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想欣赏作者石岩磊的朗诵作品,请点击如下链接:
https://xiangbo.me/184838/classic.aspx?parent=688278&from=groupmessage
阿巴拉古
文/石岩磊
进入十月份,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气温也不冷不热,正适合在户外活动,我每天都要出门遛弯以保证“万步走”,最近的打卡地是二环西南角的“金中都公园”。在途中需要横过一条宽阔的马路,要么走过街天桥,要么从地道穿过去,我通常是选择天桥,而昨天决定另辟蹊径走地道,没想到其中的一幕令我震惊。
地道里宽敞明亮,里头的景物一览无余,我立马便注意到前面有些异样,走近后发现墙角码放着一堆私人用品,叠成豆腐块状的被子、褥子、枕头、毯子整齐地摞在床头柜上面,最顶端是个迷彩色的拉杆箱,旁边倚墙斜靠着两个床垫,中间还摆着一双大号布鞋。想必这是一个流浪汉的“家”了,他的东西虽然破烂不堪,但经过军事化式地打理后便显得十分精致,并且在规规矩矩中透出一丝尊严,让人肃然起敬。

我不由得猜想他该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应该是个退伍兵吧,多年的军营锤炼使其养成了刻板的生活习惯。又为何在此安营扎寨呢?或许是由于穷困潦倒而居无定所,或许是因为长期上访而身无分文。我不想去深入探求其中的根源,只是触景生情耳畔响起一首熟悉的歌曲,它出自儿时看过的一部印度电影《流浪者》,剧情早已遗忘殆尽,可它的主题曲《拉兹之歌》却印象深刻。
“到处流浪,到处流浪,命运伴我奔向远方,到处流浪,孤苦伶丁露宿街巷,我看这世界象沙漠,那四处空旷没人烟……” 主人公拉兹反复叠唱的“阿巴拉古(到处流浪)”诉说着悲戚与忧伤,叫人心生凄凉之感。我以前总觉得自己的灵魂就似个流浪汉,四处漂泊孤苦无依,也常常试图抓住一根稻草让心灵不再游荡。而近年来的写作之旅仿佛令我寻到了定海神针,在国学的海洋中畅游,时时被古人的睿智熏陶,更能与古圣先贤举杯共饮,感受他们荡气回肠般的瑰丽和魅力。

既有《诗经》携来的唯美诗句,也有老庄灌输的“大道”,还有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洒脱,更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忧国忧民,亦少不了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我的心神不再颠沛流离,因为自己寻见了固定航船的铁锚,积极乐观即能化解所有的阴霾,无论是狂风怒号,还是乌云滚滚,都不会由于阴郁而沉沦,阳光总在风雨后,一心向阳万劫不伤;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踌躇满志,都不会由于志得意满而妄自尊大,福祸相依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小心驶得万年船。
一曲《拉兹之歌》在脑海中播放完毕,我的思绪又聚焦到眼前的场景,从这位流浪汉的起居习性上便能看出他是个非常自律的人,即使落魄到露宿街头的境地,仍不忘恪守一丝不苟的笃定,他的内心绝对驻守着无比强大的因子,可以使其忘却蚊虫的叮咬,可以让他不顾别人鄙夷的目光,始终秉持着坚定信念一路向前。我无法猜想他的愿望是什么,唯有祝福其能心想事成,而望着这些规整的物品,自己反倒有种私闯民宅之感,便轻手轻脚地从旁边疾步而过。
2020.10.13

读石岩磊君散文《阿巴拉古》
文/常原平
每天遛弯万步走,
过街天桥穿马路。
昨辟蹊径穿地道,
心生震惊睹一幕?
地道墙角码私物,
流浪之“家”令
羡慕。
精心打理显精致,
肃然起敬尊严铸。
不想深入探根源?
熟悉歌曲响耳畔?
儿时曾看《流浪者》,
“拉茲之歌”印深远。
世界空旷象沙漠?
到处流浪宿街巷。
似觉灵魂无所依,
试抓稻草不游荡?
写作之旅得神针,
时被古人睿智薰。
幸与先贤同举杯,
荡气回肠魅力存。
唯美诗句携《诗经》,
悠然洒脱学陶公。
忧国忧民敬杜甫,
一蓑烟雨任平生。
不再颠波心神定,
积极乐观化霾阴。
不因得意妄尊大,
福祸相依道理真。
曲终思绪聚场景,
落魄街头守笃定。
内心强大驻因子,
秉持信念一路行。
[强][强]

石岩磊:河北满城人,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2018年于无意间闯入了朗诵的天地,又寻到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