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无可束
文/石岩磊
图/来自网络
《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古人大多不理发,成年男女全要束发,再用簪子挽住。我十分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古代,原因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原本乌黑油亮的浓发逐渐变得花白,现在更令人目不忍睹,已到了杜甫所谓的“浑欲不胜簪”的境地。但我一直感觉自己还很年轻,在自我简介中始终留有一段话:“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
这种年龄在心理和面相上的反差不仅影响着自己的言行,比如特别不愿意听到小孩子喊我“爷爷”,而且也将类似的意识流露到了笔端,昨天就有网友留言说:“您给人的印象完全不似个退休之人,反而像是情感丰富的小伙子。”我对他的评论特别受用,实际上自己也的确有多愁善感的一面,会为受伤的小动物垂泪,愿意沉溺于温馨的二人世界里,喜欢“拈花惹草”的小情趣等等,如此也使得自己有些另类。
“雨天乐”便是突出的表现,每逢下雨之时,别人都忙不迭地往家赶,而我反倒急着要出门,呼吸着湿润洁净的空气,仿佛是在给肺泡做着全身SPA,更可喜的是沐浴在雨中的花草显得格外清新脱俗,挂满水珠的花瓣恰似戴上了璀璨夺目的桂冠,宛若刚刚出浴的贵妃般楚楚动人。与其说我在欣赏美艳的花枝,不如讲我是在享受曼妙的光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么的富有诗情画意,时光煮雨不伤悲,它更浸润了我的肺腑,也丰盈了笔墨。
另外一个显著的特征便是弱于社交,在人情世故上我几乎是个白痴,实际上自己并不是不懂礼尚往来的道理,只是不愿花费太多的精力在有来有往的交往中,也就导致除了几个好友外自己的交际范围很小,但最大的好处便是多了大把的闲暇时间。可以悠哉游哉地逛菜市场,可以每天坚持万步走,可以晚上九点半就寝,而手机成了我与外界交流的主要窗口,通过它能纵览天下奇闻大事,能随时把握民生热点,能畅游古典诗词,也能够和网友轻松互动,网络让我永葆青春,自己即可年年十八岁了。

我特别享受这种年轻心态,不仅在运动中充满活力,在行文间与时代同频共振,而且内心始终柔软如处子,我从来没有为自己的泪点低感到羞愧。在八宝山为逝去的战友悲伤地落泪,但我感受到的是友情的可贵与岁月的静美,在天津外环埋葬夭折的宠物时,我也会怆然泪下,可体会到的是大爱无疆的辽阔。“感时花溅泪”不是花感人,而是人在“朱颜辞镜花辞树”的无奈里心灵发生的震颤,生命便在感动中多了温情,严冬不再冰寒,人间不再冷漠。
我也从来没有为做过的傻事后悔过,正是因为有了童心,就会做出诸多幼稚之举,不会皮笑肉不笑的逢迎,不会与人讨价还价,不会苦心孤诣地去卖好,多的是唐吉诃德式的荒诞不经,多的是阿Q般的精神胜利法,多的是苏轼那样的“不合时宜”,但一切的离经叛道都没影响到自己的穷开心。“条条大道通罗马”说明人们没必要全挤在一起赶路,在泥泞中另辟蹊径,虽然会被人耻笑指指点点,可只要自己不觉得难受,那又有何妨!地可老,发可少,唯有心年轻足矣。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过愁滋味,我倒很少言愁,因为不会再与事较劲,不会再和人斗心眼,更多是同自己的内心对话、与岁月攀谈,在反思中体味生命的韵味,寻觅自然的神韵,眼光更多的是驻足在天地之间的大美上。或许头顶上日渐稀疏的发量,更能让大脑灵敏地感知气温的细微变化,能令思维更好地与大自然的变迁同步吧,我也就不再计较是否还能束发的尴尬了。
2020.10.2

读石岩磊君散文《发无可束》
文/常原平
图/来自网络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孝之初?
而今“浑欲不胜簪”,
乌黑浓发渐稀疏。
自我简介心态展,
时至天命心少年。
滿眼童趣怀憧憬,
无忧无虑心坦然。
心理面相反差显,
不甘服老见笔端。
网友点赞多受用,
“另类”多愁且善感?
突出表现“雨天乐”,
下雨之时滿街欢。
时光煮雨不伤悲,
浸润肺腑情盎然。
人情世故近白痴?
不忍精力扯闲篇。
欣喜闲瑕自掌控,
与友互动葆容颜。
年年“十八”年轻态,
时代同频行文间。
内心柔软如处子,
泪点虽低不羞惭。
友情可贵岁月美,
怆然泪下生震憾。
感动生命多温情,
严冬不再觉冰寒。
不曾后悔持童心?
离经叛道穷开心。
被人耻笑又何妨?
地老发少心年轻。
很少言愁不较劲,
体味生命反思中。
大脑灵敏察细微,
束发尴尬随风吹?
[强][强]

石岩磊:河北满城人,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2018年于无意间闯入了朗诵的天地,又寻到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