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汝南,我的故乡,她素有“九州天中”的美誉,东晋以来一直是州、郡、府、县治所所在地的“悬瓠古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她是“千年古县”、“中国梁祝之乡”、“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我出生在农村,后来随父母在镇上生活,二十岁前没离开过汝南,直到上大学才算是背井离乡。每次放假来到县城,看到的事物总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即觉得亲切如常,又觉得陌生。毕业后我回到家乡工作,才慢慢体会到原来是县城在慢慢地变化,起初并不明显,到现在高楼林立的生态县城。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之配套的休闲娱乐、医疗教育、出行购物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目前,汝南县城发展日新月异、翻天覆地,建成区面积在不断扩大,规划面积达到5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新城区整体面貌大变样,西区在这短暂的几年中快速地发展了起来,城市品位得到很大提升。随着县城向西边新区发展扩大,这里成了县各局委、医疗教育集中汇聚地。周边一大批现代园林化住宅小区投入使用,市民居住环境一步步向着小康、舒适、现代化迈进。


近年来,汝南不断完善县城区的服务功能,加大建设力度,建成了龙亭运动公园、南海湿地公园、红星广场等,为广大市民创造了非常好的修闲娱乐场所,不仅使整个城市充满了活力,更是真切回应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城因水而兴,水因城而灵。汝南县委、县政府积极开展“四水同治”、“湖滨生态水域新城”行动,对总长38公里的5条城市河道进行景观化治理改造,建设了以汝河为观光风景带和生态湿地恢复区,塑造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幸福的城市新形象。汝河蜿蜒曲折,穿城而过,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汝南儿女,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福地,见证了时代变迁。


强力推进“两城两基地”建设,努力打造“天中文化旅游名城”、“湖滨生态水域新城”、“新能源产业基地”、“健康产业基地”。着力构建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城市园林绿地新格局。坚持服务企业制度、落实“两个零接触”服务要求,强化用地、融资、用工服务保障,营造了“亲商、富商、安商”的氛围,2019年服务企业工作全市排名第一,被评为全省十佳营商环境产业集聚区。


天蓝水碧、幸福宜居。汝南连续3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位居全市前列,是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目前正在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健康县城、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无废县城。先后被评为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全省农村垃圾治理达标县、全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城市是文化和感情的记忆载体,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县城发生着不可忽视的变化,她向着更绿、更美、更幸福的目标在不断蝶变。我们看到的是天蓝、城绿、水碧;看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看到的是富裕、美丽、幸福、生态城市的美丽画卷。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城市生态建设的不断发展,未来人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如今,汝南县城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变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漫步在汝南这片热土上,道路整洁宽敞,交通四通八达,无论是广场公园,大街小巷,都能深深感受到她的宜居魅力。幡然巨变的汝南县城新面貌,正极大提升着魅力之城的品质,敢为人先的汝南人正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昂首奋进。
(柏二伟 张萌)
编辑: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