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清文化时政心观](86)
辛弃疾这首《菩萨蛮》,用极高的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辛弃疾为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身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而辛弃疾在词中所写的郁孤台,建在赣州市区北部的贺兰山顶,始建于唐代,因树木葱郁,山势孤独而得名“郁孤台”。苏东坡、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王阳明等历代名人都曾先后在这里留下诗词。其中,与郁孤台渊源最深的,要数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赣州任职时,留下这首名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了,郁孤台从此而名扬天下。
翻开历史地图,我们就会发现,燕云十六州实际上囊括了当时中国东北部与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险关要塞与天然屏障。这一地区的丧失,使本地区的长城及其要塞完全失去作用,敌人已经越过它,直接进入了中国本土,致使整个中原地带门户大开,华北大平原全部裸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从新划定的边防第一线,到当时的中国首都汴梁,即今天的河南开封,八百公里间,一马平川,没有任何一个关隘和险要之地可以阻挡骑兵大兵团的冲击。从此四百年,中国完全失去了军事上的战略主动地位。石敬瑭这个儿皇帝,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近段时间以来,面对美国穷凶极恶的科技战舆论战四独分裂战,印太南海台海军事外交战,蓬佩奥演讲铁幕剿杀战的展开,在新华网发表《重大信号,新华社对“投降论”发出严重警告》一文,以三十年来严厉语气批判“投降论”和“恐美崇美”情绪之后,人民网接过了接力棒,连续发表六篇重磅文章,批判“恐美崇美”论调,这是一个相当值得关注的重要信号。这六篇文章的题目依次是《中国人怎么爱国还需要别人来教吗》《斗争的结果会是“中方必输”吗》《中国扛不住美国的“三板斧”吗》《中国能吞下“如果”带来的苦果吗》《中国“委屈”就能“求全”吗》《真是中国高调惹的祸吗》。 为何现在官方媒体对“投降论”如此警惕呢?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是我们国家正在面临着世界第一强国美利坚对中国的全面遏制,重大考验。 其次,回顾我们的历史,在民族危机面前,来自外部力量的威胁是第二位的,内部的“投降论”才是重要的。 如果让“投降论”泛滥,后果将不堪设想。人民网系列文章把“恐美崇美”的问题,提高到“这不仅仅是大是大非问题,也是事关成败得失的问题”的高度。 第三,虽然有新华网的批驳雄文,但各种奇谈怪论并未销声匿迹,继续以“理性”的面目“顽强”的出现,把“当代义和团”的帽子扣在理性爱国的人们头上,给“中国必败论”披上理性的外衣,把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政策的起因说成是中国未执行邓小平“韬光养晦”的策略,是中国高调惹的祸,主张中国以“委屈”来“求全”。 不要小看这些声音背后所代表的力量,更不能低估这些力量在民族危机时的破坏力度。形势的复杂性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在美国部分政客基于冷战思维,对华频频发难的今天,美国对中国咄咄逼人虎视眈眈,釆用十面埋伏四方围堵策略,玩起了“十绝阵”,概括起来有: 贸易战阵、科技战阵、外交战阵、媒体舆论战阵、四独分裂战阵,印太两海军事战阵,分化瓦解中国内部战阵,人质杀心战阵,金融暗战战阵,组群围猎赶羊入套战阵。这十大战阵其特点是:以“民主自由人权公平”等为幌子,动辄制裁,“长臂管辖”,极限施压,罔顾国际道义和基本准则。美方咄咄逼人的背后,是对中国和平发展,实力此消彼长的焦虑,是鹰派当道,充斥傲慢与偏见的混乱,是内政乏力,抗疫失败,“甩锅”他国,“祸水东移”的战略冲动及选战需要所致。面对此情此景,如何破解美方的“十绝阵”呢?概括起来,就是理性冷静,以持久战思维对付美方围堵,以时间换空间,做好自己的事情,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做到有理有利有节,灵活运用,进退有据,不管美国如何摇唇鼓舌,组群拉帮,做到战略得当,战术灵活即可。
当时宋朝的文人就是满足于一派安逸祥和而吟诗填词,研墨作赋。王安石改革光复青海,甘肃却被送给了别人,皇上安心做一个大宋帝王。汉武帝操劳一生,北击匈奴,稳固汉关,打出了汉人的骨气与英勇,却被污蔑为“穷兵黩武”!大明风华里,明皇帝出关打仗总被文官辱骂,说什么劳民伤财,可是他们只知道自己过着安稳富裕的日子,却不知道边民年年被鞑靼抢掠杀戮!清朝康熙大帝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北击葛尔丹,也被讥讽为帝国的私心!文人误国,自怨自艾,失却了民族自信之力,莫甚于此!不论美国如何打压,如何发表反华演讲,拉下冷战铁幕,设下“十绝之阵”,中国终将破茧成蝶,破阵突围。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有沉浮,时代翻新枝。如辛弃疾那个年代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而不被采纳,致抑郁悲愤,将满腔爱国之情倾诉于其词之中,抒写恢复国家统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代之而起的必然是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与辉煌!(2020年8月15日)
张有清,男,汉族,江西省宜春中学高级教师。对古诗词,现代诗歌,小说散文,时政评论均有涉猎。诗歌曾入选《南吟北唱》诗集。在《中国诗歌网》《世界诗歌联合会》《华人文艺联盟》《中国现代诗歌文化传媒》《中国现代诗歌文化传媒黑龙江总社》《中国现代诗歌文化传媒山东总社》《江西一道琴棋诗书画总社》《江西云裳文学社》《江西诗声》《宜春诗词》《宜春市曲赋学会》《袁河茶话》《诗艺国际》《兰馨文轩》《蝶舞霓裳诗书画社》《诗意文韵》《诗码头古韵悠长》等网络平台发表诗歌五百余首,被诗歌平台专业朗诵者朗诵诗歌散文政论一百余首篇,编发中短篇小说若干篇,发表时政评论八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