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蜗 牛 (散文)
文/侬卿
几场大雨横扫了酷暑,雨后天晴,气候渐渐变得凉爽起来。一个周末的早晨,我照例到楼顶上洗衣服,抬眼向外瞭望,户外的绿色一下子湿润起来,蔚蓝的天空白云朵朵,感觉到已经是秋高气爽的气息。突然,在花盆边上一只蠕动着的蜗牛映入了我的眼帘,那么高的楼顶顶:“你这个家伙是怎样爬到那么高来的?”我好奇地拿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发在朋友圈,并配上了“小弟弟!告诉我:你什么时候开始往楼顶上爬?”的文字。很快,点赞纷至沓来,有人说“神奇的力量”、有人说“有志者事竟成!"
突然,我就想起了儿时快乐的时光。那时候,每逢雨天过后,房前屋后就有许多爬行的蜗牛,调皮的玩伴们常常是一人逮一只,找一块青石板进行蜗牛爬行比赛。当然,蜗牛爬行是盲目的,我们就靠碰触它左右的触角来改变它的爬行方向。还有的蜗牛很胆小,逮住它以后全身就都缩回到壳子里去,这个时候,我们也有办法,常常拿起蜗牛把壳口对着石头轻轻摩擦,因为摩擦引起震动,蜗牛就又露出脑袋和身子,但是也有的蜗牛死活都不愿意出来。
这时候又想起了,80年代初台湾校园著名歌手银霞《蜗牛与黄鹂鸟》的歌曲来。这是一首风靡一时流行于台湾的叙事性民歌,歌词以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的时候就背着沉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在一旁讥笑它的有趣情景,歌曲歌颂了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
之前在学校任教时,我曾经给学生以《蜗牛》为素材写了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引申出在时下竞争日渐激烈的社会里,我们要有蜗牛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有自知之明的触角,知道自己技不如人,就要学会将勤补拙。
蜗牛为什么跌跌撞撞只知道向上爬,到底爬上去要干什么?它自己估计也不会知道。据有关资料介绍:蜗牛只往上爬是生物的一种本能。一般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喜欢钻入疏松的腐殖土中栖息、产卵、调节体内湿度和吸取部分养料,具有惊人的生存能力,对冷、热、饥饿、干旱有很强的忍耐性。
我们常常把行动缓慢的人比做“蜗牛”。据了有关资料报道,蜗牛全速疾爬的最高速度为每小时8.5米,正常的话大概每小时2米。据我观察发现,蜗牛只有在雨后潮湿的环境中才开始爬行,因为它是靠体内排泄的粘液行走,晴天空气干燥,为了保持体内水分,蜗牛都是躲在壳子里面,然后等待下一个雨季。我住的顶楼20米余,这只蜗牛直线爬上来也得10个小时左右,这还不算曲里拐弯、不算晴天躲在壳里休息、更不算爬到一半突然又掉到地面。
人有人活着的精神,动物也有动物活着的精神。比如狮子的威猛、大象的沉稳、兔子的矫捷、狗的忠诚、羊的乖巧、狐狸的警觉、蛇的阴险。而蜗牛赋予我们的精神寓意却很多,甚至可以说是“蜗牛精神”是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加倍努力、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水滴石穿、孜孜不倦、永不言弃。这时候又想起了周杰伦还为这个小生灵演唱了一曲《蜗牛》,记得结尾这样唱道“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每当雨后,潮湿的路面就会爬出许多蜗牛,走路不小心脚底下就会发出“咔擦”的脆响,那便是一个小生命的终结。佛家有“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杀罩灯”的慈心善念,所以人也该爱惜蜗牛这渺小的生命,毕竟再卑微的生命也是生命、也有它的尊严,也值得尊重!正像一位哲人说的那样“所有的生命都有存在的权利”。
在此,我奉劝大家不管做一件事受到阻碍或者他人异样的眼光也要坚持,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目标,谁也不知道会怎样,只有走到最后的才会明白其中的滋味,坚持到最后就一定会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