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狉 子
陈道俊
很少人知道狉子是什么,狉子是跟狐狸相近的一种野生动物,狉子分两种,一种是普通的狉子,另一种是会说人话的,会说话的称它叫话狉子。
话狉子精明劲儿不亚于狐狸,它能预测自己的凶吉,但不会精准到具体时间,狉子记性特差。民间有句俗语叫搁爪就忘,此成语来源于话狉子。话狉子掐指会算,但搁爪就忘了。
在明末清初时期,六汪地带,人烟稀少,丰台刚刚立村不久,全村不过才二三十户人家,当时,地域辽阔,开垦农田甚微,大部分面积都是山地林区,丰台顶连绵藏马山区,铁橛山区,树林茂密,野生动物繁多,有狐狸,狉子,狼,獾子等等。飞禽种类不计其数。最稀奇的就算凤凰,丰台顶曾经就落过凤凰,丰台村当时立村就命名凤凰村,后来取吉祥字,改称丰台村。
关于话狉子的故事,也有传说流传至今。
一日,丰台一村民出门走亲戚,回家路经丰台顶,天色已晚,夜幕降临,朦胧中看见一个白衣少女,提一只灯笼从丰台顶顶端往山东坡走来,快到山路当口,在一块孤石上坐了下来,路人觉得奇巧,避在路旁树丛想看个究竟。路人听到白衣女人坐在石头上哭泣,哼哼哼的哭声中念道着:“你这个挨千刀的,你好狠心啊,我一定要替他报仇,我不会放过你的。”说着哭着,哭声越加凄惨。

路人壮了壮胆,刚想近前过去问个原由,白衣少女起身走了,只见一只灯笼往山顶去了。
路人很失望,转身回家走的路上猜测,这到底什么人黑灯瞎火的在山上哭吗?回家后一直好奇,只想弄个明白。
此人天生胆大好奇心又强,第二天天黑之前他又去了丰台顶,在昨晚那树丛中躲了起来,静静的等待白衣少女出现,等了一阵子没有动静,心思白衣女人不会来了,刚想放弃回家,一阵火光跳跃,他急忙抬头往山顶张望,那只灯笼又往山下走来,来人静静的观察着她,那白衣少女来到弧石坐下,灯火已灭,又听到女人在哭,还是念道那两句话:“你这个挨千刀的,你好狠心啊,我一定会找你报仇的…”长一声,短一声的哭泣,来人在树丛里问道:“你是谁?为什么在这里哭?”白衣女人起身就跑,只见一只火球,跳跃着进了山顶密林。
男人只好回家,回头的路上更加好奇,决定明晚再来,一定弄个明白。

第三天天黑之前又来躲在树丛,差不多还是那个时辰,白衣女人又来了,还是坐在那块石头上,重复着前两晚上的话,哭的更凄惨了。来人决定不再惊动她了,搞个突然袭击,截住她的回路,再问个明白。
男人悄悄地摸到女人身边,模模糊糊看到女人身影,堵住来时的路问道:“你到底是谁?”女人猫着身就想跑,男人迅速伸手一把抓住女人的 肩头,女人猛地站起,两只手狠狠的推了男人一个趔趄,男人死死抓住女人问道:“你跟谁有仇,要给谁报仇?”女人说:“丰台村王一枪打死我男人。”男人立刻明白点什么了,手一松,女人蹭的一下跑了,又是一个火球跳跃着跑的,男人只觉的少女一身毛,心中也一阵胆怯,男人断定白衣少女一定不是人。她就是一只话狉子。王一枪就是靠打猎为生,大概王一枪打死过狉子,那狉子就是少女的恋人。
那狉子怎么会打灯笼呢?所谓的灯笼是狉子尾巴发出的光。
狉子的尾巴又粗又长,尾巴的毛发含磷成分很高,跑起来拖在地上,受到磨擦会发火光,男人看见的灯笼,就是狉子尾巴磨擦出的亮光。
丰台顶东侧是大于家沟,沟壑两端树丛茂盛,有残崖断壁,沟地清流潺潺,鱼虾河蟹丰富,是狐狸狉子的美食。
有年夏天,丰台村另一村民,中午因天炎热,午觉难以入眠。他带着一只水桶,来到大于家沟,准备摸河蟹,顺便洗个河水澡,刚接近沟崖,就发现一只狉子在捉河蟹吃。

狉子顺着河水往下游摸索,男人在崖头静静地跟着观看,男人跟踪到一悬崖处,起了杀心,搬起一块石头,举过头顶,刚想砸下去,正巧狉子站起身,两只前爪掐捏着说道:不好,凶兆,要“天塌地陷了,天塌地陷,就是不知道哪时。”说完两爪落地,把这茬全忘了,又扒拉乱石找河蟹,男人手的石头没砸下去,又跟踪了一会,狉子又站起来掐着前爪说:“天塌地陷,不知道哪时。”男人再起杀心,将手的石头狠狠的砸向狉子的头,只听狉子嗷的一声叫唤,四肢蹬歪了几下绝气身亡。男子在崖上静等了一会儿,确定狉子绝气无疑了,刚想下山取狉子,就听对面林子有动静,男人顺着响动声望去,只见三只狉子来到河底,男人吓的躲在树丛,一声不吭。三只狉子走到死掉的狉子跟前,扒拉了一下,看到狉子死了,三只狉子齐声大哭,哭声凄惨,嘴里骂着打死狉子的那个畜牲,一定为它报仇。男人吓的悄悄的撤离了。
过了有两个时辰,男子不死心,又回去观察,只有死狉子还在,其它的都不见了,男子下到河底,把狉子背回了家,扒了皮煮肉吃。
晚上男人吃着狉子肉喝两壶烧刀子,滋目洋腔地唱了回小曲就睡了,半夜时分,七八只狉子,顺着味道来到男人家,男人大门紧闭,狉子齐刷刷的跳上墙头,爬上屋顶,一阵乱扒,三间茅屋扒拉的面目全非。

男人酒量过度,睡的死沉,没有觉察到异常,第二天早上醒来,看到屋顶有天窗,急忙上院子观察,当看到秃了顶的房子,吓的一屁股瘫坐在院子里,面如土色。
种种传闻,传遍了十里八乡,有人说男人让狉子吃了,也有人说,男人疯了。从此后,猎人对狐狸,狉子的杀生,收敛了不少。

作者简介
陈道俊,网名追风,青岛西海岸新区人,山东省诗词协会会员,黄岛区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子衿诗社会员,《六汪文学艺术联谊会》副主席兼付总编,喜欢写作,文字扑实。作品发表于《首都文学》《奉天诗刊》《于都诗词》《大西北诗人》《现代文学》《赣雩文艺》《青島头条》等文学出版社及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