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缘丫山游
文/方立新
图/来自网络
2018年中秋后的27日,我三哥赣州好友王医师,邀请哥、爸、姐、我、侄子及他赣州的四位女性朋友,共十人,开两部车到大余丫山游玩。
这次游玩吃、住、游的费用两万多元,吃中餐、晚餐两餐,第二天中餐,共三餐,门票十张,夜宿丫山山顶别墅,一人一房,一夜1680元,好贵,好在这次游丫山是免费的,全由王医生的好友……丫山开发区老板唐向阳,出钱我们十人旅游两天。
上午11点半,我们十人乘两辆车来到了丫山旅游区,中午吃的是丫山自养的鱼、鸡、鸭和猪肉及青菜,饭后,我们坐上山电梯直上20多米,来到山顶别墅小休。
一栋栋别墅分建在山林各处,外看是山林里的一座一层土黄泥墙房,杉皮人字型屋顶,我和姐来到一栋半围型九成山舍别墅,左边是竹编小花园,花园里种着16棵小树,还有三棵大树,右边是两株大树,九成山舍,共有四间客房。
我和姐住的别墅,是左右两间相对单人房,在别墅的右边,我住右边239单间,姐住左边229单间。进来左边是219房单人间,王医师朋友住,正对方的墙上中间,挂着一个老旧的直径约一米二的大竹编盘,这个大竹编盘的左右边,各挂一个竹条编成的斗笠,斗笠竹条里布着塑料膜,王医师和我哥就住在正面右边的209套间里。房外的别墅区过道是由木地板铺成的,过道的左右边各一单人房,过道左边房外墙上,离地一米多处,架着一条约2米长半边竹杆,用于晒衣服用,两房过道,前方是进口,后方是开敞的,从后方望去,房边的树木和远处的青翠山峦、灰色天空就在眼前,过道右边,摆着竹编一茶几和两张沙发,是给客人房外休息和欣赏远近山景树木的。
我的单间,面积约50多平方米,进门和进门对面的卫生间门,是木门,卫生间四墙全贴瓷砖,进门的右手边,是一米二宽直到房顶的大衣橱,两开式的竹编门很精致。一进卫生间,对着的是白瓷洗手盆,盆上面是一米二宽一米五高的镜子,镜子左上方吊挂长白灯,洗手盆的右边是白瓷抽水坐式马桶,马桶墙挂一小幅写意果枝框画,正对是封闭式的全玻璃洗澡间,马桶的左边是窗户,挂着从顶到下的细硬质粗丝布挂帘。
房宽约五米,长约十一米,铺着米黄色地毯,四墙贴着米黄色的墙纸,是人字型房顶。床是一米八宽两米长的大床,一人睡太大了……可睡三人,床头墙上挂着一幅小的丫山美景框画,左右垂挂着乳白色的大圆吊灯,床左边有床头柜,右边是半米宽一米二长木桌,床对面是人造石面大木桌,桌子的上方墙挂一米多长的墙式电视,电视旁墙上,从上到下镶着约一米五宽的竹编墙,竹编墙离地一米二处,镶着一个直径一米的大圆镜,大圆镜下是张一米五长木桌。
山静风灯凉。
因山风太凉,我胃寒胃痛,我就不能同去爬丫山了,目送他们九人开心前去游玩后,我才有时间细看山顶别墅周围景色和远山秀峦,看后给我的感觉是,山静树绿峦碧,风动心静禅定。
他们九人游玩丫山山顶景点后,下午6时,丫山开发区老板唐向阳宴请我们十人吃晚饭,又是丫山自养自种的环保禽肉疏菜,还有自酿客家米酒。酒席间,唐老板说,丫山经营的主要特色,是以中医和气功养生为主体,以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我们十人中,有三人比较具有养生学的本质体现,第一位是我老爸,现近90高龄,可是记性好、容貌不显老,身体很康健,精神闪烁;第二位是一个年近50的美貌女子,看她相貌如是20多岁的美女,笑容甜美,两眼发亮似碧水;第三位是个大四中医学院的女孩,看起来就以为她是初中生。饭后回到山顶别墅休息
只闻人讲话。
一觉安睡到天明,早晨起来,沿着上行块石铺成的沿山石径,来到早餐厅,在餐房的背后山坡上,看到了山养白鹇,白色长尾的是公白鹇,它的体形大过母白鹇,红脸红脚,黑头白长尾,上身白体间布小条黑毛,下身是黑毛,很是亮丽;母白鹇是棕灰色小体型,羽毛色暗不靓丽。
早餐房是个半圆型,也是杉皮顶木质房顶,房顶上吊挂着布了些许灰尘的六个红色灯笼,还有六个竹编吊灯,竹编灯罩里,是白色螺旋节能灯,土黄泥墙,前端四周堤台上是竹编矮围栏,餐房对面是同结构的小舞台,是供演出用的。
餐房左边是一丛树,右边有一栋别墅,建在山竹丛中,很是幽静。餐品桌是竹编桌,餐台四周小边是竹子编织成的,中间镶着长玻璃黑色台面,靠背椅也是暗色竹编的,
餐房右边的山坡,有一条两米多宽直上山顶的水泥路,路边的左青山顶和它右边的翠巅,两山顶叉开成为一个丫字山型,故叫丫山,这是丫山的由来。9时许,丫山两翠巅云雾飘动涌向半山,好一片烟雾迷漫的缥缈景象,就如同是我迷茫半生的人生,迷失在这迷漫的丫山中,一半迷茫一半清晰,心有感触,丫山是我的倒人字,我似丫山迷漫着,还有那山景的飘渺性,此时山和人融为一体,就如此着,我融在了这人间仙境山林间。
血流心房杏花村。
天经地义景心交。
在大龙山养生馆的禅空茶间大堂内,我们口品丫山特色环保藤婆红茶,茶水如淡色红酒,耳听四人琴歌合演,二胡(艺人)、小提琴(我哥)、手风琴(王医师)、女歌者(同游女)合奏《红梅赞》,琴声优美动听,歌声激人气昂,还有艺人独奏的古琴和长笛古曲《卷帘珠》,古曲低沉悠扬,美不可言,醉透心房,茶香歌美琴和,在这禅空茶间,我禅定顿悟,心回古时的人性清淡自然,忘了眼前的人间繁景虚象,还有令我心厌的物化人心,此时的我,心静如止水,禅心自现,近日的悲心苦情,飘出茶间,与披挂在茶间对面山顶的云雾,慢慢消散于天际里,天地人和有机融为一体,禅定悟道:道心自我,道心生德,德心生善,道德善性在我心,人生事理更清明,游山观水皆是情,心静山美天冥冥。
养生馆的去路右手边,种着一棵主体很粗,上端四叉的无叶老树,只有树枝的最顶部有少许的小青叶,这老树如老人一样,树杆上钉着一个营养输液塑料袋,正在为老树输着营养液,那老树,就似一个正在站着输液的老人,令人心有同情。
真想此处长年呆。
方立新写于2018年9月28日16时,大余丫山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