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有清文化时政心观](90)
八佰!八佰!
倭寇入中华,
东北噪暮鸦。
上海又沦陷,
八佰壮无涯。
鏖战四昼夜,
血肉溅飞花。
白马挥金戈,
难敌枪炮车。
民族精魂在,
英灵护国家。
看了管虎执导的电影《八佰》,心情激动壮烈,气闷郁结,热血沸腾又仰天长叹。八佰壮士浴血奋战血染沙场,白马盔甲,英雄浩气,直贯长虹却又令人憋屈异常,悲泪横流。这是一段民族的救亡史,又是一段民族的悲壮史。

当八佰壮士按照军令突围桥头,血染征袍,战死疆场的那一刻,突围求生的战士与急盼英雄归来的民众的渴望交织在桥头的霎那,不禁令人震撼而潸然泪下。国家强大才是民族立足的根本,国防牢固才是不受外侮的基石,舍此,一切都是多余的妄语,当国难来临,最终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八佰》塑造了一批普通士兵的形象。有血有肉,性格鲜明,令人感动。端午,小湖北,小湖北他哥,陈树生,李满仓,老铁,老算盘。他们有的从怕死怕杀人逃跑,而最终变成了视死如归,共赴国难的勇士。那杀俘虏的场景,反映了人性血腥的转变,战争没有畏惧,战争没有人性,战争极端残酷,说明在国难面前,最胆小的人,也会端起枪来,射出杀人嗜血的子弹。愿世界没有仇恨没有战争,和平永存。老兵打了好多仗,却始终不识女人味,于是反复向老铁询问答案,这反映了人性的情欲本能,人性的美好,也反映了侵略者让人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本该拥有的温情与浪漫。从下水道逃跑的小湖北的哥又返回四行仓库加入了战斗,在护旗战中英勇无畏,血染沙场。陈树生身绑手榴弹,用血肉之躯首先扑向日寇,玉石俱焚,一个个战士跳下去了,以死亡消灭了企图炸毁四行仓库的敌人。抗日英烈血花扬,名留青史千古垂!

《八佰》用对比手法,通过小湖北的视觉,展示了一边是战场一边是苏州河对岸租界区歌舞升平的景象。这是中华民族的扭曲史,中华民族的耻辱史。但也写出了人们从开始的置身事外,高高挂起,到逐渐觉醒,参与其中的过程。有战地记者的无畏无惧,接通电话线的视死如归,女子闯入战阵的壮举,战争并未让女人走开,总有女中豪杰不让须眉,令人感动。租界区人们最终加入了间接战斗的行列,有的毅然拿起了枪。而刘晓庆扮演的那位赌场老板娘,也表现了生命的觉悟。苏州河对岸的人们全都仰望着那面倒下又竖起的青天白日国旗。那是一个精神的象征,是一个民族不灭的记忆。护旗牺牲的勇士们永垂不朽,为民族抗战为国难捐躯的所有中华儿女永垂不朽!值此抗战胜利七十五周年之际,向抗日战争中死难的三千万同胞致哀,向抗战老兵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八佰》以写实手法,写出了激战四天四夜后,在团长谢晋元的带领下悲壮的撤退。如果要表现战争残酷壮烈的效果,当然违背史实,八佰壮士坚守到底,一体壮烈殉国,也许更能震撼人心。但历史就是历史,弱国无外交,蒋介石想让四行仓库士兵坚持抵抗,以获得国际联盟开会在即,保持在上海存在的抗战场景,“可壮国际视听”,以获得国际联盟的支持。要求撤退下来的军队在沪西仓促摆开战场。于是88师受命留在闸北,死守上海四行仓库。但顾维均在国联奔走呼号无效,未能获得对日寇的任何警告,对国民政府的实际支持,于是蒋介石下令八佰壮士从苏州河桥上撤出。这说明国家强大国防坚固才是根本,弱军弱国是不可能在外交上取得胜利的。一旦开战,战场上得不到的,外交上同样也得不到的道理。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四行仓库英烈坚守护国的壮举却不应忘记。“忘战必危,好战必亡”,在大国博弈,战争阴霾仍存的今天,我们祈愿世界和平,人们永远生活在幸福祥和的美好之中!让战争的恶魔永离人间,让潘多拉的盒子永远不要打开!(2020年9月4日)

张有清,男,汉族,江西省宜春中学高级教师。对古诗词,现代诗歌,小说散文,时政评论均有涉猎。诗歌曾入选《南吟北唱》诗集。在《中国诗歌网》《世界诗歌联合会》《华人文艺联盟》《中国现代诗歌文化传媒》《中国现代诗歌文化传媒黑龙江总社》《中国现代诗歌文化传媒山东总社》《江西一道琴棋诗书画总社》《江西云裳文学社》《江西诗声》《宜春诗词》《宜春市曲赋学会》《袁河茶话》《诗艺国际》《兰馨文轩》《蝶舞霓裳诗书画社》《诗意文韵》《诗码头古韵悠长》《都市头条杨歌文学社》《都市头条莲叶之珠文学社》等网络平台发表诗歌五百余首,被诗歌平台专业朗诵者朗诵诗歌散文政论一百余首篇,编发中短篇小说若干篇,发表时政评论八十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