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无恙的江城美景
文/庆安
首先,要祝贺《武汉,我别来无恙》这首歌已在中央音乐学院央音网、中宣部学习强国湖北平台上展播!
正值两会期间,该网络平台面向社会推出这首歌,可见其音乐作品的独到之处和一定的影响力,备受关注和美评。《武汉,我别来无恙》这首歌曲的词,是由我国当代著名词作家、诗人、作家佟文西先生挥笔创意,市音协资深音乐人侯卫国先生作曲共同打造的一首新歌。正是基于对这首词的意境深远、歌曲欢快新颖的喜爱,不由提笔说上几句,以对俩位先生在音乐文学艺术里的深厚功力和紧跟新时代创作的奏鸣曲,表达由衷的敬意!
(图一 武汉 ,我別来无恙 )
一、词的特点与效应
《武汉,我别来无恙》其特点在于佟老师的立意创新。他用独特的视角,以“我”为中心开始切题,铺展出大武汉这个英雄城舍我其谁的风范。
词的开篇即以:“离开你时,总有难舍目光,忍不住回望,黄鹤楼的守望......”。这里的“我”可说是执甲卫士,也可说是因疫情滞留在外的湖北武汉人、华裔侨胞等等,同样体现出了英雄城里的英雄人,铮铮铁骨的武汉人。
武汉在历经76天的封城后,最大限度地保住了重症患者的生命,强有力地控制住病毒向全国漫延的势头,最终实现感染患者零增长态势,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战“役”骄绩。而重要的一点是,武汉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当今国家十大文明生态旅游城市之一。
佟老师用意境深刻的“这方水城花城,天天在变样”词汇,描绘出英雄的武汉人民勤劳智慧建设美丽家园、处处充满楚韵和汉秀文化景致的绿色江城,传承并发扬了江南水乡里那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德。
接下来的词句向“我”字的纵深挖掘,佟老师巧妙地把“长江、汉江、黄鹤楼、东湖磨山”等景致都叠入到“我”的身影里,使其转化为“我”的代言并导语出词汇的深意和张力,深化了主题。
(图二 武汉 我别来无恙歌单)
继而开始抒情抒怀:用“江水情长”勾画出湖北人民与援鄂英雄那依依不舍的离别愁绪;用“楚韵汉腔”赞美“疫”火重生后的大武汉依然“每天不一样”的城市精神。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还看到他所掌握的那些写作技巧,那个对词句的匠心追求,对中国音乐文学领域的一种孜孜不倦的求索和挚爱。真正体现了一个大师身上所具备的文学修养和水纳百川的胸怀。
因此,这首词也给曲作者们带来更多的音乐创作空间,亦可写成因疫情得以控制后,重启之下武汉的城市精神风貌,市民们脸上洋溢着如樱花娇艳般的灵魂曲谱;也能创作出那白衣执甲、万里驰援后准备返程时,铿锵玫瑰们挥手泪别的动情音乐。
而这首《武汉,我别来无恙》让我们既惊奇又倍感意外:惊奇的是这首词没有局限性,既适合抗疫阻击战带来的共济之美,又展示出了病毒防治攻坚战带来的共享之美;意外的是,其欢快的节奏和美妙的音乐旋律,可适合旅游行业的主打歌曲创作方式,而且还不会因时代的变迁失去生命力。
( 图三 武汉 冬去春来 )
显然,一首歌词能富有长效性、能拨动人们心弦,让歌词激发曲作者们趋之若鹜、去挥泪谱曲,让歌唱家们动情歌唱、并广为流传,这或许就是高手们写词所产生出来的音乐文学里的“蝴蝶效应”吧。
二、旋律的特点
纵观《武汉,我别来无恙》的旋律,作者别具一格的采用圆舞曲的形式谱曲。我们都知道,圆舞曲是一种外来的音乐体裁,其前身是奥地利民间的“兰得勒舞曲”,也是一种农村舞曲。
而侯老师在这首歌曲的音乐里,采用C大调创作手法,揉进了我国民间民族音乐元素,配以现代流行歌曲时尚的写作手法大胆创新。即:用3/4圆舞曲欢快的节拍,通过旋律中的倒影、反复、移位,递进技巧,使其律动华丽,跌宕起伏,表现了英雄城在历经灾难的洗礼,使大江大湖大放异彩的生态之美,彰显出英雄的武汉人,在“疫”火重生后那特有的淳朴好客美德和建设家园、奋力拼搏的精神。
旋律听来大气宽广,内涵丰富,有股子江河湖岸那一波接一波的浪涌豪气,既热情又奔放。令人为之动容,为之陶醉,充分彰显出了歌曲的魅力。歌者的演唱声线优美、清纯、自然,委婉动听,引人入胜。最后的小小花腔,更加鲜明地突出了兴奋、激越的情感,也很阳光。总的来说,有打动人心的歌词、配以朗朗上口的旋律,在音乐制作人的精心配器和精致打磨剪辑录制下,使得这一舒适轻快的旅游歌曲一气呵成,张开了音乐翅膀。我们期待这首歌诚如长江浪、汉江水,在江城里交汇出新时代的奏鸣曲,碰撞出绚烂奔放的天籁之音,携手共进奔向大海、奔向音乐盛典的美好明天。
三、词、曲、唱作者介绍
( 图四 著名词作家佟文西 )
佟文西: 著名词作家、作家、诗人。1989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文学专业,国家一级编剧,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电视音乐研究会会员,中国表达艺术治疗协会顾问,中国原创音乐全球赛事顾问。湖北省音乐文学学会会长,湖北省特殊贡献专家,第九届湖北省政协常委,湖北省教育厅艺教委常委,华中师范大学特邀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特聘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及《湖北新民歌美学价值及其发展研究》项目的指导教师;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并授予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荣誉职工”称号;四川省原创音乐家协会荣誉主席;四川明日之星才艺俱乐部音乐导师。
( 图五 省资深音乐人侯卫国 )
侯卫国:湖北资深音乐人。中共党员,副高职称。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文化志愿者。湖北省音协、武汉市音协会员,荆门市音协理事。现已在《歌曲》《儿童音乐》《草原歌声》《民族音乐》《音乐教育与创作》《中国乐坛》《心声歌刊》《中小学音乐与教育》《校园歌声》等全国刊物发表作品三百余首。《美丽荆门.和谐家园》2006湖北荆门电视台播放,《东湖荷花谣》2013央视少儿频道播放,《小小慈善树》2017央视慈善之夜文艺晚会演岀。《中国好家风》央视共青团中央2020青少年网络春晚,《门前小河钓童年》2019山东沂蒙电视台播放,著有《春天的音画》一书。
( 图六 演唱者戏剧女高音李艾 )
演唱李 艾:(戏剧女高音)南通师范学校音乐与舞蹈学院声乐专任教师。荣获辽宁省金石杯声乐大奖赛美声组二等奖,江苏省南通市中共崇川区委宣传部主办的青年歌手大赛二等奖,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我和我的祖国2019南通市歌唱大赛一等奖。
作者近照
简 介:詹 雄(笔名,庆安)61岁,大专学历,中共党员, 原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听涛管理处职员,现已退休。中国音乐文学学会、湖北省音乐文学学会会员,湖北省音协、武汉市音协会员。湖北省音乐文学《长虹》词刊副主编。1999年3月,歌曲《好美一个湖》荣获武汉市职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活动一等奖;2012年7月,歌词十余首代表作入选《百年中国千家词》;2012年12月,获得武汉之歌“第五届流淌的歌声”电视文艺创作歌曲征评入围歌曲《东湖荷花谣》。此外,有多篇歌词在中国音协《词刊》上发表,也有多篇散文在市《琴台之声》杂志、省文联《长虹》杂志、武汉作协刊物以及长江日报、楚天金报和楚天悠游网站上发表。
推文者
简 介:徐文新 杭州,原在大型企业从事党务工作,政工師;现《长江文学》杂志(纸刊)编辑;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公益影视同盟核心外联制片;省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女性专委会副秘书长等。近年来在《今日头条》《人民网》《凤凰新闻网》《当代名流网》《长江文学》杂志(纸刊)《上海文艺网》《长沙都市头条》《荆楚党建网》《一点资讯》等发表新闻报道、诗歌、曲艺《三句半》等融媒体近四百余篇(首)。