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有清文化时政心观]
《夺冠》一一中国女排
图/来自网络
《夺冠》上映首日票房达五千七百余万元,上映第二天票房破亿。截至9月28日,《夺冠》票房已达1.73亿元,跻身2020年影片票房总榜第9 名。
今天下午看了《夺冠》,激动之余沉思起来,《夺冠》之所以好评如潮,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抓住了一个“魂”字。女排夺冠的精神是什么?就是奋力拼搏,家国情怀,伤筋动骨,吃苦耐劳,极限训练。樟州训练基地是女排精神女排灵魂的诞生地。那墙上第一代女排队员扣出的球窝,是最好的证明,那个最深的球窝被戏称为郎平球窝并不是虚言。当第一代中国女排战胜日本女排夺冠时,成了激励中国人民拼搏进取的精神力量,我至今还记得很多校服和文化衫印着“拼搏”二字的情景。当中国女排七连冠之后,中国女排陷入了困境,郎平毅然回国执教中国女排。当中国女排陷入迷茫时,他们来到了樟州女排训练基地,去寻找失去的“魂”,她们终于重新找回了自己,找回了灵魂找回了精神的皈依。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在主攻手朱婷的精神回归,在老女排精神的感召下,四分之一决赛中,战胜了强大的被认为不可战胜的巴西女排,最后成功夺冠。

二是抓住了一个“神”字。一是比赛场景还原的神,对日本女排的决赛拍得很神似。二是对主演郎平的巩莉挑选抓住了神似,巩莉不负众望,演出了郎平的主帅气质主帅风度主帅谋略,连郎平的微驼的背影也酷似了。三是黄渤也把陈忠和演活了,女排第一代教头袁伟民也演出了大帅风度。不足之处是这两人戏份这么重,为什么一次也不提及他们的真实姓名呢?这可是女排辉煌历史上绕不过去的两位教头。袁伟民是女排七连冠的教头,陈忠和是女排再次辉煌的垫脚石,两人均是女排历史上无法绕过去的人物,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是抓住了一个“情”字。袁伟民的魔鬼训练法,看似不近人情,但表现出的是最大的家国情怀。在除夕在大年初一仍魔鬼般训练,但当走出训练馆,队员们见到父母时,情感终于得到了渲泄释放,这场景表现了袁教头的柔情。朱婷挨郎导训斥,提示她打球是为了什么?朱婷首先是朴素的为父母的情怀,然后是成为郎平的情怀,最终让朱婷明白了,是一种精神一种灵魂,是做好一个自己,如果人人都找回了自我,找回了个性,也就找到了女排这支队伍的灵魂。新女排在与巴西队的战斗中终于嗷嗷叫了,打出了活力打出了气势,一战成名。电影也写出了郎平的家国之情队友之情家庭之情。在他执教的美国队战胜陈忠和执教的中国队夺冠时,表现了郎平内心的复杂变化,这个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当年,郎平确实受到了中国女排球迷不够理性的对待,现在中国球迷已经不是这种认知了,这也反映了中国球迷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与世界融合中的成熟与稳重。在中国女排进入低谷时郎平毅然决定回国,执掌帅印,力排众议,提出四点改革举措。充分展示了郎平的全球视野,改革决心,以致才有最终的成功。那里约奥运会夺冠升国旗奏国歌时,郎平拨通陈忠和的电话,让他听到奏响国歌的声音,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的细节,写出了郎平细腻的战友情,深沉的家国情。

总之,《夺冠》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影片,从中国女排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灵魂,一种精神,一种情感,大点来说,可以感受到共和国前进的脚步!

附★★★★★
一、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代女排队员名单(她们是获得女排五连冠的成员):
主教练:袁伟民,邓若曾
队员: 孙晋芳、张蓉芳、郎平、陈亚琼、周晓兰、杨锡兰、梁艳、姜英、郑美珠、曹慧英、杨希、陈招娣、杨晓君、侯玉珠、苏惠娟、李延军、朱玲、巫丹、殷勤、林国清。
二、北京2008奥运会中国女排的参赛人名单是:
主教练:陈忠和
队员:王一梅(1号)、冯坤(2号)、杨昊(3号)、刘亚男(4号)、魏秋月(5号)、徐云丽(6号)、周苏红(7号)、赵蕊蕊(9号)、薛明(10号)、李娟(11号)、张娜(16号)、马蕴雯(17号)。

三、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12人夺冠阵容(全部上过场,为历届上场人数最全)
主教练:郎平
主攻手:2号朱婷、9号张常宁、12号惠若琪、10号刘晓彤。副攻手:1号袁心玥、17号颜妮、11号徐云丽。接应手:6号龚翔宇、3号杨方旭。二传手:7号魏秋月、16号丁霞。自由人:15号林莉。
四、中国女排2020年最新集训18人大名单:
以世界杯最强阵容集结,刁琳宇强势入围
主教练:郎平
主攻:朱婷、张常宁、李盈莹、刘晓彤、刘晏含。副攻:颜妮、袁心玥、王媛媛、杨涵玉、胡铭媛。二传:丁霞、姚迪、梅笑寒、刁琳宇。接应:龚翔宇、曾春蕾。自由人:林莉、王梦洁。
让我们向所有为中国女排创造辉煌的人们致敬!!!
(2020年9月28日)
张有清,男,汉族,江西省宜春中学高级教师。对古诗词,现代诗歌,小说散文,时政评论均有涉猎。诗歌曾入选《南吟北唱》诗集。在《中国诗歌网》《世界诗歌联合会》《华人文艺联盟》《中国现代诗歌文化传媒》《中国现代诗歌文化传媒黑龙江总社》《中国现代诗歌文化传媒山东总社》《江西一道琴棋诗书画总社》《江西云裳文学社》《江西诗声》《宜春诗词》《宜春市曲赋学会》《袁河茶话》《诗艺国际》《兰馨文轩》《蝶舞霓裳诗书画社》《诗意文韵》《诗码头古韵悠长》《都市头条杨歌文学社》《都市头条莲叶之珠文学社》等网络平台发表诗歌五百余首,被诗歌平台专业朗诵者朗诵诗歌散文政论一百余首篇,编发中短篇小说若干篇,发表时政评论九十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