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常州警方披露了一伙最大的“假记者团队”。 去年10月10日上午,3名央媒“记者”来到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某企业,借口有人反映污染问题,“帮助”处理舆情。 老板纳闷了:雪堰这么偏僻,企业也没有污染,大牌记者怎么会大驾光临? 雪堰派出所民警韦广帆曾在武进公安分局宣传科工作过,接触过不少媒体记者。他也感觉疑点颇多,便同其他民警一起前往企业了解情况。 工作证特别牛逼,印着“《中国零距离》栏目”,贴着照片,标着姓名、部门、职务、工号、有效期、监督电话。还有两行小字:搭载于人民网人民日报报系市场报网络版中国零距离栏目。 这个所谓的“上司”,不但是假记者,还曾因吸毒被南京江宁警方打击过。 最终,警方抓获16名团伙成员,缴获虚假证件50多本。 “假记者”张某某等人冒用司法部名义,虚构 “人民法制报社”,搭建“法制新闻网”的非法网站,从事敲诈勒索、有偿发帖、有偿删帖、制售假记者证等活动,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以报道环境污染、非法用地相要挟,多次向政府机关、企业实施敲诈,涉案金额110余万元。 今年6月9日,一名自称是记者的男子,先对河北省赞皇县院头镇口头村河道清淤项目拍照,然后对项目的负责人进行敲诈勒索。 原来,2019年11月底,马某、穆某、常某、郭某等社会闲散、有前科劣迹人员纠集在一起,并共同出资10万元加盟北京 “国际援助法治中国”(该机构为山寨团体),伪造《法治中国》工作证等公文证书印章,到石家庄各县的厂矿企业、村集体,以企业污染环境为由打举报电话,并约出企业负责人,告知对方“花钱消灾”。 该团伙利用这种方式,先后在赞皇、元氏、井陉、平山、灵寿等周边县(市)作案30余起,涉及金额50余万元。 这些“假记者”的套路基本相同:一是搜寻曝光线索,编辑加工后找到当事单位,以曝光为由索取好处费;二是瞄准一些重点企业,自称可在“权威媒体”发文,收取好处费;三是线下寻找作案目标,实施敲诈勒索。 他们之所以假,不仅是因为身份假,而且机构也子虚乌有,顶多是个“山寨版”,或者碰瓷正规媒体,从头到脚一假到底。 这些李鬼,目的非常明确:以曝光为由,索要钱财。以“记者”之名,侮辱着真正的记者。 中国有上百万新闻从业者,均被称为记者。但是,持署发记者证者仅二十多万人。 有人说,有记者证就是“真记者”,这种说法也有待商榷。 著名媒体人王克勤曾在微博中说过,讲真话的新闻从业者,即真记者;讲假话的新闻从业者,即假记者。但是,凭记者身份,以报道名义违法犯罪者,即黑记者。 我的理解是,只要在新闻单位采编岗位上工作,只要能客观报道、敢讲真话、尽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在老百姓心目中就是“真记者”。但是,因为他们少了那个官方颁发的证,我们不妨称这个群体为“假的真记者”。 “假的真记者”往往勇于揭露社会丑恶,为弱势群体说话;他们不贪小利,不被收买,只为正义鼓与呼。他们身上,体现出新闻的良心,因此受人尊重。 那些已经取得记者证的人,当然是“真记者”。但是,也有一部分干着“假记者”的事。这类人虽然有证,充其量也就是个“真的假记者”。 在“假的真记者”和“真的假记者”之外,还有一种一假到底的“记者”。 这种一假到底的“记者”,才是名副其实的“假记者”。
04)“假记者”为什么是打不死的小强?
多年以前,吕梁市一位副县长说:“假记者欺负得我们实在吃不住了,但又不能把他抓起来,没办法,咱有把柄抓在他们手里。” 一位黑矿主坦言,他一年共接待了20余批假记者,花费10多万元。 在山西,由于曾经煤矿安全事故、村矿矛盾频发,有的地方甚至形成了“假记者村”,种地、钉鞋的都能揣上“记者证”,打着“舆论监督”的幌子,行敲诈勒索。他们或是抓住某单位的“小辫子”,以曝光进行要挟;或以帮忙办事为由,从中牟利。 假记者们往往能够根据国家政策指向开展“舆论监督”,企业的安全生产、环保设施等是假记者们“监督”的重点。被抓住小辫子后,有关单位想的不是怎么解决自身问题,而是如何息事宁人,受害者很少主动报案,往往“花钱消灾。 大胆报案吧,他们吃不了人。你若不敢报案,八成就是一枚“有缝的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