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韵》诗词《端午节》同题总第六十六期
《兰韵》诗词《端午节》同题总第六十六期
大家好!
端午节(别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英文名:Dragon Boat Festival)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民间有"扒龙船"、“吃粽子”、"放纸鸢”、“挂艾草菖蒲”等习俗。
让我们以《端午节》为题尽情泼墨!题目自拟,
体裁要求:绝句,律诗,词曲,楹联
格式要求看群规。
自己检验合格后发群里,不用跟帖!
截稿时间为20200625日期待大家精彩!
绝句:
1
七绝•端午感赋
诗文/锦绣中华
诗赋丽辞端午多,龙舟竞渡母亲河。
九泉屈子应尤幸,华夏依然唱九歌。
2
七绝.粽香
醒石
端阳夏至粽留香,佳节团圆尽粉芳。
种类繁多情谊足,放糖装碗敬高堂。
3
七绝 祭屈原 (新韵八寒)
文/ 余元才(武汉)
招魂设案祭屈原,吟诵离骚跪叩天。
竞赛龙舟抛裹粽,声声擂鼓震山川。
4
七绝 端午节
文/春天(沧州)
端午榴花似火燃,龙舟踏浪彩旗翩。
溪中投粽先人祭,一曲离骚万古传。
5
七绝 端午节(新韵)
文/邹野(吉林)
一曲离骚话国殇,神洲大地又端阳。
千年屈子魂尤在,世代延情寄粽香。
6
端午·悼屈原
文/文武双缺
庚子年期祭艾阳,弃舟河岸诉龙王。
粽苞再续罗江寄,月照离骚映屈郎。
7
端午情思
文/吴虹珠
天问离骚欲断肠,家家户户吊端阳。
汨罗江水悠悠恨,唯念忠魂一缕香。
8
端午节 平水韵
文/海纳百川
一弯碧叶粽飘香,端午安康韵意祥。
酿酒雄黄薰艾草,驱邪避恶颂歌扬。
9
七绝 端午节怀念屈原
加阅/桂林
屈昔冤情何日断,罗江每岁未回音。
吾于问月皆无果,枉了忠贤一颗心。
10
端午情思
文/吴虹珠
一曲离骚欲断肠,家家户户过端阳。
汨江千古悠悠恨,欲慰忠魂粽子香。
11
七绝 悼屈原(新韵)
文/王茹
热血报国终幻梦,悲风万古汩罗江。
丹心赤子清流赴,史册千秋品逸芳。
12
七绝 • 端阳节 •(新韵)
文/美好诗光
端阳粽米艾香题,泪洒罗江煮怨屈。
远去忠良谁慨叹,城乡坐念转离奇。
13
七绝 端午节问汨罗江
加阅/桂林
每捧离骚与九歌,难消腹语百千箩。
平江县内流无断,未把忠臣送上河。
14
七绝•端阳前夜招屈子魂
文/彭光明
凭栏夜静独吹箫,音调凄凉恸柳条。
临近端阳连日雨,共朝汨水把魂招。
15
端午怀屈
文/詹青(山蛮)
汨罗江上水滔滔,不见灵均饮恨袍。
唯剩心声昭后世,每逢端午颂离骚。
16
《端午节》
文/掬水月在手
家家米粽香,艾草挂庭堂。
耆者言屈子,儿童迫粽尝。
17
七绝 端午释怀
加阅/桂林
天雨连绵漫旧津,楚王朝上少贤人。
无情最是罗江水,不问由来溺直臣。
18
五绝 * 端午三题
沧州陈同斌
先民生百越,桨动渡龙舟。
祭祀图腾远,凭君争上游。
大志怀家国,辞光日月悬。
汨罗收屈子,最是梦魂牵。
苇绕尖尖角,忙炊谢嫂姑。
几家蒸玉粽,糯米枣镶珠。
19
七绝 端阳聊寄
加阅/桂林
端阳老酿饮干杯,问客佳肴下几材?
莫笑天鹅云月里,君欢醉梦自然回。
20
端午节诗二首
俞新生
一
端午佳肴美味香,鳊鱼黄鳝碗中装。
菖蒲艾草悬门口,红绿香囊稚子妆。
二
龙舟竞赛闹端阳,各地人民试比强。
击鼓声声划桨急,敲锣阵阵队员忙。
21
端午倡议吟(新韵)
文/东昌居士
端阳粽子祭前贤,屈子精神刻脑间。
欧美反华波浪起,爱国教育正当先。
22
端午感怀
文/吴虹珠
艾草寄情长,时闻粽子香。
忠魂沉楚水,悲叹九州殇。
23
端午送健康
俞新生
夏风拂柳散荷香,佳节来临送健康。
祝愿人人身体棒,瘟罹不犯度端阳。
24
七绝 · 端阳节(新韵)
文/和平鸽
五月端阳品粽香,民族伟业战旗扬。
雄黄美酒英灵祭,载誉欢歌绣锦邦。
25
七绝 端午感吟
文/王茹
抱石灵均正气歌,万民此日共吟哦。
汩罗江上悲风古,一代忠魂耀史河。
注:“以抱石灵均正气歌”入句。
20
端午节诗二首
俞新生
一
端午佳肴美味香,鳊鱼黄鳝碗中装。
菖蒲艾草悬门口,红绿香囊稚子妆。
二
龙舟竞赛闹端阳,各地人民试比强。
击鼓声声划桨急,敲锣阵阵队员忙。
21
端午倡议吟(新韵)
文/东昌居士
端阳粽子祭前贤,屈子精神刻脑间。
欧美反华波浪起,爱国教育正当先。
22
端午感怀
文/吴虹珠
艾草寄情长,时闻粽子香。
忠魂沉楚水,悲叹九州殇。
23
端午送健康
俞新生
夏风拂柳散荷香,佳节来临送健康。
祝愿人人身体棒,瘟罹不犯度端阳。
24
七绝 · 端阳节(新韵)
文/和平鸽
五月端阳品粽香,民族伟业战旗扬。
雄黄美酒英灵祭,载誉欢歌绣锦邦。
25
七绝 端午感吟
文/王茹
抱石灵均正气歌,万民此日共吟哦。
汩罗江上悲风古,一代忠魂耀史河。
注:“以抱石灵均正气歌”入句。
律诗:
1
七律祭屈原
文/小清新
又到端阳祭圣贤,携枝艾草插门前。
千家万户呈香粽,九曲三山泣俊仙。
爱国臣心遭贬斥,罗江天意涕流涟。
倾情号子飞舟竞,字舞辞荣笔秀妍。
2
七律:祭屈原
文/震江
投江自尽骂怀疴,仰恨苍穹怎奈魔。
悲诉离骚潸滴泪,长吟九曲叹途蹉。
凌云浩荡阴霾扰,豪节清光瘴气涡。
时值端阳原子祭,肃容哀望汨罗河。
3
五律.端午节
醒石
夏至恰端阳,千家节日忙。
雄黄添酒拌,艾叶插门旁。
大蒜多多煮,香囊处处芳。
甜桃瓜果摆,品粽赞亲娘。
4
七律 • 端阳节
文/美好诗光
莲花五月献端阳,倒影轻波蕊放香。
几渡龙舟牵雨泪,三生古柏伴忠良。
投河糯米谁知晓,过岸蝉鸣艾草伤。
烈焰红飞前夜起,雄黄醉酒写诗章。
5
七律 祭屈原 (新韵八寒)
文/余元才(武汉)
黎民把酒祭屈原,端午招魂跪叩天。
吟赋离骚遭惹祸,献出热血写名篇。
纵身一跃垂千古,保卫家乡铸圣贤。
后世赛舟来祀奠,遗俗遗训撼山川。
6
七律 端午节
文/春天(沧州)
榴花似火庆端阳,鸡蛋随锅粽米香,
早起大人蒿叶戴。出门幼稚水边忙。
清泉洗脸明双眼,手脚拴绳闪彩光。
吟诵离骚先辈祭,忧民爱国久传长。
7
七律 端阳祭屈原
文/张广建
殿前力谏别亲秦,被贬荒川八九春。
逐放未停言已志,乡愁还想做贤臣。
离骚道尽心怀事,天问牵回睡梦人。
归宿汨罗留永念,端阳禹甸祭诗神。
8
端午感怀
文/三斤半
香包粽子儿时喜,睹物重勾旧事牵。
小袋空空父薪薄,厚衣皱皱母心怜。
梨桃上市眼谗味, 蒲艾悬门童作鞭。
花甲迎来霜色染, 南湖龙赛乐丰年。
9
七律•端午节
作者/李遵新
又到风飘粽子香,龙船竞技碧波扬。
千枝艾草驱瘟病,万缕红绳盼健康。
案上斟茶敲雅律,江边祭酒诉衷肠。
离骚遗句思忠勇,爱国精神万古芳。
10
七律-端午抒怀
文/高登顺(河南)
闰房绣荷香馨透,佳丽新妆草浴悠。
岸上号鸣迎凤辇,江中劈浪竞龙舟。
离骚今古吟千载,国语传承韵九州。
盛世同心端午节,神华复兴似川流。
11
端午有感
俞新生
端午佳期粽叶香,菖蒲艾草置门旁。
雄黄美酒必须备,苋菜鱼虾定要尝。
稚子香囊腰上挂,大人口罩嘴巴镶。
今年特别防罹患,但愿人人概健康。
12
七律~端午节情赋
文/高金辉(黑龙江)
登上兴安望远方,神州华夏赋端阳。
心随贤士空垂泪,梦逐诗人欲断肠。
屈子浪仙边雾隐,汨江雄鬼朔风翔。
凭天奉送三杯酒,舟载香醪贵客尝。
13
七律.忆儿时端午
文/高令亚(安徽)
今逢端午忆儿时,风俗年年照旧随。
粽子飘香流齿过,白鸥展翅逐云追。
艾蒿苦味驱邪气,荷袋清芬伴凤仪。
彩线条条拴手腕,为期七夕鹊桥枝。
14
七律.吊屈原
文/高令亚(安徽)
楚风流韵汩罗长,天问离骚日月光。
岸芷汀兰修貌美,直行正道洁心芳。
丹心一片群奸妒,浩德汤汤俊杰扬。
放逐沅湘吟泽畔,魂归都郢共存亡。
15
七律 端阳赛龙舟
文/张广建
一锣令下百帆翔,加岸雷鸣万众狂。
剑劈清波衰鳖泣,桨摇彩舸健蛟昂。
强儿奋勇争先进,倩女欢腾立两旁。
为觅诗神巡水府,千年端五拜龙王。
16
端午祭屈原
文/戴荣
干年楚国似云烟,却有丹心在史篇。
协助怀王筹霸业,惨遭党羽弄王权。
郢都破灭惊天地,屈子哀伤作鬼仙。
莫道英名成过往,文人气节共长天。
17
端午节祭屈平
文/戴荣
屈原遗事已千年,绝代离骚胜史篇。
义帝真心成霸业,佞臣无道弄王权。
未闻忠骨青山处,却见英魂汨水边。
莫道贤名成过往,丹心一片共长天。
18
七律 端午情怀 新韵
文/兴扬
浓情端午惠风吹,杨柳青青拂地垂。
时代兴荣添异彩,年华浩荡沐春晖。
诗飘绿岸蝶蜂舞,粽漾微波鹤燕飞。
文化精悠传万古,屈公永世泛清徽。
19
七律.粽情端午
醒石
端阳气爽粽香倾,节日回乡尽孝行。
老父欢心瓜果摆,娘亲欣喜鲜鱼烹。
哥哥敬酒甘醇露,妹妹甜歌诵美声。
其乐融融家福祉,豪情满满踏新程。
20
七律-赛龙舟(《诗韵新编》)
徐宜华(武汉)
一声令下千帆竞,两岸雷惊万众腾。
剑劈碧波鳌鳖泣,桨划彩舸浪滔迎。
健儿奋勇争先进,海内封疆有赤诚。
告慰左徒无所虑,中华壮士在奇峯!
21
端午有感屈原
文/吴书进.河南
同是高贵人,不一样用心。
世道多变幻,胸怀最热忱。
屈子性情真,怅然独苦闷。
峣峣宁折损,皎皎忠义仁。
报死汩罗神,弗为苟且身。
岁岁端阳日,包粽慰英魂。
22
端午祭楚臣
作者:珍惜
端午时节雨纷纷,时节天应念忠魂。
年年粽子抛江水,总表后人敬重心。
糯米能将鱼饱喂,裹尸苇叶永江沉。
汨罗故事人人讲,代代都来祭楚臣。
23
七律;端午节
文/震江
五月端阳时节到,千家万户粽飘香。
青青艾草门前挂,绣彩朱包衣中藏。
默品雄黄三盏尽,重吟离九荡回肠。
龙舟魏水轻游渡,以寄哀恩屈子殇。
24
七律•端午节赛龙舟(新韵)
作者/李遵新
铜锣一响力齐挥,竞技龙舟水上飞。
战鼓声声增士气,旌旗猎猎振军威。
劈波斩浪云涛动,逐雨追风日影随。
华夏复兴念屈子,忠魂可慰再无悲。
25
五律•依韵士弘毅先生《端午有感》
文/彭光明
岁岁端阳日,民间定守成。
江边怀屈子,台上忘舆情。
萧艾高山长,芝兰角落生。
千年本如此,吾老已难惊。
附士弘毅先生原玉
五律 端午有感
文/士弘毅
萧艾千门绿,伊谁与目成。
难消哀郢恨,长系纫兰情。
抱石人何在,悲风今尚惊。
晚来江畔过,泪逐怒潮生。
27
七律•昔日端午(新韵或平水韵)
郭仁炳
告辞夏至临初五,雨止风停露太阳。
绿叶一盆存凳面,青蒿两把挂门旁。
出锅粽子腾蒸汽,入口尖头裹蔗糖。
想起从前端午景,心生感慨赋诗章。
注:从前指土改后到建立农业合作社时期。
20
七律-赛龙舟(《诗韵新编》)
徐宜华(武汉)
一声令下千帆竞,两岸雷惊万众腾。
剑劈碧波鳌鳖泣,桨划彩舸浪滔迎。
健儿奋勇争先进,海内封疆有赤诚。
告慰左徒无所虑,中华壮士在奇峯!
21
端午有感屈原
文/吴书进.河南
同是高贵人,不一样用心。
世道多变幻,胸怀最热忱。
屈子性情真,怅然独苦闷。
峣峣宁折损,皎皎忠义仁。
报死汩罗神,弗为苟且身。
岁岁端阳日,包粽慰英魂。
2
词曲:
1
《端午》专稿
(一) 渔歌子 端午节习俗 (词林正韵,张志和体)
文/ 余元才(武汉)
端阳节日赛车狂。抛粽瞻祭摆雄黄。
挂艾草,佩香囊。文人骚客写文章。
2
[满江红].端午节悼念屈原(词林正韵,第四部,柳永体)
词/曲素娥(东光县)
千载悠悠,五月五、天中端午。江边祭、粼粼波上,百舸争渡。妇女家中缠米粽,文人伏案吟君赋。念屈原、忠义荡苍穹,投江去。
奸当道,排挤布。遭流放,悲难诉。叹国破家亡,汨罗归处。唱赋楚辞争日月,辞微旨远传千古。冤沉江、驾鹤泪西游,升天路。
3
[巫山一段云].端午节悼屈原(词林正韵,第十二部,毛文锡体)
词/曲素娥(东光县)
端午龙舟赛,黎民祭祀忧。香甜米粽水中投。往事思悠悠。
屈子遭排挤,冤魂驾鹤游。离骚绝唱耀神州,忠义载千秋。
4
渔家傲.悼屈原
词/戴荣
霸业未成遭猥计,怀王放逐无留意。告别郢都家万里,狼烟起,纵身沧浪忠臣逝。
端午来临风景异,湘江两岸飘冥纸。万户粽香为君祭,伤不己,离骚读罢衣沾泪。
5
渔家傲.湘江是泪
词/戴荣
白起挥师攻楚地,熊横北去无留意。遥望郢都烽火起,归无计,纵身沧浪诗人逝。
绝代离骚传万世,千年之后寻知己。杜甫顺江漂到此,舟上死,莫非一切皆天意。
6
杨柳枝.别样端午节(温庭筠体)
文/春天(沧州)
少小腮旁艾叶翩,递身双腕彩绳拴。
手拿粽子馨香溢,放入溪中为那般?
6
行香子·端午情思
文/彩虹
五月龙舟,一醉端阳。汨罗畔,青史留芳。离骚哀乐,楚水沧桑。念,几多愁,几多痛,几多伤。 忠魂何在?英灵长祭,叹于今,恨断肝肠。千家粽艾,万里馨香。缅,江中贤,浪中魄,腑中藏。
7
[如梦令].端午节悼屈原(词林正韵,第二部,后唐庄宗李存勖体)
词/曲素娥(东光县)
国破楚归无望。抱石投江悲壮。长恨赋《离骚》,华夏流传绝唱。追仰。追仰。端午龙舟击浪。
8
江南春(寇准体)-端午粽
(诗韵新编-十七庚)
徐宜华(武汉)
香喷喷,热腾腾。红糖涵绿粽,玉手裹柔情。抛江甲鳖争相食,祭礼忠臣慰圣灵!
9
渔歌子·端午
文/陈维平(山东)
民俗端午几千年,千古传闻为屈原。笑汨水,荡波澜,不能洗却谏臣冤。
10.
醉太平 . 端阳节(词林正韵,刘过体)
文/余元才(武汉)
端阳粽香。怀思远方。龙舟竞赛家乡。看黎民小康
汨河楚江。遥望倚窗。屈原千古流芳。愿民安国昌。
11
苏幕遮 端午祭屈原
文/高飞
粽飘香,蒲挂户。江赛龙舟,荡气回肠鼓。四海升平今望楚。万里神州,遥祭忠臣处。
汨罗江,贤哲去。留住精魂,化作哀思雨。但得人间停佞误。续唱〈离骚〉,一曲传千古。
12
浣溪沙•端贤
(和老师美玉)
文/策勒格尔
端午情丝角黍拴,汨罗沅水静无言,湘烟楚雨惹人怜。
美政美篇成别恨,怀沙怀郢化归笺,汀兰岸芷伴忠贤。
13
相见欢 浪漫端午
和平鸽
约山会水追寻,倦煞人,一叶清香飘进九霄云。
雄酒沌,艾芳蕴,粽香醇,无意携星邀月尽消魂。
14
醉太平 - 端阳节 (词林正韵,刘过体)
文/余元才(武汉)
端阳粽香。怀思远方。龙舟竞赛家乡。看黎民小康。
汨河楚江。遥望倚窗。屈原千古流芳。愿民安国昌。
15
行香子 端午节
双调五十六字
文/拂尘
仲夏来临,又是端阳。雄黄老酒粽飘香。风摇葫芦,童挂香囊。艾蒿駆毒,扎红线,讨吉祥。
汨罗江畔,千舟竞技。万人空巷祝华强。离骚绝唱,屈子流芳。治政无门,仰天叹,赴国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