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曦秋鸣
文/石岩磊
图/来自网络
凌晨醒来,但见窗外黑魆魆的一片,白天喧嚣的城市还在沉睡,只有偶尔几声蛐蛐的孤鸣悠悠地飘来,愈加衬托出夜的幽静,而我的思绪便随着这叫声铺陈开去,恍若黄山顶上的层层白雾弥漫成了无际的云海一般。
许多昆虫对温度十分敏感,比如知了喜欢在闷热的夏夜上演大合唱,原因就是因为高温令它们烦躁,一只领唱其它的便赶紧随声附和,最后演变成叫人生厌的聒噪,吵得人更加难以入眠,而当萧瑟的秋风来临时,寒蝉就吝啬地噤声了。据说,蝈蝈比知了更知冷知热,它们能感知到0.5度的气温变化,古人还利用这一原理开创了举世奇迹。
乾隆年间,大年初一皇帝上朝时,他刚迈入太和殿大门,两侧便传来成千上万只蝈蝈的齐鸣声,大有“万国来朝”的热闹景象,乾隆爷自然高兴得合不拢嘴,以为是天降祥瑞鸿运当头,岂不知这只是太监们苦心孤诣设计出的雕虫小技。原来他们事先将装在笼子里的蝈蝈藏于门内,待皇上进殿时点火烘之,笼中虫即受热开始山呼海啸般地嘶鸣。

有人还能够通过蝈蝈的这一习性推测他人的心思,马未都的父亲酷爱养这种鸣虫,常常在怀里揣上一只,寒冬腊月里清脆的虫叫声既悦耳动听又养心提神。他父亲玩牌时只要蝈蝈一叫,马未都便知道老爷子输钱了,原理就是牌运不济会使人心浮气躁血压升高导致体温骤增,灵敏的蝈蝈即会感知到这细微的变化而振翅发声。
道理虽然像窗户纸似的一捅就破,可在揭密之前总是充满魔幻色彩,而人们又大多不愿将谜底拆穿。作为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乾隆肯定见过识广,对于“万国来朝”背后的小把戏,理应心知肚明,他之所以不去挑明真相,应该是想借此彰显他的威仪罢了。而马未都从来没有向父亲明说其知道输赢的原由,只是因为不愿给失意时的老人再添堵而已。
原来,万物皆有灵,昆虫能敏锐地察觉到周围环境的转变,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而人们又通过观察了解到这一机理,并加以运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再次得到印证。作为最高级别的灵长动物,人类已超越了仅仅去感知外物变迁的阶段,跨入到不断揣测他人内心世界的高层级,在利用与被利用、欺瞒与被欺瞒的连环套中博弈,尽显各自与众不同的才智,可最终又坠入用心机编制出的蛛网里,难以自拔,自寻烦恼。

此时,窗外已东方既白,刚才稀疏的虫鸣声也归于沉寂,取而代之的是远处隐约传来的汽车轰鸣声,又迎来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普通一天。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李煜的那句词“梦里不知身是客”,大概我们都是匆匆流年中的游客,浮光掠影只不过愉悦了耳目,安抚心灵的唯有梦境,可以是虚无缥缈的幻觉,也可以是实实在在的真切,我们于亦真亦幻间一路踏歌而行,不应过于执着顽固,也不该太得过且过,在顺其自然中随遇而安吧。
2020.9.18

读石岩磊君散文《晨曦秋鸣》
文/常原平
喧嚣城市晨未醒,
蛐蛐孤鸣衬幽静。
思绪铺成随声延,
恍若云海黄山顶?
知了酷夏烦燥鸣,
萧瑟秋风啬噤声。
知冷知热蝈蝈甚?
开创奇迹智慧生。
乾隆上朝万蝈鸣,
“万国来朝”营盛景?
太监苦心雕虫计,
天降鸿运假亦真?
用此习性揣心思?
马老随知父心情。
牌运不济体温增?
蛐蛐感知翅发声。
道理似纸捅就破?
不揭谜底营气氛。
马老不忍父添堵?
彰显威仪皇帝心。
昆虫敏锐察改变,
人用机理适生存。
尽显才智为搏奕?
终坠心机织网中。
天亮虫鸣归沉寂,
浮躁利往又喧腾?
梦里不知身是客,
亦真亦幻踏歌行。
[强][强]

作者简介:岩石磊,河北满城人,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2018年于无意间闯入了朗诵的天地,又寻到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