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樱桃
同村儿时的玩伴逄淑文的樱桃熟了,在朋友圈晒樱桃,我给他点了一个赞。不一会,他的电话来了,邀请我去他的樱桃园吃樱桃。我也没推辞,爽快的答应了,小女儿和妻赶紧把小外孙收拾停当,我们一行四人驱车按照同学发的“位置”跟着导航到达了目的地。
刚刚停下车,看到同学在招待顾客,忙着称面前篮子里的樱桃。他告诉我们自己去园子里随便吃就行了,并且诉我们什么样的是熟的好的,那棵味道好。同学还是那样风风火火的脾气。
我们沿着他指引的方向进去了。这是一片规模比较大的樱桃园,今年的樱桃果很大,有的比鹌鹑蛋还大。红的发紫,黄的如玉,他们有的一撮几十个挂在枝头,高傲的向来人炫耀;有的藏在叶底,整个树枝都长满了樱桃,粗大的树枝也挺不起樱桃的分量,羞涩的垂下了头,就像水浒传里秦明的狼牙棒。多亏同学提早用木棍顶了起来,要不也许早就给了大地一个深情的“吻”。
同学忙完后赶忙跑过来给我摘了一些熟透的,塞到我手里说:“今年的不如去年的好吃,去年的糖分高;前段时间雨水勤了,有点水叽叽的”,我问他采摘怎样?他说,前几年还可以。就去年来说,光门票是50元每个人,自己摘的是30元一斤,最后还不够吃的。主要客户都是城里人,周末人最多,常常忙不过来。效益也还可以。今年由于“疫情”,门票和樱桃价格几乎都减半,但是好处是没有亏本,还能见点效益。这是6亩地的,8年龄。由于我平时捞不着回家,只有周末回去,村里的事知道的不多。他告诉我,我们村的另外几个同学现在都很好,各自都有自己挣钱的门路,有的当了小老板,挣钱很多。正说着,那边又喊他来客户了。

这时妻问我是否买点给老人捎回去。同学听说我们正想去岳父家。赶紧让妻去找个小筐,自己摘好的。我们摘了两小筐,妻非要给同学钱,同学很生气,说是让我们尝尝,最后我打圆场,自己的同学,不是别人,就心安理得的把摘的樱桃拿到车上了。
这时已近晌午,我们告别了同学,驱车向岳父家驶去。路上我和小女儿讲起了我们儿时的一些往事。

那时我们白天上学,下午早早的就放学了。放学后我们各人回家从饭桌的抽屉泥盘里,一只手拿一摞母亲中午煮熟的地瓜干,挎着篮子,篮子里放上镰刀,相约一起去坡里割草。一般就是我们三个同学一起,嘴里狼吞虎咽的吃着,打打闹闹的走着。到坡里就赶紧割草,割少了不行,家里的猪还等着吃。
礼拜天我们割完草就去玩别的。我们没法和现在的孩子相比,现在的孩子想到什么就有什么,就是自己想不到的也有。我们那时没有现在的一丁点儿玩具,只能自己找乐。
深秋的一天,场里的玉米,花生都拾掇好了,只有一个看场的人在那里。我们三个同学一起到场里玩,由于衣服穿的少,有点冷,于是我们就玩起来滚碌砫的游戏。他们两个人一人用一个洋槐杆子,顶在一个两头一样粗的碌砫的两侧,在场里嗖嗖的跑,我自己滚一个一头粗一头细的大碌砫,大家各自玩。他们一连跑了好几圈,正跑着,突然他们的碌砫跑偏了,一下子磕在了我的碌砫上。“咔”的一声,他们的碌砫断了。听到声音后,看场的推门出来看到我们的杰作,就很生气的喊“队长、队长,你快出了看看,小滚子撞断了”。听到他喊声,我们吓坏了,一溜烟的跑了,到哪里去藏着呢?最后实在没有地方了,我们就跑到一个河沟子里躲了一下午,简直冻坏了,也不敢出来,就怕看场的抓着我们去找家长。一直到天黑了,听到大人吆喝吃饭才偷偷的跑回家。最后的结局是队里找到了家长,我们都挨了一顿骂,没有让我们赔。

四十多年的同学虽然偶尔也见面,但是在一起的感觉还是就和昨天一起玩一样,没有什么彼此的隔阂。我们大家现在都有了自己的家,有了不同的职业,但是我们同学之间的感情没有什么改变。
愿同学们都有一个好的收成,愿孩子们都能感受到现在丰衣足食的幸福!
同学情,永难忘!
2020.6.8

作者简介
逄 伟:黄岛新区人,在政府机关任职,《六汪文学艺术联谊会》副秘书长,青岛子衿诗社会员。闲暇之余喜欢小作,作品发表于多家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