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根留住
——《竹林村志》序
作者:萧元林
我受竹林湾村支部、村委会委托,执笔主编《竹林村志》。
首先,请允许我向从解放到改革开放这三十年里,在竹林工作过的老同志,表示我最真诚的敬意!无论你们有过什么样的失误或错误,在“通讯靠吼、交通靠走”的年代,你们听党指挥,一心为公,不辞劳苦,不畏艰辛的执着和勇气,我们永远敬佩;你们一心为民,不计得失,能上能下,能屈能伸的心胸和境界,我们永远敬佩。
村志是一村之资料库,是村史之百科全书。它能为学者研究提供依据;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为村民自治提供帮助。它能让人们铭记祖辈生活之艰难、创业之艰辛;让人们秉承勤劳节俭、敦亲睦邻、自强不息之美德;让人们充满爱乡思乡、爱我中华之豪情。《竹林村志》以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为“主线”,通过土地改革、筑路修渠、“文革”故事、计划生育、家庭联产承包、创建美丽乡村等内容反映时代特色;通过村风民俗、特产美食、方言俗语、地名传说等内容反映地域特色;通过粮茶并举、茶专业村、茶旅融合等内容反映产业特色;通过文化活动、教育卫生、民生保障等内容反映村民生产生活状态。
编纂村志,就是搜寻即将消失的村落文明。很多宝贵的村史资料只存在于老人们的记忆、世代口传以及手抄本之中。《竹林村志》编写过程中,我入户采访、发函咨询60余人;查阅了宜昌市档案馆《宜昌府志》,夷陵区档案馆《东湖县志》,夷陵区图书馆《宜昌县志初稿》、《民俗志》、《姓氏大观》以及各种文史书籍;抄录了邓村乡财政所相关档案以及乡村统计资料;参录了《邓村乡志》部分数据与文字。《竹林村志》共十四章、46万字,收集土地买(卖)契(1933)、土地房产所有证(1953)、农业合作社股票(1953)、土地房产使用证(1962)、山林土地(自留)使用证(1982)、农业(特产)税票(2004)、“三提五统”收据(2000)、“新农合”基金收据(2017)、农村土地承包合同(2014)、竹林湾村股份合作社股权证(2022)、宜昌县委组织部精简(离职)人员文件(1962)、分家契约(1960)等重要文物照片18幅,另有农(工)具等照(图)片、图表60余幅,拍摄民歌传人的音像视频12个,搜集整理方言词句760个,挖掘历史景观白云寺、历史人物东大人和张亭当等故事传说歌谣98个,内容十分丰富。本着祥近略远、雅俗共赏的原则,坚持以客观、科学、求真、求实的态度,引经据典,印证过去;广采博记,拾零整合。其中“村落概貌”、“文化活动”、“特产与美食”、“村风与民俗”等章节,详尽地展现了竹林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竹林,历史厚重,人杰地灵。“三包府,沙河县,刘南廷,开大店,吃喝拉撒行行有,裤袜鞋帽样样全”反映出明清时期新宫的朝拜盛况(外地香客经店子垭往五指山朝拜都要在新宫住宿);“五龙奉圣下白云,栎树连枝巧相生,三十六孔在左右,七十二窖两边行”反映出明洪武白云寺的热闹与繁华;“我从茶山过,茶山姐儿多,有的能讲古,有的会唱歌”反映出竹林采茶人性情的豁达与奔放;“吆姐儿吙,哦吙吔——,打起来那么,吆姐儿吙——”反映出竹林人解放后斗志昂扬的劳动场面。竹林人至今传讲着东大人的故事、陈瓦匠的故事、打抢犯的故事、杜家老屋的故事、张家爷孙的故事以及白云寺的传说、张亭当的传说、竹王的传说等等,数不胜数,它们是竹林先人勤劳、机智、勇敢、正直的象征;古茶道上,萧正富的故事、柳发顺的故事,诉说着竹林前辈生产生活的艰辛也反衬出不屈与睿智;前有竹林七贤、今有竹林三博,他们是竹林人耕读治家、尊师重道良好村风的引领者与践行者;竹林湾村荣获中共宜昌市委、市人民政府《文明村》称号(2016)、“湖北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2019),展现出竹林人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编纂村志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既要精心策划又要身体力行。为了搜集庞大的信息资料,我开辟多种渠道,调动同乡、同学、同事等各种资源,利用电话、微信、访问等多种方式,常常为厘清一个时间节点或一个事件起因而重复采访多人次。比如:为写好东皋源的故事,寻找《冤冤录》书稿、查看东皋源墓碑、访乡邻查资料,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在采访中了解到白云寺“文林郎张金湘”主持修白云寺桥的故事,而《冤冤录》中白云寺冤案里涉及“首士张金香”,首士在清朝为管理渡口的官员。两相比较,张金香与张金湘应为同一人,刨根问底的例子不胜枚举。编纂村志的过程,是一个从入迷到痴迷到忘我的过程,在一台电脑、一部手机、一支钢笔的陪伴下,虽然搜集资料千辛万苦,但文字写作却是其乐无穷。写作阶段的工作常态几乎可以用“搜肠刮肚不疏漏,旁征博引不拼凑,突然想起赶快记,废寝忘食不下楼”来描述。
《竹林村志》是我作为竹林人奉献给父老乡亲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奉献给走出家乡、远离故土的亲人们了解家乡、眷恋故乡的一份特殊的珍贵礼物。山村在改变,人员在流动。今天有了《竹林村志》,就留住了竹林的根,根在家乡永远都在。

作者简介:萧元林,湖北宜昌人,中学高级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等刊物发表教学论文36篇,主编《竹林村志》,在作家美文、今日头条、都市头条等平台发表诗歌《竹林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