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淼之龙
万龙生著《国诗吟笺·论稿》
王端诚序
渝州城储奇门内,有重报东西二楼在焉。其东楼之高层,具一雅室,气清敞亮,几净窗明,龙蛇悬壁,卷帙满橱。而推户凌空,则浩浩长江,奔来足底;幽幽南山,座对目前。是乃文士读书之佳处,骚人咏叹之妙境也!吾友衡阳万君龙生号浩然,网名诗酒自娱,饱学风雅之士者,居于其间。朝吟夕诵,击键挥毫。茗酒自适,书画自陶。由是著作等身,名满文坛。因念南山在望,起兴遐思,陶令“悠然见南山”,不异此情乎?遂以“悠见斋”名之。
初,君祖籍湘南,己丑鼎革,奉母投父于渝城任所,竟定居旧日之陪都。丙申秋,余负笈重庆一师,与君识。盖君先一年入学,时年皆“一十有五志于学”之韶龄也,同学少年,性好风雅,遂成莫逆。
余于文学,尤宗古典;君于诗歌,多好西欧。常与之杯酒共论诗文,我道魏晋盛唐,你述希腊罗马,取彼长,补己短,不亦宜乎?相互之影响,历久弥深。毕业临歧,各自西东。分手二十余年后新时期始,复重逢,相偕步入文坛,同仁办刊结社,诗文编发出版,昔日之“诗人”梦想竟已成真!余于诗词吟唱之外,更重语体新诗格律之探索与创作;君于研究写作格律体新诗之外,亦涉足诗词之创作与鉴赏。去年余有新诗集《微斋十四行》出版,今岁君之诗词创论集《国诗吟笺·论稿》行将付梓。此皆历年相互取长补短之功,六十年于兹,须发皓然,喜见其成,幸矣!
君之《国诗吟笺·论稿》编成,微信告余曰:“拙集成稿,其序非兄莫属,虚位待之矣!”余忝为知音挚友,敢不从命焉?
余观君之是书,收入历年所作与入集之律诗绝句偶间小令,选题以山水风光与赠友怀人为主,兼及朋侪唱和。用韵、平仄取诸《汉语拼音方案》而弃“平水”“正韵”,别具一格亦古今语音演变使然,无可非议。究其内涵主旨,高雅深刻;论其意境情趣,清新自然。而整体风格,可以“豪放”名之。或曰其中尚有未完全协律者,亦李易安论子瞻词“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之属,当可释然也。
卷中有《国诗论稿》一辑,收入论文数篇。对当代诗词现状之探讨及诗人诗作加以论述,其中《何其芳旧体诗词创作初探》一文,对新诗巨擘何其芳鲜为人知的旧诗创作状况、主张、成败及其心理历程加以详析,言人所未能言。而尤可贵者,在《百年诗词话沧桑》及《〈抗战诗词选〉后记》二文,对当前学术界有待深入之《民国诗词》研究课题,初探有得,弥足珍贵!
是书诗文兼备,创研同步,诗家学者,一身而兼之矣。
己庚之交,神州祸起,封城断路,万巷寂然。余扃户避疫,取君稿细读,不知人间何世矣!遂为之序。
西历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之始,华历岁次庚子,元宵后数日于微斋
自 序
不久之前,翻检箧中旧物,得手书《悠见斋诗存》二册,封面自署,时在2001年(辛巳)9月,距今16年矣。阅之,第二册封面称“续一”,其后犹存空白,知未竟也,实乃当年一时心血来潮之产物。读其 《自序》不禁为之一叹。原序写明了编此诗集的初衷,全文如下:
吾自幼好诗,对源远流长的祖国传统诗词的热爱成为生活的重要内容。然而后来成为诗人,我主要的活动范围在新诗,并自以为在现代格律诗的研究与创作中有所成就。偶作旧诗,乃属客串,有如“票友”。说来奇怪,我致力于新诗的格律建设,却不愿于旧诗的平仄下功夫,误以为那需要死记硬背。直到一两年前才知道绝、律的粘对是有规律可资遵循的。因而我的习作中也就出现了不顾平仄和基本合律的两种面貌。私下自谓,前者不以近体称之,亦不致贻笑大方吧。集中所收,未曾顾及平仄者一律保持原貌,就不再修饰了。
虽不太在意,历年所作也曾发表过一点,并就对旧体诗词做些改革以适应新的生活做过思考。一言以蔽之,即主张袭用旧律,却使用今音今韵今语。我之所作,以此为凭。无论其水准如何,总是自己彼时彼地心态心境之真实写照,对于自己,总还有些许纪念意义吧?这就是我敝帚自珍的缘由。
这些作品或系手稿,或已刊布,均散置各处,未认真收存。也就懒得麻烦,随寻随录,不再按惯例予以编排。先以手稿存之,不忙付梓。
趁甫迁新居,开始这一“工程”。平生首次拥有自己的书房,因为窗对南山,故取名“悠见斋”,而此集亦以《悠见斋诗存》名之。值诸友来贺,恰可央其题词留墨,以为纪念云尔。
衡阳万龙生浩然,辛巳九月初四日
我的处女作《小伞兵》在《星星》诗刊1957年6月号发表,距今不多不少,刚好60年。本拟整理多年劳绩,出版《格律体新诗论集》与《万龙生新世纪格律体新诗选》二书,以为纪念。谁知去岁吾家多难,先是服伺病妻,后是自己陷于病痛,委实无暇他顾,此事只好作罢。
如今距6月已近,只好决定上言二书之编选推迟,而且即便编成,出书也不知须待何时。不意发现那个“半拉子工程”,乃心生一计,何不将其续成以应景乎?于是窃喜,照计而行。
经查,《诗存》所录之作迄于本世纪之初,故其后作品当在继续收录之范围。但由于《自序》所述同样原因,亦应甚难蒐集。所幸渝州大学传统诗词研究所编有《当代巴渝诗词十五家》,2002年5月由香港天马图书公司出版,而我的作品列入第八卷,也取名《悠见斋诗存》。这部分作品可以照搬过来。
后来网络文学兴起,使“新浪”博客几乎成为我所有作品的库存,2008年以后的诗词基本上都保留下来了,《诗存》的第三部分就由此选得。而此前未曾辑录之作也在旧箧中找到若干,有的还曾发表过,便编成本书第四辑《箧中拾零》。
这样,林林总总,多年的诗词习作(词作极少)也就大体上存留下来了。本无付梓打算,纯属失彼得此也。
重读当年所写《自序》以及诸友赠诗题词,不由感慨万端!16年匆匆逝去,诸君当年正当盛年,而今皆垂垂老矣!陈立平、蒲健夫二君则已先后辞世,谨在此表示悼念之忱。书成之时,当酾酒酹之。
2017·4·21凌晨雨声中初稿
5·29诗人节前改毕
【又及】
此集编就,谁知又因为种种原因搁置下来,至今年在文昌逸龙湾避疫才又将其翻出,打算与《我的诗人梦》续编一并付印。考虑到多年来关于诗词也写过一些文章,其中有的也还是用心之作,弃之不忍,就选了几篇加入。我历来赞同诗词界有识之士仿“国画”“国剧”“国乐”将诗词称之为“国诗”,并曾在重庆市诗词学会力主将《重庆诗词》改名为《重庆国诗》,一度得到采纳,维持了好几年始被有司强行改回原名。那么何不借此机会自己来实施这一主张呢?那么就将此书改名为《国诗吟笺·论稿》吧。
这个书名拟定后,得到一些诗友的赞同,甚慰。
2020·4·2,渝州悠见斋
友人读待印稿赠诗
贺诗酒自娱先生《悠见斋诗存》出版
魏锡文
记得当年小伞兵,
今逢满地蒲公英。
斋中词赋悠悠见,
河上雎鸠款款鸣。
有酒有诗真事业,
留歌留誉好心情。
更携格律酬知己,
一卷编成壮晚晴。
題《悠見齋詩存》
熊盛元
以詩為命自清恬,
靈感來時信手拈。
一嘯嘉陵江月湧,
波光綠漾彩毫尖。
渝州萬龍生歌
向喜英
君不見渝州詩豪萬龍生,馳騁吟壇肆橫行,又不見詩豪意氣衝天表,猶自安居下半城。
下半城樓矗雲漢,綿亙南山悠然見,彭澤風標浮眼前,詩情坌湧文光燦。
仄仄平平格律嚴,清韻鏗然語喃喃,詩聲泠然傳千里,聞者景佩紉崇蘭。
獨標一枝出林藪,東方風來拂九有,為播詩聲歌鐘鳴,忍藏海卣長止酒。
嗚呼嘻!詩豪年且開八秩,兀自耽情日漱石,時揮妙手裁雲章,世人誤作天孫織。
天孫織,標玉尺,燦龍光,燿石室。
(二○二○年一月五日)
初读万公《悠见斋诗稿》有作
蓝勰安
旧章能不化甘醪?
都是当年眼里涛。
取次三瓢吾已醉,
谁堪对饮万诗豪?
2020-01-09,凌晨
龙生兄新著付梓*诗以贺之, 时赴夔州车上
陈仁德
身世沉浮殆有因,还从岁月识艰辛。
偶成佳句浑忘倦,但遇知音倍觉亲。
万象纷纭来笔下,一杯潋滟坐江滨。
晚年何事堪相慰,卷帙编成墨色新。
2015年4月10日
*当时未能按计划付梓也,仁德言此诗继续生效。
赠龙生诗翁*
靳朝济
渝州万龙生,一生为诗狂。
少年慕海涅,抑扬十四行;
中年师李杜,苦吟欲断肠;
衰年思变法,中西合其长。
胡适闻一多,白屋**何其芳,
祭起新格律,源流辨端祥。
四海结诗友,诗名播八方。
鹦鸣集同好,友声益唐唐。
网络无间隔,顷刻传四方。
龙生称主将,编作两头忙。
常开研讨会,群贤济一堂。
美酒助诗兴,越老越辉煌。
愿君多寿考,诗中日月长!
*江津籍诗人吴芳吉,号白屋诗人。
**朝济兄已于不久前去世,此为遗作矣。
悠見斋诗存读后赠龙生兄
张先锋
春误夏荒秋始香,老来亊业更宏昌。
吟踪逰迹满寰宇,诗友文朋遍四方。
半世身心为韵律,一生肝胆尽诗忙。
渝州入主新研院,夙愿终登大雅堂。
读万龙生兄诗集,回忆九十年代彭君洋笔提赠我《巴渝诗词十五家》,中有万兄清词妙句,
令我钦佩,因以七律赠之
陈志逵
曾读巴渝十五家,先生正是好年华。
君阳健笔提乡韵,万老清词若酽茶。
诗酒自娛无梦呓,功名何用有人夸。
逸龙湾里椰风驻,八秩仙翁酌紫霞。
2020·1·18文昌清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