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每一天活的都要有意义
文/乔盛
经常听一些朋友发哀叹,人这一辈子,就这么一回事情,活了一天算一天。意思是说,人生在世,命运掌握在老天手里,能活几日算几日,管它与己无关的事情。
的确,人活这一辈子不容易,一年三百六十天,除了吃穿住行,柴米油盐,还有许多磕磕碰碰的事情发生。要让每一天活的有光彩,有故事,有价值,也是不现实的。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不同,决定了每一个人的生活规律和工作性质也不等,再加上每一个人的性格和能力大小有别,因而取得成绩也有差异。
其实,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决定一个人每一天活的是有意义还是无意义。人的每一天,可以平平淡淡,安安静静,不声不响,也可以热热闹闹,轰轰烈烈,惊天动地……要过好每一天,使每一天过的大放光彩,当然是人生最好不过的日子了。
时光是由一天一天汇集起来的,每浪费一天,人的生命就白白消耗一天。人生活的必须精彩,虚度光阴,瞎混日子,得过且过,胸无大志,不求进取,是不可取的。
朋友,搏吧!让你的每一天过的更充实更有诗意!
.
乔盛,笔名塞风、路阳、林木,陕西省神木市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才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地方担任过副县长,供职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主管的中国经济时报社。资深编辑记者、研究员、人才学、社会学、管理学、领导学、经济学、中共党史、军史研究专家。出版专著有长篇小说《黄沙窝》、《黄黑谣》、《滚烫的岁月》、中篇小说集《西部儿女的壮歌》、散文集《黄土地上的美男俊女》、《割不断的故土柔情》、《红山丹》、《黄河长城的绝唱》、《大美河山》上下卷:《女人的西部世界》、《男人的东部王国》、诗歌集《长江军魂的丰碑》、《滚滚江河唱英雄》、《共产主义万岁》、《假如我当省委书记》、报告文学集《战争岁月》、《我的青少儿时代》、理论著作《一个记者与作家看世界》、《西部大开发》、《人才论》、《干部论》、《领导论》、《治国论》、电视剧《大漠落日圆》等文稿一千多万字。中国作家第七次、第九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代表。提出西部大开发“三个阶段论”,创立以信天游为主旋律的“诗哲性伦派文学流派”。其理论著作《治国论》、《领导论》、《干部论》、《人才论》对当代中国和世界机制格局以及发展走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长按二维码关注 衡湖诗苑 衡水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