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最应该敬奉的两尊“佛 ”,就是自己的父亲母亲,相对于儿女而言,没有比父亲母亲最无私最伟大的人了。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就是北京报告文学作家、诗人崔保兴老师的散文《我的父亲母亲》,请聆听欣赏!
我 的 父 亲 母 亲
文/崔保兴
每当我听到深情醇厚的《父亲》这首歌时,我自然而然地会想起父亲在世时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是他无私无悔地养育了我,是他把我抚养成人,让我顺利地走上了社会。是他的勤劳正直,使我没有忘记自己始终是农民的儿子,农民的儿子就要脚踏实地、宽厚待人,农民的儿子就要坦荡做人、不求索取。每当我听到《母亲》这首歌曲那真挚感人的优美旋律时,我会油然而生地想起刚刚去世不久的母亲,她善良的容貌,慈祥的身影立刻浮现在眼前,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仿佛就在昨天……
我的父亲母亲只是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本份农民,但是,在我心里,他们就是平凡中不平凡的人,普通中不普通的人。虽然他们没有留给我更多的金钱、地位和名誉,可是,是他们给了我这个世界上谁也无法替代的最重要的两样东西一一生命与成长!父亲母亲那种爱的无私和奉献的伟大,已在我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成了我们晚辈人生路上一座永远感恩的丰碑!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颗种子,落地生根,丰腴也好,贫瘠也罢,都会在一方水土上花开花谢。父亲1933年出生在苦难的旧社会,他经受过封建社会大山的压迫,性格倔强而任性,但是,父亲对我的爱应该说是无私的、尽力的、毫无保留的。在困难时期,家里的粮食不够吃,他总会勒紧裤腰带自己少吃而让我吃饱吃好。记事后,我清楚地记得他起早贪黑、不辞辛苦干活的场景,为了贴补家用,他每年都要把从地里收获后,用于房屋吊顶所用的高粱秸秆,用小推车推到二十华里的县城集市上卖掉,为了赶早卖个好价钱,他常常是凌晨摸黑就动身出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风靡全国,据说北京城里每到她播讲《岳飞传》的时段,达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可见听众对刘兰芳评书的痴迷程度,当时的我亦不例外,家里没有收音机,我常常到别人有收音机的家里去旁听。父亲见我如此钟情,而家里又没有富余的钱款购买收音机,他便鼓励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当时平谷集市上需要编筐的荊条,而我老家的山上又盛产这种东西,于是,父亲和我一起到山上用镰刀去釆割荊条,数日后我们从山上釆割来了一定数量的荊条,父亲便用小推车推到平谷城里的大集上卖掉,最后买来了一个“牡丹”牌收音机,不仅满足了我听评书的愿望,也丰富了我的知识,为我之后的文学之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之后,他当上了生产队的副队长,当队长的他也不含糊,率领社员干活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堪称表率。我最佩服的是父亲正直的人格,正是他的正直与倔强,伤了某位“小人”,也曾耽误过我的前程,但是,我不怨他也不恨他,因为他做的事在理,做的事正义。正是从他身上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奋斗,也学会了做人,到后来,我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作家,也成了一位让人看得起的“成功人士”,这绝对与他的言传身教有着重要的关系。那还是他当副队长主管林业畜牧业时发生的一件事。那时,乡里的一位驻村包队的林业员想不花钱,投机取巧从队里摘些水果,抱走一头小猪,占公家便宜,拿回他农村的老家据为己有。当时正队长和其他队干部为了讨好这位乡里“蹲点”干部,都表示了同意,于是这位林业员找到了主管的父亲,然而,正直秉公的父亲给予了严厉的拒绝,因此,这位想占便宜而未得逞的“小人”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多年后,我在村里当团支部书记时,终于让他逮到了机会。那个时候,由于我的写作能力比较突出,经常有文章在报纸、广播、电台发表,一下子引起了主管政工的乡党委副书记的注意,这位爱才的“伯乐”有意将我这匹“千里马”调到乡里搞宣传当报道员,并找到了村党支部书记谈了这件事情,如果顺利成行,我有可能早已跳出农门,脱产成为了一名吃“皇粮”的国家干部了,但是,那个时候曾被我父亲得罪过的那位“小人”已当上了乡长,他的权力明显要高过那位政工副书记,当他得知所要提拔的人正是得罪过他的副队长的儿子时,马上找出了一大堆不是理由的“理由”给予了否定。
计划经济年代,我家是一个人口比较多的大家庭,我在家里排行老大,下面有四个妹妹,家里劳动力少,日子过得十分贫困和清苦。父亲为了能让我走出农村过上更好的生活,曾不远数百里带我到唐山去找他时任唐山市一轻局党委书记兼局长的大哥,恳求其为我安排工作。我在北京打工时,他曾骑车百余里到京城去看我。他用自己无私的爱温暖着我,关心着我,照顾着我,他的所作所为令人动容,我也暗自发誓,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将来好好地回报他。然而,正当我的事业有所起色,家里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之际,2000年11月3日,勤劳了一辈子年仅68岁的父亲突发脑出血撒手人寰,离我而去,这让没来得及回报他的我倍感惋惜与遗憾!
他去世后,我几次在梦中梦到他,他还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勤劳,那样的正直与质朴,如果有来世,我还想做他的儿子,还想把对他的感恩和回报进行到底!
我的母亲于1941年出生在普通的农村家庭。母亲用她甘甜的乳汁喂养了我,也用吃苦耐劳的精神影响着我。困难时期,母亲肩上的担子实在是太重太累了,她除了挑风挑雨挑岁月,还要挑起全家人的吃喝拉撒睡,挑起全家人的生活与温暖。她结婚的那个年代,由于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村里的大多数男人不理家务也不会做饭,因此,母亲不仅与父亲一样下地干活,劳动回来还要做饭做菜,操持一家人的生活,操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在那物质短缺的年代,母亲既为我们的长大而高兴,又要为孩子们吃得家里“透支”而不安,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自己省吃俭用,用她的少吃或不吃换来孩子们能够多吃点,吃饱点……
母亲宽厚待人,很会照顾我们这些儿女。1995年我和爱人为了改变家里的经济状况,双双到北京城里发展,把年仅8岁只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扔给了母亲,母亲没有任何怨言,用奶奶最大的疼爱承担起了照顾孙子的责任。可以说,自1995年之后,在北京创业的我们很少回家,儿子的教育和成长主要由她负责完成。在她和父亲的精心照料和正确引导下,我的儿子健康成长,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班里的“三好学生”,高中还考上了北京市重点中学一一通州潞河中学,之后又考入了北京建筑大学。儿子的懂事、上进和成功饱含了母亲和父亲的心血与汗水!父亲去世后,母亲又为小妹带过孩子,小外孙也是由她一手带大,其中的酸甜苦辣不言而喻!
2001年,由于我们夫妻俩在北京的事业取得了成功,生活条件好了,家里有钱了,为了让母亲和儿子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在平谷县城购买了楼房,同年9月搬进了新居。搬到县城后,母亲的精神状态明显好了许多,她在享受着现代城里人生活的同时,也享受着我们晚辈的回报之恩,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外孙个个都对她很好,都盼着她健康长寿,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9月12日下午2点多钟,身体无大恙的母亲突发“心肌梗”住进了医院。为了挽救她的生命,我们当即决定为她做了心脏支架手术,但是,手术和我们的期待并没有使她健康地留在这个世界。9月13日下午2点左右,她在平谷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在我们这些儿女没能亲自陪伴在她病床前的时候,没说一句话就默默地走了,她默默地离去,就像她默默的人生!那一天,真的很奇怪,就在母亲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刻到推到太平间后的一段时间,晴好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飘落的细雨足足下了几十分钟,这瞬间从天而降的沥沥秋雨是不是老天动容而对母亲的哀悼,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母亲那善良的人性、宽阔的胸怀、默默的忍让和对儿女们无私而博大的爱,永远是我们晚辈做人的楷模!
我的父亲母亲几乎都是在一瞬之间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们本应无限享受的这个美好世界,他们去的匆匆,走的无语,这让我们这些还没有尽到孝道的儿女们感到了无比的遗憾,因为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去报答他们了,留下的只能是深深的思念和怀念。有人说,损失了的文物永远不能复原,消失了的古迹再也不会重生,然而,父亲母亲的恩情永远也不会磨灭,他们的音容笑貌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虽然他们走了,但是他们依然活着!
完稿于2012年11月20日夜
崔保兴,本名崔保星,1964年出生,北京平谷人。当过《人民文学》特约记者,当过《北京文学》专栏作家,当过“北漂”,当过自由作家,重点从事报告文学创作,作品上过《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文艺报》,已在中央级、省市级报刊杂志及丛书文集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00余万字,2000年12月加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2004年罢笔从商,2014年回平谷,偶有“冲动”,写一些小诗,作一些小文,不看重发表,主要为怡情!
有福之星(张福君),热爱朗诵,爱好广泛,在多家文学平台做主播。性格开朗,微笑的面对生活,希望用声音能表达创作者创作的情感与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