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 淼之龙


这是我保留的2002年8月31 日《泸州日报》第3版(副刊)刊载,泸州诗坛耆宿谢守清先生遗作《茶酒烟波一脉情——宴重庆客人于泸州水上城大酒家小记》的照片。全文如下:
八月之十七日,宴西来之客人蒲君健夫、万君龙生、蔡君淑萍、陈君仁德于此酒家。延入厅堂,观赏诗画既罢,与品茗于江边柳荫下。清风徐来,江波平缓,客人顾盼爽然,嗟赏无以。蒲君击节之余,勃然以起,由此纵论天下,大有目无古今之态;万君间置谑语,语浪回旋;蔡君独微笑无言,陈君则似倾听而未信。至我诗书画院同人,以与蒲为旧交,似有备——事先洗耳来聆。纷纭而不离乱,动静都又倾情,然则当今放浪形骸,忘情物外,不是这样的么?
席设“念奴娇”雅室,读壁间诗“大江东区江阳好,俯仰苍茫万古情”(游瑞林诗友诗句)后,座上诸人如有所思,如有所悟,盖酒酣耳热,欲仰而赋诗,诗未吟成已沉浸于苍落情思,似醉而非醉了。
座上,除数人而外,均入退休之年,值蓝天在望,酒过三巡之际,回顾已逝春秋,或记坎坷,言之淡淡;或身心犹健,欲鼓余勇;或老年浮想,默契人天。这,是自然,是哲人规律,人,自当如此。
主人者,张君婉萍、罗君恢绪、戴君炜群、魏君闻声、龙君希文、蓝君启发、小孔繁勋和我。午后,靳君朝济闻讯前来,未及畅叙,约次日重聚伊美林。后二日,守清为记。
守清先生所记之事距今刚好18年,如今重读,唤醒了已经模糊的记忆,历历如昨,不禁感慨万端。尤其是谢先生本人,以及文中涉及的蓝启发、靳朝济二位诗友,确知皆已辞世,再念及英年早逝的原泸州文联主席周金章女士,以及也已仙逝的当年同到泸州的蒲健夫兄就更难免悲不自禁。如守清先生所述,他是老泸州,我们是通过他与泸州诗友结成友谊的。
其实,守清先生记载的这次船上雅集,仅仅是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许多次诗歌交流活动中的一次而已。是我永难忘怀的地方。1997年江城川渝分治之前,包括重庆在内的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中成都的最后一次活动中,靳朝济为我写下《真正的诗人是这样朗诵的》一文曾经广为传布,留下了永久的纪念。
今年6月,我曾率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同仁一行十余人,往访泸州,受到如今泸州市诗词学会会长尹杰霖、常务副会长彭传鼎先生的热情接待。我们向泸州诗友赠送了10套《东方之韵·格律体新诗集》,进行了学术交流,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这次还见到了年届米寿的老朋友戴炜群先生,这次的活动结束经他搭桥联系的。
希望通过这次的诗歌交流,续上渝泸两个一水相连的城市诗脉再一次连上,开展更多的互动,促进中华诗歌中新世纪的进一步发展。
2020·9·5渝中悠见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