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小镇聚文友
五绝两首
2020年10月12日
文/叶建华


一
好友远方来,
祥云亦乐怀。
玉杯盛美酒,
文海放诗排。

二
青春梦所为,
晚景亦成诗。
香砚汗磨墨,
书山果压枝。

金秋是丰收的季节
我今天很高兴在顺义祥云小镇迎来了北京市写作学会副会长兼石景山写作部部长、影视剧创作组组长赵连文、副秘书长杨俊巧、张学智、许芝祥、理事郑元德一行。他们由西而东、穿越京城,驱车近两个小时,为的是来看望我,同时送来张学智、郭福家、郑元德、许芝祥、郭占起、李福禄6位书画家参加由国际中国书画家交流促进会、中国国艺人民书画院、吴东魁艺术馆主办的张玉蓉女士任执行主任兼秘书长、我任常务副主任之一的《军民同心 中国必胜一一庆祝抗疫胜利全国名家书画联展》参展作品。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对赵连文先生一行的到来,我非常高兴,不仅为每位文友量身定制了一幅书法作品,而且提前一天到我们家附近以世界著名诗人普希金命名的有着100多年历史的“普希金文学餐厅”祥云小镇店订餐。希望这次相聚成为文友之聚、墨香之聚、文雅之聚、赏秋之聚、难忘之聚。
上午十一时许,连文会长一行如期而至,店长王燕芳女士笑容可掬、举止优雅地出门迎接,将客人请进雅座。老朋新友在昔日的苞米地,今天的现代化小镇相聚十分高兴,脸上绽放的笑容和室外的阳光一样灿烂。
我拿出了用信件袋装的书法作品,让文友们打开,各自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幅书法作品。连文会长找到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杨俊巧(红豆杨)找到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张学智找到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许芝祥找到了“祥云瑞气”,郑元德找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徐秀菊找到了“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大家收到我赠送的礼品开心点赞,连声感谢。我说大家专程远道赶来,以书法作品来表达我的一点心意,大家开心我更开心。
朋友们不仅对地道正宗的俄罗斯西餐风味赞赏有加,而且被浓郁的俄罗斯文化氛围而陶醉。在诚真的友情与醇香的酒精作用下,催生了连文会长的豪情与激情。他端起酒杯站起身来,深有感触地说:记得上次到莫斯科餐厅吃西餐是三四十多年前的事,今天走进普希金文学餐厅有一种亲切之感。我从年轻时就非常崇拜普希金,为了购买普希金的书跑遍很多新华书店,但那个年代想买到外国的文学书籍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一次在废品店发现了一本普希金的诗集便爱不释手,当我想购买时,店老板竟然要100元,那时的100元可是一大笔钱,我却毫不犹豫掏出100元拥有了这本书,于是这本书成为我宝贵的精神食粮。其中“既不要畏惧侮辱/也不要希求桂冠/赞美和诽谤/都平心静气地宽容/也不要和愚妄的人空作争论。”等格言警诗成为鼓励激励我一生的人生修养和精神动力。因此,今天来到普希金文学餐厅让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我要激情朗诵一首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普希金的这首《纪念碑》诗。
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满头银丝的连文会长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朗诵了普希金的《纪念碑》。大家的掌声经久不息。这就是文学,有着穿越时空的生命力,犹如生命的基因影响着人的一生。这就是文人,这就是诗人对深入骨髓的文学的热爱与钟情。
著名诗人李商隐不是在秋天写下了千古名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诗句吗?李商隐前辈看见一只云鹤,便引发穿云破雾的诗情,连文会长看见普希金的画像,便激发了连排诗句。
连文会长点燃了金秋祥云小镇的诗情,也催生了我的感动,我也端起酒杯,应景应时应事即兴吟诵了以上五绝两首,以表我心,以抒我志,以达我情。
其中“玉杯盛美酒,文海放诗排”可称为对联,也应当时端起酒杯之景,赞美连文会长朗诵普希金长诗之意。
“香砚汗磨墨,书山果压枝。”自认为是得意之联。表达对参加书画展朋友生平练习书法之艰辛坚持,不是用水磨墨,而是用汗来磨墨,这里算是诗歌的夸张手法,也道出了书家一路走来的实情。天道酬勤,敢于书法参展的书家,都像秋天的硕果,压弯了枝头,让我也提前分享了书法家朋友的喜悦。
我即兴吟诵的两首五绝也得到了朋友热烈的掌声。
王燕芳店长一直关注着我们的活动,当连文会长问到,我是第几个在这里朗诵普希金诗歌的人时,燕芳店长说:您是第一个。连文会长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愉快的相聚,时光总是飞快,一不小心,时钟走过了三个多小时。
大家纷纷合影留念,让快门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让我们记住祥云小镇这次普希金文学餐厅相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