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
文/李丹

“烟雨入江南,山水如墨染”,看到这样的诗句,青禾的脑海中铺陈开来一幅画卷:青砖黛瓦,雾气氤氲,袅袅炊烟,宁静安逸的村庄,斑驳的青石板路,还有撑着油纸伞蹁跹步来的旗袍女子,美不胜收。青禾倚在老旧的书桌上,昏黄的灯光下,她浮想联翩,心驰神往。
再过几天便是她十六岁生日了,在这个花一般的年纪,别人都还在课堂上寒窗苦读,她却因家境窘迫母亲重疾在身需要照顾而不得不辍学,家里只有她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是改嫁过来的,生下她时已经四十多岁了,算是老来得女。而她的父亲,在她三岁那年因犯了事儿关进了牢里,母亲一人把她拉扯大。因过度辛劳染上病,身体每况愈下。就在前些天,母亲在地里干活时眼前发黑,几欲昏厥,幸好有人看见及时送医才捡回了一条命。青禾在学校听到消息时,疯了似的往医院跑。好在母亲终是救过来了,但是医生告诫绝对不要再干重活累活,休养为主。就在那时,青禾暗自下了决心,她婉拒了学校为她争取助学金的美意,执意辍学回家陪伴母亲。自此,家里的活儿全都落在了她稚嫩的肩头。白天她下地干活,给母亲熬药、烧水煮饭,晚上安顿好母亲后,她才能挤出点时间来看书、写字,沉淀自己。她本是个悟性极高的女子,文笔极佳,字字珠玑。班上的语文老师求贤若渴,多次上门劝返。却终是拗不过倔强的青禾姑娘。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取舍的修行,青禾告诉自己,这都是天意,怨不得谁。只要能守着母亲,便也是种圆满了。春去秋来,在青禾悉心的照料下,母亲的病稍稍有了好转,青禾也终于松了口气。她依旧向往着江南,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去她梦里的江南水乡看一看,走一走。
这天,语文老师又登门了,她给青禾带来一些日用品,和一些订阅的书报。并告诉青禾,远在千里之外的“新市”(著名的江南水乡)将要举办一场别出心裁的创意征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将被邀至新市担任文旅形象大使。老师之前从青禾的作文里得知她的江南情结,于是鼓励她把握机会,一鸣惊人。老师走后,青禾几乎雀跃到跳起来,这可是她心心念念梦寐以求的机会呢,她怎敢轻慢,一定要用尽全力才好。
接下来,因为有所期待,庸常的日子都有了色彩。青禾拼命的查资料、查字典,搜肠刮肚,写了删,删了又写,终于在一个泛着寒意的秋日清晨将稿件塞进了邮箱,一同寄走的,还有她孤注一掷的梦想。

盼星星盼月亮,满心期待又忐忑不安,等待的日子里,青禾如坐针毡,她太想圆自己的江南梦了,她甚至觉得自己就是画卷里那个身材曼妙的旗袍女子,步履生香。上天是公平的,虽然没有生在富贵人家,没能坚持读书,却让她出落得玲珑有致,亭亭玉立。村里的小伙子们常以各种理由借口来献殷勤、套近乎,青禾却不为所动。她知道自己志不在此,不想过早的画地为牢。
终于,获奖信息公布了,青禾凭着出色的文笔拔得头筹。她热泪盈眶,觉得是上天的眷顾。满心欢喜的她想象着自己撑着油纸伞,在江南潋滟的水气中徜徉的场景。母亲也为她高兴,拿出自己珍藏许久的旗袍来。

青禾似乎就要与梦想天涯咫尺了。离去新市的日子也愈来愈近,临行前的那日,她去村口的卫生所给母亲拿药,返程的路上被一辆渣土车撞倒,失去了知觉……肇事司机因为酒驾被拘,而青禾,此时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面容枯槁。因车祸导致双腿截肢的她痛不欲生,几乎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母亲日夜守候,害怕她做出傻事。面对两鬓斑白身体孱弱的老母亲,要一走了之的她又于心何忍!
月亮圆了又缺,青禾终于能回家了,她拄着双拐,看到自己写字台上已经蒙尘的“新市文旅形象大使”邀请函,和镀金的征文大赛获奖证书,心如刀绞。原本只一步之遥了,她这般美好的女子就能去赴一场心仪已久的约了,可惜,造化弄人。如今,她只好把自己的江南梦封存在了心底,不再轻易触及。

后来,青禾开始了码字赚稿费的生活,她废寝忘食马不停蹄地写,常常不能自拔。她的文笔细腻伤感,融入了自己对生活艰难跋涉的感触,打动人心。她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作家,甚至出了书,写了自传,圈粉无数。其中有一位她的头号粉丝桥,说来也巧,正是江南“新市”人。他被青禾的故事深深触动,从心底爱上了这个才情满满又命运悲惨的女子。他说服了家人,来到青禾的家乡,向她求婚。
见到青禾时,她已经带上了假肢,行走自如。一双秋水般的眼睛,笑意盈盈。如果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没有人能看出来岁月曾带给过这个坚强女孩怎样的伤害。青禾带着母亲跟着桥来到了桥的家乡“新市”。她终于见到了梦里水乡的模样,并将以此为家,尘埃落定。在自己历近劫数尝尽百味后,青禾终于圆梦了。
若干年后,青禾为女儿穿上美丽的旗袍,看她撑着油纸伞在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上嬉笑奔跑,眼角溢出芬芳来。


作者:李丹 ,安徽无为人 ,现居地合肥。唱歌好听文笔佳的二胎辣妈一枚。爱好一切愉悦身心的雅事。望有朝一日成为秀外慧中的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