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记:观白公馆渣滓洞感
文/徐静(湖南)
小学里,我读过叶挺将军写的《囚歌》,看过《烈火中永生》的电影,当我真正身临其境地参观了白公馆,渣滓洞时,我被英烈们对党耿耿忠心,拒绝高官厚禄,被敌人打得皮开肉绽,岿然不动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得热泪盈眶。
冒着绵绵细雨,爬着台阶,一步步来到了半山腰的白公馆,山上空气宜人,气候凉爽,房子不大,但有好几间,很潮湿,房顶尖尖的,隐蔽在茂密的树林里,远处观望,若影若现。别具一格的门口前,有一个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可以观察到四周的情况,不远处的会客厅前,也可以看到下面的磁器口,建筑错落有致,遥相呼应,这是戴笠专门为蒋介石修建的别墅,也是杨虎成将军和他的儿子,被敌人杀害的地方。
观看了白公馆,带着沉重的心情,我来到了歌乐山的渣滓洞,怀着对烈士们的敬仰,我祭拜了江姐、叶挺、许建业、小萝卜头等烈士们的雕像。然后仔细观看了,渣滓洞里里外外的一切,这里四周大山围绕,高高的了望哨,能注视着监狱里的一举一动,碉堡到处都是,高高的墙上,拉着铁丝网,外院有刑讯室和特务们住宿把守,内院二层住房,曾关押着我党许多革命先烈和英雄们,那时牢中的生活居住条件都十分艰苦,他们忍辱负重,坚持牢狱斗争。曾经打过,用在他们身上的狼牙捧、竹筷子、烙铁、皮鞭、老虎凳等等刑讯工具,都一一展示在参观者的眼前,让人毛骨悚然,恐惧不已。
如今的监狱,依然还有阴森森的感觉,许多历史痕迹向人民诉着英烈的故事,这里已成为红色教育基地,告诫人民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了重庆解放前夕,被国民党惨遭杀害的革命者,他们为了建设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为国捐驱的英雄气概,我们要永远牢记在心,永远跟着共产党,前赴后继,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永不叛党。
作者简介,徐静,退休工人,湖南省祁阳县大村甸人,中国某艺术家研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优秀作品奖,诗词散文发表在各诗刊和都市头条,曾获全国诗词创作大赛一等奖,及各种誉荣奖项,不求名利,喜爱旅游,只求在每天练习书法,写作中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