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与路
雪人
陆游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这是诗人的自信和一厢情愿。广告里说:“有路必有丰田车。”这是企业家的霸气和宣传的噱头。现实往往是到得山前未必有路,有路也未必有车,有车也未必载你,载你你也未必敢坐。车与路实在是一对欢喜冤家吧。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没了路。”看来路是人走出来的,也是人走没的。人都有各自的路。路之于我,也是与车有着许多解不开的情缘!
少年时代,路于我就是求学路。
小学离家不足百米,一条土路像一条土黄的缎带,一头拴着家,一头系着学校。我就在这条带上来回奔跑。没有车,也不会骑车,更不需要车。用脚丈量家校的距离,感受道路的坑坑洼洼,熟悉路上的每一个石头,认识路边的每一棵垂柳。一路奔跑,一路欢笑!
初中离家二里地,依靠跑步,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来不及,跑得再快好像也赶不上学业增加的速度,一辆提速的自行车就成了求学路上的必需。道逢好友,来一场千米骑行大赛,乐意在其中矣!若有美女同学同行,则或高歌猛蹬,以示勇猛;或缓缓徐行,以示柔情。
青年时代,路之于我则是Plus版的求学之路。
高中学校蹲处在县城,离家较远,一辆破旧自行车已不能满足我着急回家的迫切心情,公交就理所当然的成了赶路的首选。公交毕竟是公交,只要买票,车上永远有空!前辆已经走远,下辆遥遥无期,眼前有一辆,但已经是“人才济济”,售票员大妈艰难的打开车门,操一口地道的曲阜方言,“抓紧,抓紧,再不上车,就走了”,迫于眼前形势,一咬牙,一跺脚,背起书包,挤了上去。不上车,会后悔;上了车,更后悔。大妈很自信似的说:“往后挤挤,往后挤挤,后面还有空。”说的好像她能看到似的。虽然道上车不多,但是路也不是很宽,时不时的一个大坑,考验着司机的车技,也考验着乘客的胆量、肠胃和心理。拥挤的人群再加上有人抽烟打嗝放屁,一车污浊的空气,载着努力求学的我奔向城里。现在想想,真可谓一路颠簸,一路奇迹!
大学在省城,离家很远。求学之路不再颠簸,汽车也不再拥挤。年轻的心总想离开家看看外面的天地,看看所谓的灯红酒绿,花天酒地。心中想着好男儿志在四方,于是便马不停蹄,急急忙忙地追求属于自己的远方。读书,读书,读书,有时甚至会忘记家中的爹娘,只有在累了痛了和缺钱的时候才会想起以前,想起在父母身边,想起快乐、简单和童年。
后来啊,路之于我就变成了工作结婚生子的路。
初来临邑,万事开端,有幸结识了妻子。妻不嫌我贫寒,无房无车无钱,她肯嫁我,她懂我!那一年有了孩子,带她和他回孩子姥姥家省亲,济南往返临邑的车子已经发完,只得借道陵县,中途几经倒车,疲惫至极,但妻儿曾无一句怨言。她说只要有我在,哪里都是家。忽然想起元稹的那句话“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现在,路之于我应该是回家的路!
曾经无车时不能回家,会借口说没车不方便,但现在有了车还是不能方便回家。我想,人生,四十岁以前应该是不断的往外走,走的越来越远,走的越来越稳,走的越来越高;四十岁往后应该是往家走,如何让自己更好的回家?“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不是我想要的,“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也不是我想要的,或许再回到家乡,回到父母身旁,春风里,骑一辆小车,驮着父母奔驰在乡间田野的小路上,一路颠簸,一路欢歌才是我想要的吧!
生活如海,人生似蚌。海给了我们痛苦的沙子,我们要把它化成美丽的珠子,挂在爱人的身上!海给了我们虾蟹美食,我们要把它化成成长的力量,化成坚硬的壳,抵御风浪!
人生世间,路短路长,有你为伴,我就不会孤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