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绝•花雨
(平水韵)
文/梅湾赏雪
繁花迷诱醉,绵雨恨无休。
本就恋花秀,残红满地忧。
学习诗词杂感
文/梅湾赏雪
一、关于押韵问题
1.绝句中古绝是可以押平韵也可以押仄韵。但律绝一般押平韵。
2.近体诗(律绝、律诗)
一般押平韵。
3.词的押韵比较复杂。可以押平韵,也可以押仄韵,还可以换韵(即一首词中可以押不同的韵)具体要依不同词牌名而定。而同一词牌又有正体和变体之分,是一正体多变体。
二、关于对仗问题
从对仗本身来说,律诗的对仗要求严,词的对仗要求宽。但律诗格式一致,对仗位置固定,比较容易把握。而词调成百上千,对仗依不同词牌而变,没有固定的位置,更难把握。律诗四联中间二联(颔联、颈联)必须对仗,排律除首尾两联,中间的都要对仗。但词的对仗比较灵活,相邻两句字数相同的,有的要求对仗,有的不作要求,而且对仗形式也灵活(如普通对,扇对等)。总之,是由不同词牌而定。由于变化多掌握起来更难。另外,律诗、词没有要求对仗的句子,写成对仗当然不会错的。但难度更大了。写律诗、词本身就是带着镣铐跳舞,如果再自加枷锁的话,就可想而知了。
三、关于合律问题
有争议,谈点本人看法。
虽然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但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形式下的存在,没有形式也无所谓内容。既此,律诗、词合律押韵是基本要求,如果无律无韵,那就无近体诗和词。尤其是词,词牌名本身就是词的格式(形式),若填词不按词牌来填,只是句子和字数相同,那根本不是词,而是长短句组合的自由诗。
四、关于系统检测问题
系统只能检测是否合律合韵,有些细节是无法检测的。如律诗和词的对仗是不能检测的。因为,汉语字、词好多是多义的,词性也是变化的,要看具体语言环境而定。故这些系统是无法识别的。还有多音字也同样,即系统显示绿色的字,这些字可能合律合韵,也可能出律出韵,需要要人工判定。
关于诗词检测工具的疑惑及思考
我在习作检测中发现用词林正韵检测词。诗词吾爱与搜韵检测工具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偶有少数字检测结果有出入。
而近体诗(律诗、律绝)用平水韵检测,两个系统系统检测不同结果相对较多。有搜韵检测合律的,诗词吾爱检测为出律。故有所谓的“学院派”认为诗词吾爱比较严谨,搜韵比较随意(言下之意不准确)。我的看法正好相反。认为诗词吾爱不够全面,欠科学,搜韵相对科学。道理很简单。众所周知,词有正体和变体,律诗也有类似的情况。诗词吾爱只能检测正体律诗律绝,不能检测变体(实际是系统无法识别)。而符合拗救规律的变体律诗律绝也是合律的(拗救是古人近体诗创作的规律之一,也就是说,古人认为符合拗救规律的非正体诗是合律的)。显然,诗词吾爱是缺乏科学性的。它检测合律的当然不错,错就错在它把通过拗救合律的变体诗都认为出律,这是违背古人的创作原则和判断标准的(既然是古韵当然要以古人标准来判断)。如果按诗词吾爱工具,则古代的名家名作的有些作品会出律。因为历代名作也有按拗救规律创作的。而搜韵能识别通过拗救合律的近体诗,无疑,相对更科学。犹如,你视力差,人家视力好,但你总不能说,你看到的是正确的,人家看到的是错误的,岂不荒唐。看法不一定对。一个初学者写下心中的疑惑和思索,说这些自然是班门弄斧。但我觉得作为初学者,应该班门弄斧,敢于显丑,才能提高自己。目的是少走弯路,抛砖引玉,求教方家。
2020.08.27

作者简介:郑根权,笔名梅湾赏雪,浙江省嘉兴学院退休教师。曾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获浙江省委宣传部论文二等奖一篇,浙江省人民政府论文三等奖一篇,浙江省政教研究会论文一等奖一篇,嘉兴市委党史研究室论文二等奖一篇。诗作发表于齐鲁文学,红柳文学,北方诗刊,诗情太平洋,岭南微文学,浙江老年报,世界作家文集,今日头条,都市头条等报刊、平台,有的诗作被推荐到都市红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