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 淼之龙

从岑琦的十四行诗节式说起
万龙生
下面是诗人岑琦的百度词条。
1946年毕业于省立温州师范。1947年赴浙南游击区参加革命工作。

历任县文化馆馆长,《浙江文艺》、《东海》杂志、大型文学双月刊《江南》诗歌编辑,浙江省作协诗歌组组长。在《江南》工作时创立《东海诗群》并主编《东海诗群诗选》。194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3年出版诗选《岑琦诗集》,选入汉式十四行诗500首,长诗6首。长诗《朱自清之歌》与《雪峰之歌》入选《二十世纪中国新诗选》与《新中国五十年诗选》。
他的主要成就我以为就是汉语十四行诗的创作。可以认为他是这方面的一位重要诗人。
我收藏了《岑琦诗集》。通览其中的500首十四行诗,题材多样,诗意充溢,不欲置评,仅就其多种节式谈谈汉语十四行诗的诗节构成问题,供喜爱此体的诗友们参考。
十四行诗起源于意大利,其节式为4433,后来流传到英国,节式发展到4442,这就成为十四行诗两种最基本的组节成篇方式。当然,后来在此基础上还有所发展,如33332的“雪莱式”。当然这是仅就行式而言,而同样的行式还因韵式的不同安排,形成若干种复杂的变化。因为格律体新诗舍此因素不计,这里就免谈了。
十四行诗的汉语移植几乎与新诗同时产生,已有百年历史,其节式最初无非上述4433、4442两种为主。后来经过发展、突破,就愈益多样了。以岑琦的作品为例,他所采用的节式除常用4442、4433之外,就还有662、446、464、24242、644等新创节式。据知,骆寒超还创作过多首77式十四行诗呢。
从许霆所论述汉语十四行诗引进历史看来,还曾经存在大量的“自由的十四行诗”,即只讲每首行数为14行,而不依照其他格律因素。汉语十四行诗发展到如今,我们可以坚决地宣称这种诗“非我族类”,而将其排除在汉语十四行诗之外。同时。因为格律体新诗的“三分法”已经基本上得到学界、诗界认同,我们便同样能将其引入十四行诗范畴,从而打破仅仅是整齐式的格局,从而形成与格律体新诗格律框架内的整齐式、参差式、复合式的“三分”局面。下面简单地予以介绍:
一、整齐式14行诗:行式必须全诗统一为x言y步诗行,或局部有变化的整齐式诗行(即变言变步整齐式),而分节方式如上所言,可以根据表达需要由诗人自己选定。这样产生的变化是很多的。举我的作品为例,下面这首《初冬的公园》是7言3步、4442节式十四行诗:
银杏撒满地金叶
绿草地诱人躺卧
难得这蓝天如洗
小寒还奏起春歌
老人家敲售麻糖
点缀些洁白颜色
那种童年的滋味
瞬间便甜透心窝
这是个寻常周日
五彩鸢唱些什么
唱那个特别数字
带来这诗意生活——
四十年非凡岁月
改变了多难中国
2018-11-26凌晨
二、复合式14行诗采用比较普遍。仍举拙作为例:
读云松石磨滩河*诗
你在磨滩河畔行走
你在磨滩河畔闲坐
恨我不能够陪同
就再唱一支磨滩河的歌
化身为河畔的翠竹
化身为河面的微波——
不能实现的梦想
六十年光阴早如云飘过
磨滩河还这样流着
垂钓者早换了几拨
我在遥远的地方
与你的心神是如此契合
即便霜雪覆盖着头顶
心中还盛开诗的花朵
2019.1.3悠见斋
此为4442节式复合式14行诗。如果采用33332节式,前4节参差对称,后一节整齐,亦可。
三、参差式14行诗。采用较少,诗例暂缺。原因是需要4433节式的14行诗,前二节对称,后二节对称,成为双重对称式14行诗,3434或4343节式的14行诗,1、3与2、4各自对称亦可。
以上分析,足以说明14行诗在格律体新诗框架内可以产生诸多变化,出现各种不同体式,诗人的选择可能性很大。这是格律体新诗中新世纪的发展带来的成果,值得重视。
2020·7·17渝州悠见斋
【补记】昨天写毕此文后,又在书橱里觅得唐湜、岑琦、骆寒超所著《三星草·汉式十四行诗三百首》,三人各100首。唐湜是“九叶诗派”中以十四行诗著称者,生于1920年,岑琦生于1929年;三人中骆寒超生于1935年,算是“小老弟”了。骆寒超有一段苦涩经历:1957年的夏天,因为倾心于诗歌而崇仰艾青,他完成了11万字的题为《艾青论》的毕业论文。但未等答辩,艾青因众所周知的原因遭受政治冤屈,他也因此而受到牵连,年仅22岁就被戴帽分配到温州近郊的永强中学。直到22年后他才时来运转,展露才华,成为知名诗歌理论家、诗人,浙江大学教授。
在此书中,我不仅又发现了86、554、23432三种十四行诗的节式,而且惊喜地看到,前文提到的骆氏77式分节的十四行诗,居然有不少恰似上下阕对称的宋词,正好可以补为参差式十四行诗的例诗。且录《玫瑰花雨——呈歌德》以见其貌。这是一首学者型诗人的作品,别开生面,值得欣赏:
你唱吧,莱茵河里水微澜
落霞孤鹜的冥思者
灵魂在浪漫
啊,庞贝纵马,雅典探源
玫瑰花雨的火焰中
梦与幻
玛甘泪*引你上天汉
且想起,云岚桥花月旅程
秋水长天的浪游者
生命在浮沉
啊,迷娘**多情,南国芬芳
吉息尔汉的木屋里
诗与真***
宇宙律送你去安身
*歌德诗剧《浮士德》中,第一部分主要写浮士德和玛甘泪发生恋情,玛甘泪在舆论的谴责和失去亲人的悲痛中选择了死亡, 形成悲剧.。
**歌德歌剧中人物,所唱《迷娘曲》流传于世。
***指歌德晚年著作《歌德自传:诗与真》。
7·18晨渝州悠见斋
(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9月例会上左 万龙生 院长〉
(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9月例会 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