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 债
陈道俊
院子的歪脖树摇曳在风中,透过叶子缝隙的月光,跳跃在杨祖善的身上,如一枚枚抓不到的金币,杨祖善坐着快散架的马扎子,愁眉不展,思量着往后的日子咋过,爹的病咋治,泪水滴穿了金币月影。
昏暗的茅屋在月色中,更显的苍凉,低矮。老爹在黑暗中,吃力的爬到窗前,透过窗棂,瞅着院子树底下的儿子,痛恨自己的身子拖累了儿子,心疼如绞,恨自己死不成,活不就的,真想寻短见,一了百了。
沙哑的嗓子喊到,儿啊,困觉吧,过一天算一天吧。愁有啥用啊。爹,你快睡吧,我一会就进屋。唉!这日子咋过啊,老爹一头倒在硬邦邦的土炕上。

杨祖善祖辈务农,先前日子还算过的来,杨家为人和善,人缘名声叫好,亲戚朋友交往甚多,自从十年前老娘得顽疾,久病不治身亡。日子日渐衰落。
杨祖善尽管日子有点紧吧,还是安当地风俗,高规格给娘发了殡,亲戚朋友来人很多,来人都是安当地风俗,有人情来往的户主招待客人。左邻右舍,村里老少爷们,前来帮忙,总算是把娘风风光光的殡葬了。
两年后,爹又卧病在床,一病不起,八年来,杨祖善一直为爹求医问药,家中一贫如洗,债台高筑。
今日本村一大户人家老人过世,主事人前往杨祖善家安排酒席,并声称,必须高于当年为他娘待客的标准,到时丧主家会来验席,如有差错,会有好看。杨祖善惹不起丧主张云天,万般无奈,把紧有的二亩地卖给本村杨永和,换得银两还酒席帳。
张云天是当地的土财主,蛮横无理,是当地一霸,儿子在外做生意,交得不少好友,张云天仗着有点家底,为他爹大操大办,要在当地出出风头,扬言,所有欠他人情的,必须加倍偿还。贫困人家都慌慌不安。
杨祖善在树底下盘算着明天去制办酒席的菜品,数算着那二亩地的银两,是否能达到张云天的要求,满腹愁肠,睡意全无,只是坐在树底下,瞅着星星,陪月亮呆呆的坐着。
张云天爹发殡那天,村子里着实热闹,十里八乡来看玩景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吹鼓手摇头晃腚的实在卖力,戏班子,秧歌队,和尚,道士,各显身手。
杨祖善请了本家嫂嫂帮做酒席,她在大户人家做过厨娘,有一手好厨艺。
中午时分,十大盘八大碗的席地落成,张家来了验席的,来人进屋,横鼻子竖眼,凶巴巴的瞅了瞅菜品,扭头出了屋子。
杨祖善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他从丧主家领回八位宾客,围圆桌席坐。一位衣着朴素、面目清秀的中年男子,依杨而坐。席间宾客谈笑风生,你推我敬,场面气氛高涨 。杨祖善一脸愁容,无心推欢,静静的坐着,中年男子便道,老兄你是怎么了,为啥满脸愁容,酒水不沾?杨祖善回道,老弟你们尽兴,我不胜酒力,对面本村客人唉了一声,对中年男子说道,杨兄是席家主人,惨啊。男子问道,从何说起?客人便跟中年男子道了实情:杨兄是本村忠厚老实人家,祖辈行善,老娘病故,老爹久病卧床,他又是孝子,白黑伺候老人,所以耽误挣钱的机会,日子才过的艰难,今天的酒席是他把二亩薄地卖了,偿还张家的酒席。

中年男子说,杨兄家既然这么贫困,张家就不能免其所难吗?杨祖善一声不吭,泪水擦湿了衣袖。客人答道:谈何容易,张家蛮横无理,说一不二,那有哪善心,今天的席地都是经过他验收的,他若不满意,往后难有好日子过!
中年男子听罢,转脸对杨兄说,你尽管吃喝,今天的酒席算我的。杨祖善连忙道谢:谢兄弟好意,我怎么能让你破费,万万使不得。中年男子端起酒杯道:老兄,干杯。杨端起酒杯,泪水滴在杯中,一饮而尽,一股苦涩锁住了喉咙,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酒席过后,中年男子去了张家,进了庭堂。主事人正在清点葬礼礼金,中年男子跟他说:退还我的礼金。主事人一听,惊讶地问道:为何退礼金?中年男子说:我进错门子。
主事人觉得奇巧,急忙找主人回报,说明了情况。张云天不认识中年男子,断定男子是儿子的朋友,便招呼儿子。儿子听了原由,便来到堂前,对男子说,王兄,慢待了。男子说,没有慢待,把礼金归还我吧,我们不是一路人,到此为止,各奔前程。张家小子听罢,一头雾水问:王兄,到底为何?男子说,问你爹去。儿子顿悟,深知爹的为人,脸臊的跟猴子屁股一般。

原来,男子是城里和善堂钱庄庄主,儿子做生意在钱庄有银两出入,结识的朋友。儿子清楚王庄主的为人,又不好得罪庄主,只好把一笔不小的礼金归还了王庄主。
王庄主回到杨祖善家,让杨祖善把村里主事的人找来。杨袓善张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道,找主事人为啥?王说:你只管去找。
杨闷着葫芦把村里的主事人找来,王庄主跟主事人说,找你来是麻烦你帮杨兄办两件事,一件是给杨兄买十亩粮田,二是找人给杨兄把房屋修善一下,银两我出。
杨听罢忙道:兄弟使不得,使不得。王庄主不理会杨,继续跟主事人说道,我在这儿住三天,三天能办到吗?主事人连忙回道:能,能,三天办到!
王 庄主说:好,只要三天办到,少不了你的好处。主事人急道,好的,好的,我这就去办,说完急匆匆的走了。杨祖善目瞪口呆,这门子好事,来的太突然。
三天过后,一切如愿。这天吃罢早饭,王庄主跟杨祖善告别道,我今天就回城了,往后的日子你精心搭理,老爹我带走。杨问,你带老爹干什么,他一个病身子,会给你添麻烦的。
王庄主说:这,就不用你管了,你安心过你的日子就中了。杨千恩万谢,泪水象开了闸的河,哗哗地流淌。
杨祖善由于多年受爹娘拖累,一直没能说上媳妇,王庄主带走了他爹,他在家安心过日子。
后来,由于王庄主的扶持,杨成了村里的富裕户,经人说合,本家远方寡妇嫂嫂跟他打了伙,两人恩恩爱爱,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并隔三差五地进城看望老爹,村里人无不羡慕。
一年后,村里来了一抬四人小轿,轿上下来一位身体健壮,衣着体面的老人,正是杨祖善的老爹。

作者简介
陈道俊,网名追风,青岛西海岸新区人,山东省诗词协会会员,黄岛区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子衿诗社会员,《六汪文学艺术联谊会》副主席兼付总编,喜欢写作,文字扑实。作品发表于《首都文学》《奉天诗刊》《于都诗词》《大西北诗人》《现代文学》《赣雩文艺》《青島头条》等文学出版社及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