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黑之解
文/石岩磊
人人渴望成功,希望能够干出一番事业有所成就,可如何做到,又有什么秘诀呢?民国时期的李宗吾著的《厚黑学》一书给出了答案:“古之成大事者,不外面厚心黑而已。”作者以三国人物为例进行了阐述:曹操逼天子,弑杀恩人,“宁我负人,勿人负我”,可谓心黑至极;刘备东奔西走,以哭笼人,恬不知耻,算是面厚至极;孙权杀关羽,臣服于魏,厚与黑介乎曹孟德与刘玄德之间。
李宗吾还列举了项羽、范曾、司马懿等历史人物,他们的成败莫不与厚和黑有关,我读后觉得确实言之有理。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死要面子和为别人活着,是中国人的死穴。此话不假,脸皮薄的国人多半会吃亏,因为他们拉不下脸来与人争长论短,羞于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结果便是自己的蛋糕容易被他人分割,而“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心善之人不忍看到他人的不堪,只得牺牲自身的权益维系暂时的融洽,从而被视为傻人与痴者。

所以,只有那些脸厚心黑之人才能在世上吃得开,他们敢于为了针尖大的小利与人翻脸,他们不屑于拿一分硬币施舍给乞丐,久而久之周围人都会对其心生畏惧,不敢与他们发生争执和冲突,如躲瘟疫般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好事和便宜反倒时时光顾这些人,人们便徒留“好人不得好报”的悲鸣。事实果真如此吗?人算不如天算,或许很多事是在用时间换取空间,历史的长河见证了厚黑的负面结果。
心狠手辣的曹阿瞒决不会想到,自己千辛万苦打下的基业会被司马家族摘了桃子,笼络人心的高手刘备肯定不会料到刘禅能乐不思蜀,彪悍的孙权也预测不到东吴会毁在残暴的孙子之手。千古风云人物都随着风吹雨打远去,现实生活中,脸皮厚者多贱人,他们虽然好处不失,可整日如土狗似的饥不择秽物,令人生厌避之唯恐不及;心黑者少廉耻,他们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执着,会凡事无不用其极,就恍若一柄寒光闪闪的匕首叫人心惊胆战,众人便不愿与其为伍。

由此可见,厚与黑可以当作生存之巧,偶尔为之即是做事的智慧,但假如视其为人生之本,则会沦为做人的耻辱。为了功名利禄把脸皮磨厚,将心染黑,个个寡廉鲜耻,人人利欲熏心,目的成了检验成败的唯一准绳,世间不就充满尔虞我诈、居心叵测的怪兽了吗?尘世还有何值得留恋之处?大概李宗吾成书的目的也绝不是教授人们如何沦落为面厚、心黑的妖怪,而是劝诫大家可臻于“厚而无形,黑而无色”的至高境界。
无形之厚即为无厚,无色之黑便是不黑,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通透,是遍览英雄豪杰后的大彻大悟:脸皮不厚难以成事,脸皮太厚鲜能为继,心不黑难于克艰,心过黑不可称人。厚与黑,小为可以如鱼得水,在世事沧桑间游刃有余活色生香;大为则会如狼似虎,于巧取豪夺中尽显人面兽心之丑陋,终是要自毁长城悔之晚矣。
2020.9.16

读石岩磊君散文《厚黑之解》
文/常原平
成就事业盼成功,
可有秘诀走捷径?
(李)宗吾著书给答案,
面厚心黑大事成?
曹(操)逼天子弑恩人,
刘备奔走哭笼人。
面厚之极不知耻,
孙权厚黑介其中。
历史名人多列举,
成败皆与厚黑共。
死要面子为人活?
被视痴者与傻人。
脸厚心黑何横行?
便宜光顾此类人?
人算不如天算准,
厚黑负面史见证。
(曹)阿滿难料基业毁,
刘备江山败儿孙。
千古风云随风去,
现实脸厚多贱人。
生存之巧或可为?
偶而为之智慧生。
人生之本不可取,
做人耻辱背骂名。
检验准绳唯目的?
莫让欺诈世横行?
厚而无行黑(而)无色,
至高境界当追循。
无形之厚即不厚,
无色之黑便不黑。
人情练达即文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
遍览英杰大彻悟?
把握厚黑尺度量。
小为可视魚得水,
大如虎狼悲下场。
[强][强]
石岩磊:河北满城人,年龄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满眼的童趣,满怀的憧憬,无怨无悔不知傻,无忧无虑不懂悔,在微信里觅到一处清静之所,在文字的组合中发现了一片蓝天。2018年于无意间闯入了朗诵的天地,又寻到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