部队开始了训练。
一次,蒋秦峰、苏振之将仪仗部队训练情况向师首长汇报时,刘辉山看到部队正步走的科目后说:“这样不行,人怎么一跳一跳的,像跳舞的。”
大家都笑了起来。
苏振之说:“师长啊,他们不跳不行呀,苏联人人高腿长,他们的步幅也大,我们人矮腿短,人不跳就达不到他们的步幅。”
刘辉山说:“总之这样不行,你们再去研究一下吧。”
后来经过分析、比较、协商后,制定了新的训练计划,再由仪仗营经过刻苦训练,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刘辉山对仪仗营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到仪仗营去检查。一次,仪仗营准备迎接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外宾,刘辉山来到仪仗营检查准备情况,礼宾队列队完毕,他看了看队列情况后,又示意王立堂开始演习报告词。
王立堂正步走到刘辉山的面前开始报告,由于东欧国家人的名字长又绕嘴,王立堂的报告词没背下来。
王立堂又开始报第二遍,但报告词又卡住了,这下刘辉山的脸一下就变了。
王立堂看到这一情景后立即跑回原处擦了擦汗,又正步走向刘辉山开始报第三遍报告词。这一次王立堂因紧张还结巴上了,这下可把刘辉山气坏了,他学着王立堂的结巴,开始骂了起来,这下把仪仗营的战士也给逗笑了。
刘辉山见这情景,大家也练不下去了,就转身上车走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成立初所穿服装,来源于普通的军服。图为组建之初的仪仗队(营)49式着装。
这件事还没完,有一次在机场,刘辉山看见王立堂在正式仪式上报告词又卡住了,他虽然着急,但没有再说什么,对站在身边的公安警卫师参谋长古远兴说:“老古,这样不行,去找他们讲一讲吧。”古远兴知道“他们”是指外交部礼宾司,因为礼仪任务的要求都是外交部礼宾司提出来的,由仪仗营负责实施,所以,礼仪工作出现了问题就要向他们汇报寻求解决。
古远兴等外宾走后,来到礼宾司长的身边。这个司长曾在国民党政府当过礼宾官员,他对礼宾工作非常有经验,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把他调来当礼宾司长。古远兴对他说:“司长同志,这个报告词又长又绕嘴,他们背不下来。”
司长说:“怎么背不下来?蒋介石的卫队都背得下来,为什么你们就背不下来!”

1952年10月1日,朱德总司令检阅仪仗队
古远兴听到司长这么讲,火一下就起来了,争论道:“我们怎么能同蒋介石的卫队相比呢,他们都是士官学校毕业的士官生,我们的人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土包子’,怎么能同他们比呢?”就这样两个人争吵了起来。
刘辉山看到他们争起来,就大声说:“老古啊,你不要同他吵啦,去找总理吧!”
来到总理身边,古远兴说:“总理呀,这个报告词又长又绕嘴,他们背不下来。”
总理说:“名字长,不好背。”
总理想了想后,又说:“这样吧,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就称职务加同志;西方国家的领导人,就称职务加阁下或先生;帝制国家,就称封号加陛下或殿下。你们看这样行不行。”
古远兴听后高兴地说:“这样行,这样行,这样就简单多了,这下问题就解决了。”
刘辉山在一旁也点着头表示同意。总理这边定下来后,还要同外交部礼宾司协调,所以刘辉山特别嘱咐古远兴:“你要同他们好好协调,不要再吵了。”
古远兴答道:“哎呀,还吵什么,总理提的方案他们还能讲什么。”从此王立堂和刘玉明他们的报告词里就不再有外宾的名字了。

1959年9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陪同赫鲁晓夫检阅三军仪仗队。
1968年国庆节晚上,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登上天安城楼入座后,周恩来总理找来古远兴,拉着他的手说:“你跟我来。”
周总理把古远兴拉到毛主席和林彪身边对他们说:“这就是古远兴同志。”
毛主席右手握着古远兴的手问道:“你就是古远兴?”其实,毛主席早就认识古远兴。
毛主席把古远兴介绍给林彪后,指着天安门城楼前警卫一师仪仗标兵部队,向古远兴问道:“这是你的部队?”
古远兴回答说:“是。”
毛主席又问:“刘辉山在哪里呢?”
古远兴答道:“他在卫戍区当副司令员,他身体不好,有肺气肿、青光眼,眼睛已经做了手术,在家已经休息几年了。”
毛主席说:“问他好。”
古远兴答道:“好,我一定转达到。”
可以看得出,毛主席知道眼前的这支警卫部队就是从延安中央警备团发展起来的部队。而当年的中央警备团团长便是刘辉山,正值毛主席转战陕北时期,中央警备团担负保卫党中央领导核心的艰巨任务,负有重大责任,刘辉山更负有第一位责任。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在转战陕北的一年多时间里,刘辉山与胡宗南的几十万部队周旋于山沟里,指挥中央警备团进行几十次战斗,处处充满惊险,往往能化险为夷,保证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安全,机智灵活地完成了警卫任务。

1972年2月21日,周恩来总理陪同美国总统尼克松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尼克松总统在他的回忆录里称赞中国三军仪仗队是世界上最出色的仪仗队。

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检阅中国仪仗大队(1986年1月,经总部批准,仪仗队改称仪仗大队)。伊丽莎白二世曾称赞中国仪仗大队举世无双。
刘辉山为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不断探索,打造了一支对党忠诚、军旅标兵、世界一流、人民赞誉、民族骄傲的最美中国仪仗兵,为这支部队的建立洒下了年轻炽热的鲜血和汗水,完成了一次次崇高而艰巨的迎宾任务,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圆满答卷。
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巍巍阵容,百炼成钢,其一场场精彩亮相,其一次次完美表现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逐步成为享誉世界的仪仗劲旅,其表现令世界惊艳,成了国之象征,军之荣耀的“军旅标兵”,成了展示国家形象和军队形象的窗口,为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注入了积极的正能量。
参考资料:
1.《戍卫一生》,刘辉山、古远兴著述,刘新民、古伍延、古永江整理,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2.《红土英杰》,刘云和、肖晓松著,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4年5月12日,我军首批三军女子仪仗兵亮相外交礼仪,接受中外领导人检阅。

2019年国庆阅兵,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方队阵容。
[今日永丰新貌]

永丰县城市民广场2020年“欢度国庆”主题花坛
作者简介
刘云和,男,汉族,江西永丰县人,大学文化,农工党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永丰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著有《红土英杰》(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等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