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想欣赏作者石岩磊的朗诵作品,请点击如下链接:
https://xiangbo.me/184878/classic.aspx?from=timeline
离恨无憾
文/石岩磊
摄影/石岩磊
“大观园”是为拍摄首部电视剧《红楼梦》而于1984年开始兴建的仿古园林,它再现了小说中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里面的景点众多蔚为壮观,且具有浓郁的清幽典雅之气,在喧嚣的都市里别具一格,是外地游人和当地居民难得的游玩好去处。这个公园离我家大约3公里远,一个往返正好达到自己每天步行万米的计划指标,所以又成了我最近散步的打卡地。
以前我曾多次游览过“大观园”,但都是走马观花式的瞎逛,并没有井井有条地进行观赏,许多细节便被忽略了,所有景致似是浮光掠影般在眼前一闪而过,囫囵吞枣中未留下什么深刻印记,总感到有些许遗憾,而又理不出头绪来。所以我打算近期一天只看几个景点,细细品味其中的曼妙之处,尝试在深度游里能有新的斩获,昨天首先锁定了怡红院和潇湘馆两处庭院,经过细品慢赏的确有了不同的感悟。

怡红院坐落在整个园子的西南部,是主人公贾宝玉的居所,里面无处不彰显着奢华之风与脂粉之气。院内回廊曲折蜿蜒,假山巍峨高耸,池水碧波荡漾,就连残荷也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游人宛若置身于西子湖畔的大户豪宅。堂屋门楣上面高悬着“怡红快绿”四字匾额,暗指门前的两株植物西府海棠与碧绿芭蕉,足见宝玉喜欢偎红倚翠的习性,这里也确实是小姐丫鬟们纵笑欢歌的理想场所。室内尽是精美的木制器具,桌椅鼓凳、玄关屏风全是用镂空红木打造,宝玉的寝床更是铺满绫罗绸缎,极尽华美与奢靡。但站在宽大的屋宇之中,我油然而生一种压抑感,不知是源于相形见绌的胆怯,还是来自对男子婉约的不屑。

林黛玉的居处潇湘馆毗邻着怡红院,与其仅一条甬道相隔,两者在外观上有着显著的不同之处,怡红院中规中矩,正门居中朝南,而潇湘馆的大门开在院落的西南角,并面向怡红院,从中即能看出两人思思慕慕之情,而又终不能结为连理的遗憾。潇湘馆的最大特点就是遍植修竹,房前屋后都栽种着密密匝匝的竹子,纤纤竹叶在微风中摇曳婆娑,似是在诉说着孤独与寂寞,像极了敏感的林黛玉常以泪洗面的凄楚。我刚进入院子时,还为满眼的绿意倍感清爽,可转不多久便有一丝冰寒沁入骨髓,也许是院主人的不幸遭际化作了阴冷的氛围,使人不寒而栗吧。

我不知为何中国的爱情传说大多是以悲剧收场,不管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是白蛇和许仙,抑或是牛郎同织女,没有一个是十全十美的大团圆,总是在历经波折后获得有限的幸福,或许缺憾才能让人更加神往美满,离恨更能激起人们的渴盼。曹雪芹也应该深谙此理,宝黛之恋同样沿袭这一套路,他们被作家塑造为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病态美的黛玉和柔情似水的宝玉终是有缘无分,叫无数读者扼腕叹息,曹公实在可恶!你就不能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吗?让唯美的编剧充斥人间吗?
而曹雪芹的伟大之处大概就在于他没有媚俗,没有为了迎合时局大唱赞歌,而是按照人物的本性顺其自然地铺陈故事,而是依从自己的本心水到渠成地雕琢剧情,不仅在跌宕起伏间使小说生动感人,更是在爱恨情仇里撒播着无疆大爱,他似个冷眼旁观者,只是忠实地用笔墨记录着历史。人们在唏嘘叹息中,感受到世事沧桑的无情,也领略到文学之美,恰似享受了一顿饕餮盛宴,而不是寡淡无味的“流水席”。

虽说是想尽力观察到怡红院和潇湘馆两个庭院的全部细枝末节,可我还是感到有许多地方没有留意到,遗憾总是难免,兴许有了缺憾才能激起遐想与期待。假如宝玉和黛玉可以携手共谱鸳鸯曲,那结局兴许是只能存留一处院落,不就是天大的憾事了吗?隔路相望的两个院子,虽空留有缘人不能厮守到老的遗恨,可给后人留下了对爱情的无限神往,曹雪芹功不可没呀。
2020.10.14

读石岩磊君散文《离恨无撼》
文/常原平
家近仿古“大观圆”,
景点众多蔚壮观。
浓郁清幽典雅气,
近日打卡目的地。
多次游览疏细节?
浮光掠影记忆浅。
尝试深游有斩获,
锁定怡红潇湘馆。
怡红院内“寻”宝玉?
无处奢华脂粉气。
“怡红快绿”匾高悬,
阔宅油生压抑感?
潇湘(馆)门朝怡红院,
难结连理留遗憾。
不幸遭际化阴冷,
不寒而栗沁冰寒。
爱情传说多悲剧?
似无完美大团圆。
或许遗憾神美滿?
或许离恨激渴盼?
曹公应深谙此理,
沿袭套路宝黛恋。
病美柔情终无缘,
终成眷属登天难?
(曹)雪芹伟大不媚俗,
铺陈故事本性然。
依从本心琢剧情,
领略文学享盛宴。
细节观察或存憾?
遐想期待顺其然。
不能厮守生遗恨?
神往爱情红楼展。
[强][强]

石岩磊:河北满城人,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2018年于无意间闯入了朗诵的天地,又寻到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